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液态料智能化饲喂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液态料智能化饲喂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并结合实践情况,提出了规模化猪场引进液态料智能化饲喂系统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场自动供料系统已成为猪场发展的必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料系统不仅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还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水平、节约饲料成本。按饲料饲喂状态,供料可分为干料系统和液态料系统,干料系统主要有绞龙系统、塞链系统;液态料系统主要分为有残余饲喂系统和无残余饲喂系统两大类型。此外,近几年不少猪场采用了母猪电子群养饲喂系统。而大家往往将智能饲喂系统与母猪电子群养系统混为一谈。实际上干料  相似文献   

3.
高岩 《猪业科学》2016,(10):38-39
正1猪场液态料系统现状猪场液态料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饲养成绩、降低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养猪场应用液态料系统的比例还比较低,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对液态料的认识不足。在欧洲,猪场液态料系统被广泛使用多年,采用液态料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饲喂成本,增加竞争优势。Cooperl作为法国最大的养猪企业,通过多年液态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改善饲喂方式提高生产成绩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欧洲目前有相当比例的猪场,采用液态料系统以降低生产成本。法国有超过20%的猪场采用液态料系统,丹麦和荷兰接近60%。1液态料系统的优势欧洲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经验表明采用液态料系统有以下一些主要优势。1)适口性好,采食量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换效率高2004年英国肉类与家畜委员会(MLC)做的育肥猪干料和液态料饲喂的详细对比,  相似文献   

5.
近期非洲猪瘟传入国内,养猪业面临极大的风险,其中中小型猪场由于饲喂泔水、引种不规范、生物安全管理欠缺,发生疫情的概率很大。本文根据俄罗斯等国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提出了对中小型猪场防制非洲猪瘟的关键措施,供生猪养殖场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1研究背景"浸润料"饲喂技术是从现有饲喂技术中总结出来的,它既综合了现有各技术的优点,又规避了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同时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优势。在介绍"浸润料"饲喂技术之前,先分析一下现有各喂料技术的优势和弊端。1.1干料饲喂技术干料饲喂技术,是目前国内最为普及的饲喂技术。从形态上来分,干料主要包括颗粒干料、丸状干料、块状干料和粉状干料。从处理工艺上来分,又可分膨化料和未膨化料,或熟料与生料。其饲喂操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液态料饲喂技术在规模化猪场的应用,养殖企业已经不再简单地用全价料制作液态料。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阜新原种猪场成立于1997年,隶属于辽宁省阜新市畜牧兽医局,是国营性质的种猪生产企业。总占地面积2000亩,现有4个外引猪场和1个地方品种猪场,饲养基础母猪2000头,年出栏种猪2万余头。现有技术人员19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8人。猪场生产线采用全封闭工厂化流水线生产工艺模式,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料档案室、实验室、人工输精站、种猪性能测定站、研发中心,装备有ACEMA64种猪测定系统和ACEMO湿料自动饲喂系统、畜禽空调、HS-1500VB超等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9.
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自动化环控、机械化饲喂为主要特点的规模化猪场逐渐兴起,同时智能化精准饲喂也成为了猪场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了对生猪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的展望,以期为我国生猪智能化饲喂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洪科 《当代畜牧》2014,(36):15-16
我国中小型猪场普遍存在猪伪狂犬病,笔者介绍了猪伪狂犬病对中小型猪场的危害和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难以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在重庆市潼南县郊,笔者接到了某猪场场主周女士的求助。周女士的猪场现有大小猪60头左右,已经有几头猪发病,并且已出现了两头死亡,听到这个消息,笔者立刻跟随周女士赶到猪场。在赶往猪场的途中,周女士简单介绍了猪场情况。猪场有体重约25千克的小猪18头、45千克的中猪8头、100千克的大猪35头,整个饲养环境较差。通过仔细询问,了解到该猪场小猪、中猪以颗粒饲料饲喂为主,大猪以泔水饲喂为主。购回小猪时只做了猪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工业控制技术的成熟为养猪场液态料的饲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猪场对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饲喂都使用了由电脑控制的液态饲喂系统。文章结合笔者的使用经验,谈一下该系统用于母猪饲喂的优缺点(如表1、表2、图1所示),并对其盈利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夏天 《猪业科学》2015,(9):40-41
<正>在中国推广了大约10年的智能化养猪设备,除了测料重比的"性能测定站"以外,其余产品基本上在国内猪场推广中失败了,大量的猪场拆掉了已经安装好的"妊娠母猪群养电子饲喂站"、"哺乳母猪智能化饲喂系统",又恢复了原来的老办法喂猪。似乎"中国猪场用不好智能化养猪设备"正成为一个"预言"或一个"规律"。近一年来,两种没有进行很大宣传的"傻瓜型"智能化喂猪设备——"妊娠母猪小群养智能饲喂站"和"智能粥料饲喂机"悄悄出现在市场上,并依靠用户的口碑效应,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小型猪场发展迅速,如何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的重点,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生产性能。现将中小型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1小群饲养,体型体重相近的关一栏,每栏3~5头,定时、定量,每日3次。后备母猪日常一定要限料饲养(用母猪料),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国外如美国奥饲本公司、法国爱舍法公司、荷兰睿保乐公司、加拿大佳饲达、德国大荷兰人等公司,研发出了液态饲喂系统设备、群养及测定分栏系统,走在世界智能饲喂前列。国内大部分猪场主要使用传统干料饲喂,该饲喂方式有浪费大、粉尘大、吸收率低、影响猪只健康等问题。而智能粥料机由于将饲料和水进行了配比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除此之外,粥料饲喂还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改善猪生产性能和节约劳动力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杨霄东 《猪业科学》2023,40(1):46-49
<正>2018年暴发的非洲猪瘟让中国养猪行业的饲喂模式又迎来一次大的改革,跟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引导变革的不是饲料企业,也不是动保企业而是设备企业。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优秀的饲养模式在中国猪场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作为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猪场应用的饲喂方式,液态料饲喂近年来在国内也开始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其实液态饲喂不是新事物,  相似文献   

