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培育条件、前期准备工作、夏花放养的各种鱼的比例、放养密度、放养时间以及投喂管理、水质管理、防病措施等方面介绍了一龄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从8窝"杜×长×大"仔猪选取出生日龄相近、初生体重一致的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中,分别于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所有仔猪在42日龄宰杀取样,用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GHR、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个别仔猪偶尔出现腹泻症状。至42日龄试验结束时,各组仔猪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14日龄、21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仔猪肝脏中GHR mRNA和IGF-Ⅰ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该三组上述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28日龄断奶组(P0.05);不同断奶日龄组仔猪肝脏中IGF-Ⅰ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肝脏中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模式不同,对42日龄时仔猪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中药"康泰宁"制剂对雏鸡肠道微生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20羽京白雏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康泰宁"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中药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0.8%和0.4%"康泰宁"粉剂,对照组无任何添加.在28日龄和49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6羽处死,摘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测定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并对盲...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断奶日龄对仔猪血液生长相关激素指标的影响,试验从8窝"杜×长×大"仔猪中选取出生日龄相近、初生体重一致的健康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4组仔猪分别于14、21、28、35日龄断奶。至42日龄时,所有仔猪宰杀采血,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浆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日龄组断奶仔猪血浆GH、T3和T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5日龄组断奶仔猪血浆INS含量显著高于14日龄断奶组(P0.05)。结果提示,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相关激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夏花鱼种体长虽然已有3.3cm左右,但是鱼体仍然比较弱小,无论是御敌或觅食能力都很差。若直接将夏花放入大水体中养殖,因为缺少必要的呵护,成活率还是较低,同时对大水体也是一种浪费。1龄鱼种培育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阶段是将夏花仍然放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池塘中。经3~5个月的养殖,使它们长成体质健壮、个体较大以后,在送到成鱼池中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6.
选购的小兔应在30日龄以上,最好挑选45日龄以上的幼兔,低于30日龄以下的仔兔成活率低.选购的小兔要求精神活泼,被毛有光泽,两眼有神,耳内无污垢,鼻孔无黏液,嘴角无流涎,腹不胀,四肢有力,爪及体表无肿块、脱皮,肛门与后肢无粪便污染.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特点 1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冷暖交替、气温突变、昼夜温差大时发病较多。 2 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30日龄,有时偶见30~40日龄的仔猪发病。 3 在连续生产情况下发病较多,环境卫生差时多发,饲料搭配不当、品质不良时多发。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4和胰岛素受体(IR)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试验以1、7、30、60、90和150日龄蓝塘和长白两品种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组织样品c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GLUT1和GLUT4 mRNA在不同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1~ 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1 mRNA表达存在相似的发育变化规律,在1日龄时相对表达丰度最高.2)1 ~ 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4 mRNA相对表达丰度随日龄呈波形式变化,变化速度和程度存在品种差异.1日龄和150日龄时蓝塘猪背最长肌GLUT4mRNA相对表达丰度低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而在其余日龄时高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3)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1和30日龄时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在7、60、90和15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日龄蓝塘和长白猪之间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骨骼肌GLUT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生理阶段存在差异,猪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在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与IR mRNA的表达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复方中药"猪康散"(以下简称"猪康散")对断奶仔猪细红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27日龄~31日龄时分别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4个实验组分别为转移因子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2.0%"猪康散"组。在35日龄、45日龄、55日龄、65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进行红细胞受体C_3b花环试验、免疫复合物IC花环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转移因子和"猪康散"均能够明显提高仔猪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p0.01或p0.05),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p0.01或p0.05),但以1.0%"猪康散"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蛋用禽用于生产商品蛋,主要的有蛋用鸡、蛋用鸭和蛋用鹑.1.蛋用品系的基本要求①体型略小,早期长羽快,羽毛紧贴,体态结构致密,灵活,勤觅食,无就巢性.②早熟高产,蛋重要大.开产期在蛋用鸡要求为150日龄,在蛋用鸭要求为140日龄,在蛋用鹑要求为40日龄左右.蛋用鸡、蛋用鸭500日龄产蛋量应在250枚以上,蛋用  相似文献   

11.
