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发生具有显著的特点。临床上副猪嗜血杆菌病会造成猪关节肿大,呼吸困难,咳嗽,身体消瘦,体温升高,对猪群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巨大,常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分析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仔猪伪狂犬病是猪易感的病毒性传染病,各种年龄猪都易感,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很高,表现出神经症状。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感染断奶仔猪,其发病后有很高死亡率。本文通过对一例仔猪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介绍,为相关临床病例的诊断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猪养殖中的诸多疾病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猪链球菌和副嗜血杆菌病多侵害保育猪群,轻者导致猪生长缓慢,重者导致僵猪,甚至引起死亡,其较高的发病率以及较大的防控压力,给养猪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猪链球菌和副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等几方面进行概述,强调应重视免疫预防,持续净化环境,加强药物预防以及强化对症治疗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养殖户开展诊治工作,减少经济损失,推动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多发性纤维素浆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该种致病菌会导致猪出现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猪副嗜血杆菌属于条件致病菌,猪群中一旦感染该种疾病,预示着猪群抵抗力下降。笔者主要结合1起实际案例,就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开展分析。  相似文献   

5.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近几年来,猪副嗜血杆菌病成为严重危害猪场的细菌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受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感染之后,猪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易暴发猪副嗜血杆菌病,使病情更加复杂,病症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的一种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由过去散发的传染病变为大面积流行,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我们将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多方面清晰地认识、了解该疾病发病原因及其产生的危害,并以此为现实生产中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和综合防控提供借鉴意义,避免此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猪肺的浆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征。而附红细胞体感染易引起贫血及造血器官损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近年来这两种疾病常混合感染,使临床诊断及治疗越来越困难。给养殖场及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下面就针对此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拟就临床上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浅谈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贺洪 《中国动物保健》2019,(4):37-37,5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一种共存于猪上呼吸道表面的条件致病菌,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而抗生素是猪细菌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常用药。本文综述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存在的利与弊,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革兰氏阴性菌,属于巴氏杆菌科,嗜血杆菌属,是猪上呼吸道的常在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猪只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以5~8周龄的猪最易发病,特别是近几年来养猪业明显规模化、集约化和饲养密度的加大,猪群中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的持续性感染,猪体免疫力普遍下降,使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给广大养猪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副猪嗜血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现将2008年一猪场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猪副猪嗜血杆菌病世界范围内流行,又称格拉泽氏病,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文章在介绍此病典型症状和流行特点的基础上,自预防和治疗两个角度,就综合防治此病做要点性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引起肺的浆膜和心包以及腹腔浆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为特征的呼吸道综合症。目前,猪副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邓尚文 《兽医导刊》2020,(6):172-172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名为革兰氏阴性菌的条件性致病菌,其存在多种诱因,尤其是发生在生猪受二次病原体侵害抵抗屏障低下的时期。猪蓝耳病属繁殖、呼吸障碍病毒型综合疾病,会抑制破坏免疫系统,并容易与不同的致病细菌、病毒混合或诱发混感。猪副嗜血杆菌病和猪蓝耳病混合型流感已成为生猪产能新的威胁,严重危害了生长期仔猪的健康。本文将对猪副嗜血杆菌病与猪蓝耳病混感临床案例进行诊治分析,探讨如何才能开展其相对科学的诊治架构,希望能对临床的二类混感类型提供小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猪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各年龄段的猪群,病死率较高。近年来,该病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全面地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结合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治疗,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检验、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董志刚 《兽医导刊》2012,(12):47-48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目前危害猪场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死亡严重,已成为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主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有15种之多,用疫苗防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采用有效的药物预防是目前养猪场针对此病的主要策略。现根据本人多年在规模化猪场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吴洪涛  吴佳宁 《养猪》2023,(5):88-9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对2月龄左右的仔猪危害严重。这种疾病的特征是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严重时会导致消瘦。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本文通过报告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控制,为从业者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蔡进 《草业与畜牧》2012,(10):43-43,58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仔猪和4月龄猪的健康。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5年来,笔者使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猪副嗜血杆菌病,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病是养猪生产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常见多发,危害严重,如不加以科学防治,势必给养猪生产效益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在实际生猪生产过程中,要引起足够重视。1猪链球菌病和猪副嗜血杆菌病概述1.1猪链球菌病由链球杆菌引起,此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有多种不同群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总称。临床呈出血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淋巴结脓肿为特征,春、夏、秋等炎热,潮湿季节时多发,有外伤口时常发,尤以Ⅱ型链球菌为严重,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王华听  段凤灵 《养猪》2010,(1):83-83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本病是典型的“动态应激性疾病”,临床上常以继发感染形式发生。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运输、天气突变等)以及各种疾病(如猪蓝耳病、猪瘟、猪流感、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等)均会继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