17.
生产实践证明,干粉料喂猪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棚舍利用率,使肥猪增重快,长势均匀,减少“落脚猪”的现象,是喂猪的好办法。但采用这个办法,往往要求一定设备,如成套的机械和自动饮水器及自动饲槽等,一些大型猪场才能办到,设备简易的中小型猪场是否也可采用,及如何采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经验证明,中小型猪场,如能因地制宜的利用现有设备,也可采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化,如何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效益,一直是养猪生产者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全省一些规模养猪较发达的地区,已逐步采用自动干湿饲喂系统,取得了节料降本的良好效果。然而,嘉兴市受长期以千家万户传统养猪模式的影响,规模养猪和现代化设备应用相对滞后,目前还有不少的猪场仍采用传统饲槽或水泥板饲槽人工分餐干料饲喂,造成大量的饲料浪费,导致饲养成本偏高,效益低等问题。为此,我们于2017年4月至6月在洪合生态养殖场采用浙江大学研制的猪用干湿饲喂器与当地猪场现用的水泥板饲槽对生长肥育猪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回顾过去,发酵作为一种饲料的处理手段,为猪饲料利用的提高和成本的控制做出了贡献(Wu et al.,2017)。特别是流行于欧洲的,使用大量农工食副产品的发酵湿料饲喂系统,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Missotten etal.,2015)。但这些湿料饲喂系统,通常要有较大的固定设备投入,未必适合中国家庭猪场为主体的生产状况,为此笔者在2015年提出了"移动发酵"概念,现就这一概念的运用做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场饲养管理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饲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猪场的需求。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福利养猪技术的发展及母猪的饲喂和饲养管理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规模猪场开始应用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养猪限位栏饲养模式,采用母猪舍饲散养模式,使母猪有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改善母猪健康状况;根据母猪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妊娠阶段、不同的品种制定相应的饲养方案,实现母猪的精确饲喂。目前,进口的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价格昂贵、维修不便;国内研制的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基本都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和技术弊端。因此,需要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外设备基础上,针对现有母猪智能化饲喂管理设备的现状,通过改进设计与优化,研制出了功能实用、结构简单,适合国内应用的智能化饲喂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