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体重约60kg[杜×(长×大)]杂交猪50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5头,单栏饲养,试验期间舍内平均湿度73%。各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抗热应激剂的饲粮,探讨不同抗热应激剂在高温条件下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内,VC组和VE组猪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在第4周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猪的呼吸数均低于对照组(第四周的测定值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抗热应激剂对试验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从具体试验结果来看,VC组优于其他各组;VC组的干物质、总能、氮和粗脂肪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试验组干物质、总能、氮和粗脂肪消化率均低于或接近于对照组(P<0.05)。根据本试验结果,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大豆黄素对提高在热应激条件下猪的生产性能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抗热应激剂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体重约 6 0kg[杜× (长×大 ) ]杂种猪 5 0头 ,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 5个处理组 ,每组 2个重复 ,每重复 5头 ,每重复单栏饲养 ,各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抗热应激剂的饲粮 ,对照组仅喂基础日粮 ,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VC5 0 0mg kg、VE2 0 0mg kg、大豆黄素 10mg kg和牛磺酸 4 0 0mg kg ,试验期 39天。探讨不同抗热应激剂在高温条件下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组肥育猪血清尿素氮值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试验组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VC组、VE组和牛磺酸组血清HCO-3值、缓冲总碱和剩余碱值较对照组有所提高 (P >0 .0 5 )。各试验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和CD+4 CD+8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由此可见 ,VC、VE、大豆黄素和牛磺酸能降低热应激时猪体内皮质醇水平和提高猪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张金枝 《养猪》1992,(1):7-9
对杜洛克生长猪不同蛋白质、赖氨酸水平的6组等能饲粮的消化率和氮代谢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赖氨酸水平对总能、干物质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高蛋白饲粮的粗蛋白及粗脂肪的消化率较低蛋白饲粮高,尿氮与日食氮量呈正相关(P<0.01);各组的氮沉积量差异不显著;维持适宜的赖氨酸水平,降低蛋白水平有利提高氮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4.
肥育猪消化能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体重约52kg的杜× (大×长)猪60头 ,分为6个处理组 ,每个处理组2个重复 ,分别饲以含消化能浓度不同的6组饲粮(各组饲粮中DE与CP、Lys、Met +Cys比例相同) ,研究52~90kg肥育猪DE需要量 ;同时采用体重71kg 的阉公猪36头 ,每组6头进行消化试验 ,测定各组饲粮的DE浓度及其对饲粮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组饲粮DE浓度分别为13.18、13.59、13.99、14.39、14.79、15.20MJ/kg。粗脂肪消化率随DE浓度的提高而极显著提高(P<0.01) ,当DE浓度从13.18MJ/kg 升高到14.39MJ/kg时 ,能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氮消化率和氮存留量显著提高(P<0.05) ,采食量和日增重趋于提高(P>0.05)、DE日摄入量极显著提高(P<0.01) ,进一步提高DE浓度 ,能量、干物质和氮消化率降低(P<0.05)、氮存留量趋于提高(P>0.05)、生产性能未能提高 ;氮存留效率和料重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E浓度14.79MJ/kg组和15.20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 ,DE浓度13.18M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DE浓度13.18MJ/kg 组屠宰率略低于其它组(P>0.05)、胴体脂肪率极显著低于13.99MJ/kg 和14.79MJ/kg 组(P<0.01) ;13.18MJ/kg 和14.39MJ/kg组瘦肉率显著高于14.79MJ/kg 组(P<0.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消化能(DE)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水平对舍饲燕山绒山羊公羔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为(16.17±1.90) kg的4月龄断奶燕山绒山羊公羔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设计,DE设定低(11.6 MJ/kg)、中(12.8 MJ/kg)、高(14.0 MJ/kg) 3个水平,DCP也设定低(8.5%)、中(9.5%)、高(10.5%) 3个水平,共配制9种饲粮。每组试验羊随机饲喂1种饲粮,当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20 kg时,每组选择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3 d。结果显示:1)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粪能显著降低(P0.05),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饲粮DCP水平和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摄入总能、粪能、尿能、消化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摄入氮和粪氮随饲粮DE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低、中DE水平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高DE水平组(P0.05);低DCP水平组的摄入氮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高DCP水平组(P0.05),低、中DCP水平组的可消化氮显著低于高DCP水平组(P0.05);饲粮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各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着饲粮DE水平的升高,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和钙的表观消化率逐渐提高,其中干物质、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高DE水平组显著高于低DE水平组(P0.05),钙的表观消化率表现为高、中DE水平组显著高于低DE水平组(P0.05);饲粮DCP水平以及DE水平与DCP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随着饲粮DE水平的提高,燕山绒山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钙、总能和氮的表观消化率持续提高;饲粮DCP水平显著影响了燕山绒山羊的摄入氮、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饲粮DE和DCP水平分别为14.0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消化能、氮表观消化率最高,DE和DCP水平分别为12.8 MJ/kg和10.5%时燕山绒山羊的沉积氮最高。  相似文献   

6.
