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本研究对25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茎尖表型性状描述、食味以及营养品质评价,并对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菜薯18号、万菜薯5号、湘菜薯2号、鄂菜薯2号、湘菜薯4号、宁菜薯3号、川菜薯211、鄂菜薯3号、福菜薯23、薯绿1号食用品质综合表现与对照福薯7-6相当。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叶片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福菜薯23、福菜薯18号、万菜薯7号、湘菜薯4号、台农71、万菜薯5号、鄂菜薯2号、湘菜薯3号、宁菜薯4号、鄂菜薯10号;叶柄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鄂菜薯2号、万菜薯5号、台农71、万菜薯1号、广菜薯3号、福菜薯22、宁菜薯4号、湘菜薯4号、湘菜薯3号、宁菜薯1号;茎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万菜薯19号、湘菜薯4号、万菜薯8号、鄂菜薯10号、台农71、宁菜薯1号、福菜薯22、川菜薯211、万菜薯5号、福菜薯18号。参试品种中,湘菜薯4号和川菜薯211的茎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福薯7-6,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生产上可根据菜用甘薯的营养品质和产量特性进行开发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筛选适宜在南京地区种植的菜用甘薯品种为目的,对宁菜薯3号、福菜薯18号、202005等10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试验栽培,并对其茎尖的外观性状、生长状况、产量、干物质率、食味、营养品质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2005、202021、福菜薯18号和202037产量表现较好,且营养品质丰富,食用品质较好,适合在南京地区种植。另外,202022叶色为墨绿色,株型直立紧凑,可通过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产量,进行机械化采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叶菜用甘薯茎尖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并对不同品种及不同采收时期茎尖食用品质进行评价,为叶菜型甘薯品种在重庆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引进叶菜用甘薯品种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与当地常用品种万薯7号进行生长期性状比较及品种、密度两因素试验,调查地上部主要形态特征,计算试验期间8次茎尖采收鲜产量总和,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可食茎尖10 cm部分干物质、维生素C(Vc)、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并进行食用品质评价.[结果]不同种植密度下,3个甘薯品种茎尖产量均表现为27.0万株/ha>22.5万株/ha>18.0万株/ha.与对照万薯7号相比,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地上部植株生长旺盛,藤叶产量均超过60000.00 kg/ha,茎尖食味清香,颜色翠绿,综合评分满分.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干物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0.55%和9.26%(鲜基),Vc平均含量为455.13和420.58 mg/kg(鲜基),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7.54%和6.49%(干基),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4.63%和25.53%(干基),粗纤维平均含量为11.28%和12.88%(干基);在6~9月间随采收月份的延迟,茎尖干物质增加,水分减少,粗纤维含量增加,Vc含量表现为8~9月高于6~7月,可溶性糖含量以8月最高,6~8月茎尖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9月.[结论]在栽植密度18.0万~27.0万株/ha范围内,3个甘薯品种的茎尖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福菜薯18和鄂菜薯1号茎尖产量较高,食用口感好,营养丰富,是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的叶菜型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5.
菜用甘薯品种光合速率测定及综合性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适合产业化的3个菜用甘薯品种宁菜薯f18-1、福菜薯18号、台农71为材料,测定地上部性状、鲜产、干质量、光合指标,对品种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宁菜薯f18-1、福菜薯18号嫩尖产量极显著高于台农71;菜用甘薯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福薯7-6”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茎尖菜用型甘薯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对甘薯嫩茎叶产量和食味的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茎尖菜用型甘薯专用品种.结果表明,“薯绿1号”在产量、食味和适应性上表现较好,适宜在东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菜用型甘薯鄂菜薯1号因营养丰富、口感好、产量高、抗逆性好,近年来成为武汉市主栽叶菜类品种之一。根据鄂菜薯1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条件,通过研究应用越冬育苗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可实现周年优质高产,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评价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参试甘薯品种(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及试验点的鉴别力、代表性,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2019年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10个甘薯品种(品系)在2年9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丰产、稳产甘薯品种(品系)及鉴别力、代表性较好的试验点。结果表明,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均极显著,其中环境效应占比最大,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占比最小。湘菜薯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均较高,最接近理想品种(品系),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黔菜薯2号、薯绿2号、EC15、海大7798、福菜薯25的丰产性较好,但稳定性一般,适合在特定区域推广,湖南长沙地区最适的甘薯品种(品系)为薯绿2号,其次是海大7798、福菜薯25;湖北武汉、重庆、海南琼海、福建福州和广东广州地区的最适甘薯品种(品系)为黔菜薯2号,其次为EC15。海南琼海、福建福州是菜用甘薯茎尖产量鉴别力、代表性均较强的试验点,更适合作为菜用甘薯的鉴定试验点。研究首次在菜用甘薯产量分析中同时使用AMMI和GGE 2种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9.