缙云麻鸭与绍兴鸭免疫器官与细胞免疫功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健康绍兴鸭和缙云麻鸭公雏各50只,分别于10日龄和70日龄各任选8只检测胸腺、脾脏、法氏囊重量和指数、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与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①缙云麻鸭在10日龄时的免疫器官重量和指数以及10日龄和70日龄时的IFN-γ水平、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绍兴鸭;②绍兴鸭在70日龄时的免疫器官重量及10日龄和70日龄时的IL-2水平均高于缙云麻鸭;③70日龄的绍兴鸭与缙云麻鸭的免疫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P〉0.1)。缙云麻鸭和绍兴鸭的免疫系统发育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1、GLUT4和胰岛素受体(IR)mRNA表达的发育规律。试验以1、7、30、60、90和150日龄蓝塘和长白两品种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组织样品c 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半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猪GLUT1和GLUT4 mRNA在不同骨骼肌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1~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1 mRNA表达存在相似的发育变化规律,在1日龄时相对表达丰度最高。2)1~150日龄蓝塘和长白猪半膜肌和半腱肌GLUT4 mRNA相对表达丰度随日龄呈波形式变化,变化速度和程度存在品种差异。1日龄和150日龄时蓝塘猪背最长肌GLUT4mRNA相对表达丰度低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而在其余日龄时高于同日龄长白猪(P0.05)。3)蓝塘和长白猪背最长肌、半膜肌和半腱肌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在1和30日龄时表现出较高水平,而在7、60、90和150日龄时无显著差异(P0.05);同日龄蓝塘和长白猪之间IR mRNA相对表达丰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猪骨骼肌GLUT1 mRNA的表达在不同生理阶段存在差异,猪骨骼肌GLUT4 mRNA的表达在不同品种和生理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且其与IR mRNA的表达相关性较弱,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氮饲粮对14日龄和35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的影响。分别选用10日龄和31日龄罗斯(Ross)308雄性肉鸡,随机分为2个组:常规饲粮组和无氮饲粮组,每组5个重复,其中10日龄时每个重复12只鸡,31日龄时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均为4 d。结果表明:肉鸡14日龄和35日龄时,收粪法所得大多数氨基酸内源基础损失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回肠食糜法(P<0.05或P<0.01)。相对常规饲粮,无氮饲粮改变了14日龄和35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16S rDNA V3高变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的优势条带,其中14日龄和35日龄发生变化的优势条带灰度值占其整个优势条带总灰度值的比例分别为72%、39%。与常规饲粮相比,无氮饲粮对14日龄肉鸡盲肠食糜重、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丁酸浓度(P<0.01),显著降低了异丁酸和戊酸浓度(P<0.05),极显著增加了丙酸浓度(P<0.01)。无氮饲粮组35日龄肉鸡盲肠食糜重极显著高于常规饲粮组(P<0.01),盲肠食糜氨态氮、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浓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采用无氮饲粮测定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时,收粪法所得大多数氨基酸内源基础损失量显著高于回肠食糜法。饲喂无氮饲粮4 d后,肉鸡盲肠食糜原有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试验选择1日龄、体重42.8±2.6g的AA雄性肉仔鸡294只,随机分成7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鸡,试验期为42d。7种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对照组)、0.02%、0.05%、0.10%、0.30%、0.50%壳聚糖和50mg/kg金霉素配制而成。结果表明:日粮各处理组对肉仔鸡盲肠内容物中总需氧菌无显著影响;大肠杆菌在14和42日龄时也未显示出显著的组间差异,而在28日龄时组间差异趋于显著(P=0.121),添加壳聚糖的各处理组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其中以0.05%壳聚糖组最低;乳酸菌在14日龄时无显著的组间差异,在28日龄时,添加壳聚糖的各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尤以0.05%壳聚糖组最高,而金霉素组则极显著低于0.05%~0.50%壳聚糖组(P=0.008),在42日龄时,乳酸菌的组间无显著差异(P=0.201),但变化趋势与28日龄时类似。可见,添加适宜剂量的壳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仔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30头新生荷斯坦奶公犊出生日期和体重相近,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按常规饲喂鲜牛奶,60日龄断奶;各试验组分别于10、20、30、40和50日龄断奶,试验期为60d。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20日龄断奶组、30日龄断奶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日龄断奶组、50日龄断奶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各试验组犊牛与对照组在体长和体斜长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肉用仔鸽一般长到20~25日龄,体重达到350~500克时就可以上市了。但是为了提高乳鸽的肉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在售前进行5~7天的育肥。1育肥对象凡是15~20日龄,体重在350克以上,健康无伤残的乳鸽都可以作为育肥对象,一般要求体型大,肌肉丰满,羽毛光滑。而超过20日龄,体重仍未达350克,或身体伤残的乳鸽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葛根素对小鼠血清中孕酮(P)、雌二醇(E2)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将240只21日龄小鼠分为对照组、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中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每组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隔1 d给药1次,其中对照组给予纯化水0.2 mL,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5,1.0,1.5 mg/mL葛根素溶液0.2 mL,在第40,46,52,58,64,70日龄时各组取10只小鼠眼静脉采血,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孕酮、雌二醇含量。结果表明:各剂量葛根素溶液对不同日龄小鼠血清中孕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低剂量葛根素在小鼠70日龄时能显著提高雌二醇含量;中剂量葛根素在52日龄开始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64日龄时有所下降,70日龄时再次显著提高;高剂量葛根素对各日龄小鼠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马身猪和大白猪血清中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及其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马身猪和大白猪0~6月龄血清中GH和GHR的浓度。结果表明,马身猪和大白猪在0~6月龄血清中GH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随着日龄的增长,血清中GH浓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别在4和5月龄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又逐渐降低,但与峰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3和4月龄时,马身猪血清中GH浓度略高于大白猪,而在其他月龄,大白猪血清中GH均高于马身猪;0~6月龄,马身猪血清中GHR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大白猪血清中GHR的含量在1月龄时最低,与4月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月龄差异显著(P<0.05),其他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0~2月龄,马身猪血清中GHR含量高于大白猪,但只有在1月龄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3~6月龄,大白猪血清中GHR含量高于马身猪,且在4和6月龄时差异显著(P<0.05),5月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GH和GHR浓度与猪的发育阶段和遗传背景有关,其变化规律与猪生长速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无角美利奴育成母羊早龄配种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早龄配种母羊15月龄时的剪毛后体重、剪毛量比同龄非早配母羊低,初产时的产羔率较常规配种组也低;但早龄配种母羊在羔羊离乳后生长迅速,于17月龄配种时的体重已接近对照组母羊,早龄配种与常规月龄配种母羊的子-代母羊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性能均无明显的差异。母羊体重40kg以上早龄配种对母羊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生产与繁殖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保温 雏鸡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低会引起雏鸡冻死、压死、感冒、白痢、蛋黄吸收不良及生长迟缓。因此,确保冬、春季鸡群所需的温度是养鸡成功的关键,养户在保温时要注意鸡群正常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第一星期1-3天龄不低于33℃,以后每2天下降1℃一星期时温度要在31℃以上;以后每星期降2-3℃,30日龄时不低于20℃。中大鸡(30日龄以上鸡),应在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