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正2020年5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在东非及也门抗击沙漠蝗灾的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他强调,尽管当前的雨季为农民和牧民提供了生计,但同时也为蝗虫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工作,以免发生粮食安全危机。在发布FAO东非及也门沙漠蝗虫防治行动进展报告时,总干事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挑  相似文献   

2.
蝗虫种群动态是蝗虫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对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在有效预测和防治蝗灾的发生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在查阅大量蝗虫种群动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内蝗虫种群动态研究的概况和新进展,探讨了其新的发展方向,为深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预测亚洲飞蝗的发生期和判断其危害程度,对其生长积温和取食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至五龄的蝗虫生长积温和取食量分别为351.13、306.79、340.92、399.00、470.24℃和5.46、8.91、14.40、27.44、56.32 g ;最佳防治时期为取食量小的一、二龄期;亚洲飞蝗的卵在-29.9℃可以成功越冬,在翌年继续发生;2011年,亚洲飞蝗在黑龙江省没有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GPS技术在柳州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上的应用进展,实现了病虫害发生信息的动态无纸化采集、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数据的可视化,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准确地点、分布区域、做到及时防治,达到增加防治效果、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地球大数据专项"亚非沙漠蝗虫灾情监测与评估"工作组利用中国高分(GF)系列卫星数据、美国Landsat与MODIS数据和欧空局Sentinel系列卫星数据等,结合全球气象数据和调查数据,虫害预测预报模型等,通过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大数据分析处理,持续开展亚非各国的沙漠蝗虫灾害遥感监测研究,本次重点对巴基斯坦和索马里的沙漠蝗虫灾害及损失评估进行动态更新。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4月,巴基斯坦境内沙漠蝗虫新增危害面积43.19万公顷,其中农田23.30万公顷,草地19.89万公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GPS技术在柳州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上的应用进展,实现了病虫害发生信息的动态无纸化采集、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数据的可视化,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准确地点、分布区域、做到及时防治,达到增加防治效果、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田蝗虫的防治原则、防治目标和防治策略、蝗虫优势种及为害特点、防治时期、防治方法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甘家湖梭梭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该保护区可克林区域发生较为严重的蝗虫灾害,对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对该区域进行蝗虫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可克林地区防治蝗虫的方法,验证了糖蜜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陕西近年来蝗虫发生分布现状及生态治理对策;通过生态治理,蝗虫发生面积明显缩减,取得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对今后蝗虫防治提出建议,逐步实现蝗灾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运城是全国重点蝗区之一,也是山西省东亚飞蝗惟一发生区,全市宜蝗面积60余万亩,蝗区过水面积在5万亩以上。近年来市、县两级从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做好蝗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开展蝗虫监测与防控,黄河滩涂推广种植莲菜、粮食作物等蝗虫非喜食作物,尽管我们动用大量人、物、财力进行了对飞蝗的防控,但在防控中仍有很多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防治蝗虫问题的思考。1近年蝗虫发生防控动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近年广州市蝗虫发生的种类、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情况,阐述了当前广州市蝗虫监测和防治技术措施,并对加强蝗虫的监测防控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17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出现了严重的蝗灾,面积达899万亩,严重危害面积达514万亩,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为制定防治蝗灾的策略提供参考,分析了2017年锡林郭勒盟草原发生的气温、降水和终霜时间等影响蝗虫生长的关键气象条件,并总结了蝗虫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绿盲蝽在德州市棉花及果树上的发生、为害和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德州市一年发生5代,第1~2代为害果树,第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在棉花上繁殖第3~4代,第5代成虫于10月初开始迁回果树产卵越冬,主要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作物及杂草上越冬;防治上应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移为害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贵港市近年蝗虫发生及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港市近年来蝗虫频繁发生,经多年观察、调研,总结了蝗虫的发生特点,分析了蝗灾的成因并提出了6条治理对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控责任;建立应急机制,配备防治物资;加强蝗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明确防治目标,制定防治指标;强化防治措施,实现持续治理;总结防蝗经验,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疆蝗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和分析新疆近60 a来蝗虫种类、地理分布,以及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广泛搜集已报道涉及新疆蝗虫种类调查及地理分布、蝗虫防治、生物学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文献,并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目前新疆记录的蝗虫种类已达171余种;在新疆蝗虫防治方面,近年来,以利用草原牧鸡、微孢子虫、绿僵菌防治蝗虫等生物防治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蝗虫防治的主要手段,而化学防治仅作为应急防治措施,在蝗虫严重发生时使用.[结论]有关新疆蝗虫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十分薄弱,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蝗虫在昌都地区分布广,从温暖湿润地形复杂的三江流域农区到气候恶劣的高海拔农区、牧区、林区,均有发生,常危害农田、草场,影响农牧业的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异常的气候,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蝗虫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文章就该区蝗虫发生原因及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蝗虫的发生范围及危害程度进行原因分析,摸清了发生种类及危害特点,运用防治策略,提出综合治理对策,有效地控制了蝗灾危害.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5,(6):32-32
农业部5月19日召开全国蝗虫防治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提出今年蝗虫防治工作的具体目标:飞蝗发生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头以内;农区土蝗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头以内;草原蝗虫平均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头以内;农区和草原的蝗灾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10%以内,努力做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蝗虫不二次迁飞”。为此,农业部要求从四个方面加大治蝗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治蝗领导责任制,切实加强监测预警,提早落实治蝗资金和物资,加强防治的指导和培训。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灾蝗发生预警系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强 《世界农业》2003,(10):44-45
澳大利亚灾蝗(ChortoicetesterminiferaWalker)是当前为害澳大利亚牧草和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为了控制蝗虫的危害,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治蝗机构———澳大利亚灾蝗委员会,专门负责蝗虫的监测预警、防治和有关研究工作。通过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实现了虫情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图形化显示,为防治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较好地控制了蝗虫的危害。一、澳大利亚蝗虫的主要种类及特点澳大利亚对作物和牧草造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3种:澳大利亚灾蝗、刺胸蝗(AustracrisguttuloseWalker)和飞蝗(LocustamigratoraL.)。主要分布于NewSouthWales、Quee…  相似文献   

20.
茂南区蝗虫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蝗虫是茂南区常见的农作物杂食害虫,近年来发生危害较大。通过对茂南区蝗虫调查。分析了蝗虫发生种类、范围、生活习性、监测办法,并提出蝗虫综合治理技术,以期为茂南区蝗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