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黄颡鱼属于鲇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黄颡鱼属品种主要有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2种。黄颡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耐低氧,产量高等特点。在水体中营底层生活,对各类水体适应能力强。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幼鱼以枝角类、桡足  相似文献   

2.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属鲶形目,鳞科(亦称能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属中有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等品种,江黄颡鱼是该属中目前人工养殖的个体最大、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是我国淡水优质经济型鱼类之一,该品种不仅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温,耐低氧,抗病力强,食性杂,而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物营养结构趋向名优水产品方向调整,对江黄颡鱼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赵晋山  王迪  金灿秀 《河北渔业》2007,(10):30-31,37
近年来,随着黄颡鱼养殖的不断发展,黄颡鱼苗种的供应日趋紧张.为了解决和突破这一制约黄颡鱼养殖的"瓶颈"问题,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黄颡鱼苗种,保证黄颡鱼养殖稳步而快速的发展,对黄颡鱼的人工催产繁殖各地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也得以普通展开.……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甲,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为江河常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肌间刺少颇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的黄颡鱼主要来源于江河天然捕捞,随着天然水域捕捞强度增大,资源量日趋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加快黄颡鱼的养殖推广,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的生物学及繁殖和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l)又称嘎牙子,隶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一、黄颡鱼的养殖现状和发展趋势黄颡鱼是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常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目前,市场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泡沼等自然水域,但近些年来随着自然水域捕捞强度过大和水质污染,黄颡鱼资源量日趋减少,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几年,湖北、湖南、江苏等南方省份开展了黄颡鱼人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鱼堂)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角、塘角、嘎鱼、黄亚角、黄嘎哑、嘎牙子、黄腊丁.黄颡鱼的种类颇多,常见种有长须黄颡鱼(p.eupogon)、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光泽黄颡鱼(P.nitidus)、中间黄颡鱼(P.intermedius)等.是...  相似文献   

8.
<正>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其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天然捕捞量的减少,近年来黄颡鱼人  相似文献   

9.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腊丁、嘎牙子等,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黄颡鱼具有肉质鲜美、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无肌间刺、滋补价值高等特点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黄颡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大规模疾病时有发生。2013年5-6月重庆市荣昌县一养殖场黄颡鱼暴发了严重的疾病,病鱼出现  相似文献   

10.
小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黑龙江水产》2006,(6):12-12,16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称黄牛牯、黄骨丁,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广布于江河湖泊中。由于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鲜活上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天然资源的下降,人工养殖黄颡鱼前景广阔。我站于2003年在广西贺州市水产良种场开始进行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黄颡鱼养殖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因其营养价值较高,具备较高经济价值及市场潜力。随着黄颡鱼养殖热潮高涨,病害频发,正在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瓶颈。2017年4月中旬荆州市池塘养殖黄颡鱼出现大量死亡,笔者接到求助后赶到现场,对养殖场环境及病鱼等进行了调查摸底。本文就黄颡鱼发病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又称黄丫头、江颡鱼,土名又称嘎牙。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但自然水域生长的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为了提高黄颡鱼的生长速度,2009年我们在万安水库用网箱养殖黄颡鱼并取得成功,大大提高了黄颡鱼的生长速度。现将黄颡鱼网箱快速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等 《科学养鱼》2014,(3):60
<正>瓦氏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重要的经济淡水鱼之一,也是主要养殖水产品之一。随着黄颡鱼集约化养殖的扩大及密度的提高,多种疾病的暴发也相继发生,这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2013年8月成都某养殖场瓦氏黄颡鱼感染嗜水气单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隶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尽管其个体较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近年来黄颡鱼出口和国内消费市场的日益激增,价格一直坚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已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为探讨黄颡鱼成鱼养殖技术和在全市推广这一名特优养殖品种,笔者开展了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黄颡鱼又名黄骨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间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放养密度大幅增加,黄颡鱼病害逐年加剧。根据养殖户的反馈情况,现在总结以下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春燕 《河北渔业》2007,(10):21-22
黄颡鱼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黄颡鱼肉质细嫩、细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水产市场深受欢迎.黄颡鱼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盎丝。黄颡鱼肉质细嫩、细刺少、含脂肪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水产市场深受欢迎。黄颡鱼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黄颡鱼属温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2~27℃,最适pH值为7.0~8.4。现将主要养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戈牙、黄腊丁等,在陕西黄河、长江流域段都有生存,为陕西常见的底栖小型凶猛经济鱼类。黄颡鱼以其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陕西还没有规模化繁养殖。2013年5月,陕西省水产研究所"黄颡鱼选育繁殖技术研究"项目组与汉中市汉台区黄颡鱼良种场合作,首次在陕西省进行黄颡鱼的人工催产与孵化探索性试验,产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在我国各地的兴起,各种传染性疾病也开始成为人工养殖黄颡鱼过程的问题之一。由于过去对黄颡鱼的疾病缺乏研究,在生产中养殖业者对控制黄颡鱼疾病缺少有效的对策。本试验在从患病的黄颡鱼体内分离菌株,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基础上,采用内服菌株敏感的氨苄青素和外用稳定性粉状二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