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是近几年来我县川水地重点推广的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示范、推广面积已经发展到666.67hm^2,一般马铃薯产量27000-33000kg/hm^2,玉米产量6750-7500kg/hm^2,其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蛋、荷兰薯等,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很有营养的蔬菜。我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多年的种植,种薯退化,品种单一,长势衰退,病害严重,产量偏低。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县引进推广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技术,产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改单一青贮型玉米种植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的种植模式,是高低秆作物搭配种植的创新技术,能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扩大大豆受光空间,实现一季双收。该技术在保障玉米生产的基础上,能提升大豆供给能力,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本文以守住粮食安全生产为出发点,简要阐述了玉米套种大豆的优势,集成总结了通渭县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抗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等技术内容,并提出了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技术的推广措施,以期为青贮型玉米套种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发展的今天,更多新技术、新方法被应用于种植领域内,为我国农作物高产稳产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玉米套种马铃薯即新技术之一,能实现丰产丰收。而本文则将玉米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推广,以求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烤烟是丽江市主推经济作物,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落实科技增粮措施,实施烤烟种植田地套种大豆技术措施,增产450600kg/hm2,增值2 700600kg/hm2,增值2 7003 600元/hm2。介绍大豆的植物生长特性,分析烤烟田套种大豆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包括适宜范围、选地整地、施足底肥、选择良种、适期播种、适时进行马铃薯的催芽、规格种植、合理密植、强化生长期管理等内容,以期为早熟马铃薯套种大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疆地区光热资源较为丰富,推广间作套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多年来,阜康市推广小麦与大豆套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现将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长安 《北京农业》2007,(12):40-40
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既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又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营养素的产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证明,大豆间作玉米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套种能够增加收获指数,延长作物生长时间,提高光、热、水、肥的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避免同一作物群体相互遮阴争光的矛盾,同时错开农时,减轻了从播种到收获对劳动力的压力,便于精耕细作,是一种在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肥的种植方式。马铃薯与其他作物套种常有种植,但马铃薯不同品种间套种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该文详细介绍了晋北高寒区,早熟马铃薯套种晚熟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作为我国北方主要的粮油兼用农作物之一,不仅营养丰富,同时还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物质。而传统大豆栽培技术不仅产量较低,同时总体的种植面积也不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大豆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大豆种植技术入手,研究和推广能有效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从而切实提高广大种植户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鲁南地区多年玉米大豆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通过玉米和大豆科学合理间作,按照大小垄种植模式,集成推广品种改良、行株距调控、化学除草、植株化控、机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稳定玉米产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扩大鲁南粮食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既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又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营养素的产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证明,大豆间作玉米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我县三大主要粮食型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该地区主要的大田经济性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四成左右。最近几年,随着宁蒗县农业种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出来,显著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的栽培技术比较落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一直是影响宁蒗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研究好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马铃薯品质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我县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成为广河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全膜马铃薯种植技术的迅速推广,使我县马铃薯生产有了新的突破。通过积极推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是一种从时间和空间都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分以及土地资源的复合型种植模式,以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和高效益。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在栽培技术应用上需结合不同种植地区进行差异化讨论,该文主要对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糯扎渡镇进行冬季马铃薯套种冬玉米栽培技术的分析,包括马铃薯栽培技术及套种玉米的播种与管理技术,希望为种植条件相近地区改善套种收益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经济使用价值非常高。农作物市场在马铃薯种植面积与面积产量的影响下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近年来,推广种植的新型优质马铃薯可以使马铃薯的单产量(667㎡)大幅度提高。文章以小草坝镇优质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为研究重点,总结优质马铃薯栽培的技术要点,旨在促进我国优质马铃薯的单位产量。  相似文献   

17.
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从增加效益入手,进行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大垄面套种大豆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马铃薯单种,马铃薯套种大豆的活动积温利用率提高32.94%,水分生产率提高18.4%,土地利用率提高36%,主粮平均产量达6373.5kg/hm^2,较单种马铃薯增产9.6%,经济纯收入提高25.0%,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是一项新的栽培模式,它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双高效应.近年来,在我县三堡乡宏寺村和良种场进行试验示范种植,效果明显.2000年在全县推广3万多亩.  相似文献   

19.
库克苏乡是我县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在气候凉、生育期短等因素影响下,我们摸索出马铃薯与大白菜一年二茬种植技术,早春种植地膜马铃薯,7月初种植大白菜,不仅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而且马铃薯又能早上市,价格高。667米^2产马铃薯2000千克,大白菜5250千克,667米^2总产量7250千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种植柑橘历史悠久,产业面积大,大豆亦是内江传统农作物,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柑橘果园套种大豆可改善土壤环境、抑制杂草生长、改善橘园小气候、减轻病虫危害、提高果实品质、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全市大豆扩面增产,具有诸多现实意义。文章从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土地整理、种子播种、田间管理、成熟收获六大环节论述了柑橘园套种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为提高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了选育推广高产高抗大豆良种、建立建全套种栽培技术体系、组织培养专业推广技术人才、研发配套适宜操作的机械、宣传提升果农套种栽培意识、多渠道保障套种大豆回收利用等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