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以‘泉薯830’为母本,台农71、福菜薯18号、福薯7-6和紫叶薯为父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于2014-2015年参加国家甘薯菜用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型紧凑,短蔓直立,分枝性好,茎尖平均产量37 846.8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2.97%,食味鉴定综合评分73.55分,高于对照,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是一个理想的适合机械采收的叶菜型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合在海南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优质菜用甘薯品种。【方法】试验选用10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2年试种评估。通过对参试品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调查,叶色值和干物质率测定,营养品质和食味进行评价。【结果】总产量上,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表现较好,均显著高于对照福薯7-6;在营养品质方面,EC15硝酸盐含量最低,黔菜薯2号的可溶性糖含量(99.42 mg/g)和维生素C含量(13.92 mg/g)最高,薯绿2号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在抗病性调查上,广菜薯7号、薯菜14-7、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评价较好;在食味评价中,广菜薯7号和桂薯菜14-7综合评分较高。【结论】综合试验结果,海大7798、黔菜薯2号、广菜薯7号和桂薯菜14-7号产量较高、口感风味良好、营养品质丰富,均适宜在海南夏秋季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11.
对8份叶菜型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验评价表明,广薯莱2号的鲜嫩茎尖产量为24.3t/hm2,食味优,营养丰富,抗逆性强;阜菜薯1号的鲜嫩茎尖产量18.7t/hm2,食味良,营养丰富,鲜薯产量18.6t/hm2,薯干产量4.2t/hm2,鲜薯食味优,营养高;福薯7-6由于抗逆性较差,鲜嫩茎尖产量只有12.6t/hm2,但食味特优.营养丰富.建议:广薯菜2号可在粗放栽培地区推广,阜菜薯1号可作为菜和薯兼用型品种推广,据有关试验.福薯7-6在良好栽培条件下推广,可获较理想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朱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51-3853
[目的]推广高产、优质、高淀粉甘薯品种龙薯10号。[方法]龙薯10号是以岩粉1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通过区域、生产试验总结了龙薯10号的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对该品种的综合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结果]龙薯10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强、淀粉含量高、食味佳等特点,既可作商品薯鲜食用,也可作淀粉加工用和加工乙醇原料用,已于2006年先后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甘薯品种鉴定。[结论]该品种适宜在福建省推广种植,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种植表现好,适合福建省福清市栽培的甘薯新品种,综合考查了当地引进的13个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表现和抗病性。结果表明:榕薯910、泉薯19、福宁薯20、薯604的产量表现好,干物率和淀粉率较高,食味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结薯集中,薯形美观,大薯率高,可作为鲜食型或淀粉加工型品种进行示范推广;黄金薯1号和福宁薯23鲜薯产量较高,商品薯率较高,食味品质较好,可作为食用加工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龙薯116鲜薯产量较高,干物率和淀粉率较高,可作为高产淀粉型甘薯品种开展生产试验;福薯806外观品质表现差,鲜薯产量最低,建议终止试验;其他品种可继续开展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6份菜用型甘薯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病虫抗性、食味和嫩茎尖产量的国家甘薯区试评价,结果表明:徐菜薯1号比对照福薯7-6增产35.3%,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且高抗疮痂病,食味评价最优,建议在海南进行推广种植徐菜薯1号。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适合金华地区种植的茎尖菜用甘薯品种,引进4个茎尖菜用甘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薯绿1号"和"杭香1号"产量较高,分枝能力强,茸毛、褐变度及脆嫩度等食用品质优,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广薯菜2号"产量表现较好,分枝能力中等,食用品质中等,可作为搭配品种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叶菜型甘薯新品种国家区试广西试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叶菜型甘薯,为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2006年的国家叶菜型甘薯品种区试,测定福薯10号、福薯11号、广薯菜1号、广薯菜2号、阜菜薯1号、莆薯53和福薯7-6(CK)7个甘薯品种的茎叶产量,并进行品质鉴定。[结果]各参试品种茎叶产量均比对照增加,福薯10号产量最高,单产为29599.5 kg/hm2,比对照增产41.3%。其次是莆薯53和广薯菜2号,单产分别为26899.5和26850 kg/hm2,比对照增加28.4%和28.2%。品质鉴定除阜菜薯1号和广薯菜1号稍差外,其余品种都较优,适于在广西种植。综合排名前3名的是福薯10号、莆薯53和广薯菜2号。[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广西甘薯生产的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菜用甘薯品种产量性状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翠绿、Y1、Y2、京薯1号、京薯2号、福薯7-6等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采摘期的甘薯茎叶鲜产、干重、以及地下薯块产量的比较,对品种进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7月4日至7月25习是菜用甘薯茎尖生产最旺盛时期,7月25日至8月14日是茎叶鲜产、水分含量最高的时期,即茎叶最鲜嫩、食用效果最好的时期;京薯1号、Y2是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种;京薯2号是采摘茎尖后对地下部产量影响最小的品种;京薯1号、Y2是适于在北京地区作为菜用甘薯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优良甘薯新品种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广西甘薯品种区域试验桂林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优良甘薯品种.[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普薯04-26的鲜薯产量最高,达34718.70 kg/ha,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19.77%;钦选1号干薯产量最高,达9358.47 kg/ha,比对照种桂薯二号增产44.13%;桂02-119干物率最高,达32.9%;泉薯9号食味分最高,达80分.[结论]普薯04-26、泉薯9号、钦选1号、桂07 -79、桂07-4、桂07-101、桂08-127、广薯42、桂02-119适宜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其余两个参试甘薯品种桂07-72和07-98的鲜薯、干薯产量不高,食味差,在桂北地区较难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宁德点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 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 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