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持续大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江汉平原地区油菜重要病害,年度间发生程度差异大,一般以长势好、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的油菜田有利发病,雨水较多的年份,极有利于该病害的蔓延扩展,常年产量损失10%~20%,重发年份减产40%~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2008年、2009年油菜菌核病在潜江市连续两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均达到种植面积的100%,发病程度之重、发生范围之广为历史少有,两年实际产量损失平均达到4638t,是历年实际损失的11倍。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一直是长江流域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一般年份产量损失1~2成,大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3~5成,且严重影响品质。多年来农民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技术始终不能落实到位,原因是油菜菌核病发生期都在花期以后,特别是盛花期后发病最重,而花期油菜田间分枝繁茂,操作极不方便,而且严重损伤植株,迫于无奈,农民即使知道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损失大也不防治。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新方法油菜菌核病是油菜3大病害之首,根据各地发病情况和自然栽培条件,在全国划分为7个发病区,汉中地区属长江中游重病区,中度发病年份病株率为32.4%,产量损失在10%以上,严重发病年份,病株率达50%以上,损失超过20%。关于该病的...  相似文献   

4.
油菜病毒病遍布全国,是油菜和十字花科作物常发性、流行性、毁灭性病害,一般以南方冬油菜区、华东、西南、华南地区、平原丘陵地区、城镇郊区,秋冬干旱年份重,白菜型、芥菜型、早熟甘蓝型品种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10%~30%,严重年份在70%以上。据中国油料研究所测定,单株产量损失33.7%~92.1%,平均65.7%;含油量降低1.71%~13.0%,平均7.0%,受病毒病感染的植株,抗逆力降低,易受冻害,加重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为害。  相似文献   

5.
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油菜的首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损失产量一成以上;发生严重的年份损失两成以上。该病对油菜生产威胁很大。1988—1992年期间,我们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并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1 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6.
油菜菌核病为四川西部雅安地区的主要病害,大发生年发病面积近1万hm2,常年病害损失10%左右,重病年份损失产量可达20%~30%。为了给病害预测预报及组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从1988年起以天全县等地为调查基地,进行了病害发生规律的分析研究。天全县...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主要病害之一,历年来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5—30%,千粒重下降20%左右,产量损失达25%;严重年份,产量损失高达50%以上。为了搞好此病的测报与防治,笔者对菌核萌发、子囊盘的形成与存活期等和气候条件的关系作了一些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菜终花期摘除3叶防治菌核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一直是陕西汉中盆地油菜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80年代至今,曾出现过多次大流行年份,发病面积达2.67万hm~2以上,占油菜面积50%左右。一般田块病株率20%~30%,病指15~19,每667hm~2损失约10%,常年全区发病1.3—2万hm~2,年均损失1300t以上油菜籽。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南通市的丰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在190万亩左右。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其为害程度直接决定着油菜的产量和品质。2001—2003年南通市油菜菌核病连续3年偏重至大发生,产量损失一般在20%左右,重者损失50%~60%。  相似文献   

10.
我地常年因油菜菌核病产量损失10—20%。摸清油菜菌核病的损失程度、研究防治指标,对于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几年来所做的工作简报如下。 一、研究方法 (一)危害损失 1983—1984年在长势均匀、不混杂的田块中,划分面积为0.1亩的若干小区。在自然发病条件下,于油菜  相似文献   

11.
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我国水稻病害的发生形势,为我国水稻病害分区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2010—2020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重点分析了我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稻曲病、白叶枯病和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水稻五大产区间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是我国水稻的三大病害,广泛发生于我国水稻主产区。我国水稻五大产区病害发生为害情况不同,华中稻区和华南稻区以水稻纹枯病为害最重,造成产量损失占病害造成总损失的比例高达73.13%和69.26%,西南稻区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接近,东北稻区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高于水稻纹枯病,华北稻区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低于水稻纹枯病。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不同年份间的防控产量损失挽回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相对稳定,而水稻病毒病、白叶枯病和恶苗病的产量损失挽回率在不同年份间展现出一定波动。其中,水稻白叶枯病是挽回损失率最低的病害。  相似文献   

12.
正油菜是咸宁市的主要油料作物,菌核病是影响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为害重,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发病轻的年份,油菜减产10%~20%,发病重的年份,减产达35%以上。1为害症状油菜菌核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发生,终花后盛发。病菌先侵染花瓣、花药和老叶,而后传染茎秆、分枝和角果,其中以茎部受害最重。1.1苗期  相似文献   

13.
浅谈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效应浠水县植保站(436200)马清明油菜菌核病在我县流行频率高,危害严重,是油菜生产上的重大障碍,常年造成20%左右的产量损失,重的年份达32.3%。为了有效地防治菌核病,我县植保工作者多年来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14.
荔枝霜疫霉病(Peronophythora Litchi Chen et al)是荔枝一种主要病害,该病害可以为害荔枝的花和果,花期发病,造成大量的枯花,幼果期发病,引起落果,成熟期发病,引起果实腐烂。广东省廉江市是我国荔枝的主要产区之一,每年由于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使荔枝产量受到较大的损失,一般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10%~15%,严重发生的年份产量损失达30%以上。为了做好本地区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治工作,使荔枝生产能健康发展,笔者2004~2007年对该地区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贵彬 《植物保护》1983,9(4):13-15
番茄营养丰富,生熟两用。深受城乡人民喜爱。番茄在西安地区春夏菜中占的面积最大。自60年代中期开始,番茄条斑病毒病普遍发生。轻病年份一般发病率在5%左右。局部地块达30—50%,流行年份一些田块发病率高达50—70%以上,尤以靠近城郊的老菜区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6.
安徽是全国重要的油菜生产基地,油菜常年种植面积100多万hm2。农田杂草是制约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生物灾害。全省油菜田年均杂草发生面积66.7万hm2以上,占种植面积的70%左右,草害造成油菜产量损失10%~15%,重发年份损失达20%~30%。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耕作制度的变化及栽培技术的更新,单一类型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油菜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原有的防除策略和技术规范明显滞后。为有效控制油菜田杂草危害,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安徽省植保总站自1998年起在全省油菜产区组织实…  相似文献   

17.
董毅 《植物保护》1989,15(1):30-30
陕西渭北属白菜型冬油菜区,70年代油菜病毒病曾严重发生,近百万亩平均发病22—28.5%,严重田块高达70—100%,亩产量徘徊在20—30公斤。80年代初期逐步得到控制,发病率下降到2.6—0.6%,平均亩产上升至50—90公斤。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区在秦岭淮河以南,为冬油菜产区,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油菜病毒病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在中等以上流行年一般减产20—30%,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油菜病毒病的流行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油菜品种的抗病性和耕作栽培及病源动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根据我国冬油菜区的调查资料,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经验预测,多因素综合分  相似文献   

19.
岳池县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伍佐君,王朝升(四川省岳池县植保植捡站)油菜菌核病是岳池县油菜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7万亩左右,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偏施迟施氮肥,致使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一般损失10~30%,个别年份损失...  相似文献   

20.
油菜病毒病的发生,直接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造成油菜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影响农民的收入。介绍油菜病毒病在田间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