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四川农场》2006,(4):42-42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玉泉营花卉市场合作,首次对植物净化室内环境中的甲醛、苯和氨气污染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常见花卉大部分对甲醛、苯、氨气等室内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有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农村地区室内环境污染分析·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试了常州农村地区部分住宅的甲醛浓度、氨气浓度、TVOC浓度和苯浓度等环境参数。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大部分住宅的环境参数超标严重,在同一地区由不同装修公司装修后,室内环境品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常州农村地区部分住宅的甲醛浓度、氨气浓度、TVOC浓度和苯浓度等环境参数。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大部分住宅的环境参数超标严重,在同一地区由不同装修公司装修后,室内环境品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且越来越追求住房的品质。但是室内装潢,家具,建材所散发的甲醛分子会对室内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代人们正面临着"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污染时期。甲醛分子普遍存在于装潢建材内,如墙纸、粘合剂、地板、油漆等装潢材料中,但是更多的甲醛分子潜藏在木材之中,因此选择健康环保的木质建材成为了装潢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木材中甲醛含量进行评级,  相似文献   

5.
以香菇(2920L)为研究材料,对香菇菌丝和子实体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试验采用不同浓度L-半胱氨酸浸泡并注入香菇菌棒,以超快速液相色谱测定了香菇中的甲醛含量。结果表明:香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就开始形成甲醛。注入L-半胱氨酸处理可以降低菌棒中形成的香菇甲醛含量,在试验范围内,香菇菌棒注入0.2 mol/L的L-半胱氨酸100 mL处理效果最佳,香菇中的甲醛含量最低,为35.38 mg/kg。  相似文献   

6.
不同熏蒸方法对接种室空气粉尘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种室经过甲醛、苍术熏蒸后,分别测定熏蒸后产生的粉尘浓度,并对两种熏蒸方法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甲醛熏蒸后产生的粉尘浓度高于国家标准,苍术熏蒸产生的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吊兰吸收甲醛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少帅  乔羽  宋琳  苗祯  韩晓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08-7209
[目的]探究赤霉素对吊兰吸收甲醛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在赤霉素梯度溶液的作用下吊兰叶片对溶液中甲醛的吸收量来探究赤霉素对吊兰的作用。[结果]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赤霉素对吊兰吸收甲醛能力的促进作用有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结论]通过合适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吊兰吸收甲醛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韩晓弟  刘丹 《湖北农业科学》2016,(19):4978-4981
以波斯顿蕨为材料,通过测定其在不同浓度甲醛处理下的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蕨类植物吸收室内甲醛的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甲醛的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叶绿素a/b比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DA含量逐渐累积,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波斯顿蕨对低浓度的甲醛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甲醛(Formaldehyde)又名蚁醛,是一种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甲醛在食品中的作用通常是保鲜、增白的水发食品。实验以甲醛与乙酰丙酮在乙酸铵缓冲溶液下反应生成3,5-二乙酰基-1,4-二氢-2,6-二甲基吡啶,该产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甲醛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测定甲醛的荧光分析方法,在Ex=350 nm,Em=510 nm测得甲醛标准溶液在不同浓度梯度下的荧光强度,由此绘制出标准曲线,实验检测表明,甲醛含量在0~4.0μg·mL~(-1)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10,回归方程:y=39.753C+10.676。采用该方法对干鱿鱼丝、鲜鱿鱼、腐竹进行甲醛含量的测定,测得其回收率在96.7%~104.5%之间。  相似文献   

