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掖市生态循环农业与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艺林  贾玉琴  赵维俊 《草业科学》2013,30(9):1488-1492
本文立足张掖市生态优势,着眼循环农业发展,总结了张掖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生态整合、减量化生产、生态链连接与转换、产业纵向拉长、产业横向延伸及庭院微循环等模式。分析表明,认识创新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前提条件,理清基本思路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所在,政府推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基础,市场化运作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手段,政策法规是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正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域"之称。在我国一直是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出色的地区,在环京津地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廊坊及各区市县围绕建设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从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试图为探索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起到先导和引领作用。一、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在廊坊发展战略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培养大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是高校应有之责。我国农业领域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赢利小、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具有相对独立的创新创业体系和特殊的人才素质要求,大学生不愿、不敢、不会在此领域创新创业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更新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善创新创业生态,教育引导学生立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坚定信心,重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实现生态农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将生态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循环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是一条怎样的循环链?我们来看看在镇江召开的中日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推广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平顶山市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工业大市,也是一个正在兴起之中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强市。辖区面积7882平方千米,现有农业人口400万人。近年来,为加快农业的转型发展,我们以生态文明观为引领,确立了"以畜牧业为龙头,发展农牧结合、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思路和"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的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关于建设平顶山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的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浙江调研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时指出,要加强政策创新、载体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减量、清洁、循环"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主线,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声音     
《中国畜牧业》2014,(13):9-9
<正>"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浙江调研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时指出,要加强政策创新、载体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减量、清洁、循环"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主线,深入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新时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中心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首要任务,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1月8~9日,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养殖耦合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是农业经济模式革新的主要方向.本文研究了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种养殖耦合的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实现了农户与企业、城市与乡村、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21世纪初,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就如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展开了充分的调研并积极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扎实推进,2010年响应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号召,开展了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区)的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12月,鄞州区通过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成为全省第一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在创建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工作思路,实现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其他     
《饲料广角》2015,(2):5
农业部: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15年1月6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向公众介绍近日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的相关情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表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     
<正>大北农10亿元建设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园区8月18日,大北农集团在四川省梓潼县举行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园区建设项目和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据悉,该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主要建设种猪场、育肥猪代养场和6个循环农业种植园区等。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利税1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主要利用以"生猪、高品蛋鸡"为主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资源具有重要的饲料价值,该文以酒泉市秸秆饲料化利用为切入点,探究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前景,为酒泉市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提出2017年~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300个左右,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引》要求,按照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进行项目设计,项目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6.
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产生了大量的粪污,处理利用不当易造成面源污染。本文通过对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实施利用现状深入调研发现,生产中采用农业生态循环养殖发展模式,可实现环境控制化、免疫程序化、消毒经常化、养殖现代化、粪污资源化,将产出的粪污输送到沼气池发酵,产出沼气可作为清洁能源发电自用,沼液可作为肥料还田,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利用,是一条畜牧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之路,可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是对接传统农业完成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新业态,其倡导生态保护、绿色无害,是生态文明构建的体现。以"绿色发展"观念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应倡导以生态学为主的生态经济价值理念,而生态绿色、均衡循环、高产能化是基础发展模式,整体共生、体系优化等是其发展准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为水禽养殖大国,传统的临水养殖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因此,推进水禽业旱养模式势必是未来发展模式之一。然而,传统的水禽旱养仅达到了节约资源、保障卫生安全的要求,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笔者通过考察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认为该公司的水禽旱养结合农牧循环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分析其生态循环过程及实现这一模式的要点,并对该模式进行SWOT分析,以期为完善水禽旱养模式及水禽旱养结合农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梓潼县举行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园区建设项目和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宋维平和梓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签字仪式。据悉,当日所签订的循环农业生态养殖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主要建设种猪场、育肥猪代养场和6个循环农业种植园区等,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利税1 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 500个;生态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主要利用以"生猪、高品蛋鸡"为主的养殖业,打造适宜当地种植业的经济作物示  相似文献   

20.
江苏宇航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江苏省首批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配备了精准化饲喂、机械化挤奶、智能化养殖设施,实现了粪污机械化收集并资源化利用,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