10.
虎尾兰吸收甲醛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甲醛浓度处理的密闭容器中甲醛含量、虎尾兰植株体内甲醛含量及其保护酶活性的测定,探讨虎尾兰吸收空气中甲醛的效果,并分析不同甲醛浓度处理后植株体内甲醛含量与保护酶活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虎尾兰吸收甲醛量随着甲醛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甲醛处理浓度为0.347 mg·m-3、0.431 mg·m-3、0.543 mg·m-3、0.672 mg·m-3、0.884 mg·m-3,虎尾兰吸收甲醛量分别占容器中甲醛总量的14.98%、20.64%、30.76%、39.43%、45.14%;不同处理虎尾兰植株体内甲醛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其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呈波动性变化态势;各处理的虎尾兰植株体内保护酶(POD、SOD和CAT)活性差异不显著.由此推断,虎尾兰吸收的甲醛没有在植株体内积累,甲醛处理对虎尾兰植株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发产品(水发海参)中甲醛含量,分析和评估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种因素,建立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对各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处理,认为影响水发产品中甲醛含量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是试验重复性操作的过程、标准工作液及蒸馏液浓度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高碘酸钾-甲基红催化光度法测定水发产品中的痕量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硫酸介质中甲醛对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红有较强的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水发产品中痕量甲醛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甲醛浓度在2.25×10-4~1.35×10-2 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4×10-5 μg·mL-1,对浓度为0.004 1 μg·mL-1的甲醛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出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用于水发产品中甲醛的测定,回收率为94%~103%.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提取甲醛的同时进行衍生反应,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甲醛含量,确定了有关测定的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前处理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高等优点,能有效提高检测效率,适合②批量测定水产品中的甲醛。  相似文献   

14.
采用乙酰丙酮法提取3种常见食品中的甲醛,事先用硫酸钠溶液进行预提取,蒸馏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含量,通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化了提取方式、水浴时间、水浴温度。该方法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可以为将来食品中甲醛测定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室内自然景观对室内环境调节、净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公共场所(酒店餐饮空间)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2体积分数、甲醛(HCHO)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质量浓度等5个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参数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设有植物、水景等自然景观的室内,其5项空气指标均明显优于不设自然景观的室内空间。由此说明,自然景观对室内环境具有显著的调节、净化等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室内空气污染种类多,污染源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随着室内装修的升温和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室内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比以往明显增加,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减少室内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问题。该文主要论述了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阐述了观赏植物的净化机理和作用,并从室内植物景观方面探讨了室内观赏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装修教室内甲醛、臭氧的浓度及在开放条件下有关植物对污染性气体的净化能力.[方法]以陕西某高校为例,在其新装修的教学八楼、教学九楼内共选取12个样点教室,采用便携式智能气体检测仪器对其甲醛与臭氧浓度进行监测.于每天07:00~08:00和21:00 ~ 22:00分别监测lh,连续监测30 d,得到监测点的平均水平即为该点甲醛和臭氧的浓度水平.[结果]两栋教学楼内甲醛浓度均远低于国家标准值;臭氧浓度均与国家标准浓度相差不大,在标准值上下浮动.其中早晨甲醛水平高于夜晚,而臭氧则为夜晚水平高于早晨.在教学八楼的3间样点教室内摆放绿萝、常春藤及吊兰,另外3间样点教室中不摆放植物,一个月后对比测定结果,显示摆放植物的3间教室甲醛浓度明显降低.[结论]新装修教室内甲醛、臭氧的浓度不会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产生危害.在相同的开放空间中,植物对室内甲醛的净化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郭晓  张朝飞 《河南农业》2012,(12):57+59
用于室内装修的装饰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选材不当会给室内环境造成危害。介绍了甲醛的性质、危害原理从而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拟研究建立一种对面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甲醛次硫酸氢钠能溶于水,且在溶液中和加热时会释放出甲醛的特点,将样品中的甲醛次硫酸氢钠经水溶解加热释放出甲醛,甲醛与衍生试剂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定量.[结果]试验表明,在0.15 ~7.50 mg/L浓度范围内,甲醛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检出限为0.5 m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68% ~97.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4%~2.84%.[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测定面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甲醛-指示剂滴定法、甲醛-电极法测定液态肥料中的氨基酸态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适合于液态肥料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其中甲醛-电极法重复性试验标准偏差为0.013 0,变异系数为1.320%,平均回收率为99.25%,回收率标准偏差为0.978 0,变异系数为0.985%,均小于甲醛-指示剂法的相应参数,表明甲醛-电极法检测精度高于甲醛-指示剂法。甲醛用量以10.0 mL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