敖翔  周建川  周婷  何健 《养猪》2019,(3):9-12
为研究棕榈仁粕饲粮添加碳水化合物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0.45±1.91)kg的21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棕榈仁粕饲粮,复合酶制剂组饲喂负对照组饲粮+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主要为α-半乳糖苷酶、蛋白酶和β-甘露聚糖酶)。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生长猪。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1)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末重和日增重,但与复合酶制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2)负对照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复合酶制剂组和正对照组;3)与正对照组相比,负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氮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4)负对照组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复合酶制剂组;5)负对照组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低于正对照组和复合酶制剂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5%的棕榈仁粕饲粮降低了生长肥育猪的末重和日增重,增加了料重比,而添加1 kg/t碳水化合物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分消化率,改善了生长性能,且对肉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降低饲粮氮或/和磷含量并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96头体重为(36.0±4.8)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不添加复合酶的正常饲粮(对照组)、添加复合酶的低氮饲粮(低氮组)、添加复合酶的低磷饲粮(低磷组)和添加复合酶的低氮低磷饲粮(低氮低磷组),试验期为37d。结果显示: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磷组和低氮低磷组生长猪的磷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氮组(P<0.05)。除半胱氨酸(Cys)、蛋氨酸(Met)和酪氨酸(Tyr)的消化率低氮低磷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氨基酸的消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氮低磷组生长猪血清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磷组(P<0.05),4组之间血清中总蛋白、磷、尿素氮含量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适量降低生长猪饲粮中氮和磷含量的同时添加复合酶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还可以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减少粪便中氮和磷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比较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鸡肉粉在成年雌性比格犬饲粮中的有效能值。选用6只体重为(9.67±0.52) kg的12月龄雌性比格犬,采用5×6的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设置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犬。直接法采用100%鸡肉粉饲粮(100%组);替代法饲喂基础饲粮(0组)和3个试验饲粮,3个试验饲粮分别以15%(15%组)、30%(30%组)、45%(45%组)的鸡肉粉替代基础饲粮。试验分5期进行,每期10 d(预试期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100%组饲粮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为100%组>45%组>30%组>15%组>0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30%组与45%组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100%组饲粮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但代谢能与消化能比值显著低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各组间净能、净能与代谢能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3...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用(60±3)日龄雄性水貂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C组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90、890、1 39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Ⅰ,E组、F组和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30、830、1 33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Ⅱ,H组和I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90、990 mg/kg的复合酶制剂Ⅲ。预试期13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组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B组、C组、E组和F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的脂肪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食入氮和尿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B组水貂的氮沉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D组和H组(P<0.05);B组和C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适宜配伍和水平的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生长性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添加890 mg/kg复合酶制剂Ⅰ(25.7%淀粉酶+25.6%酸性蛋白酶+20.5%阿拉伯木聚糖酶+12.8%果胶酶+2.6%甘露聚糖酶+12.8%植酸酶)的饲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养猪》2021,(2)
为研究板栗内壳提取物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53.5±1.7)kg的30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猪,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T1组饲喂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板栗内壳提取物0.3kg/t的饲粮,T2组饲喂在对照组饲粮中添加板栗内壳提取物0.6kg/t的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生长猪。试验期70d。结果表明:1)饲粮处理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T1组和T2组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饲粮处理对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T2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氮的表观消化率(P0.05);3)饲粮处理对亮度、红度、黄度、蒸煮损失、系水力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但T2组显著降低了第7天的滴水损失(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在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0.3~0.6kg/t板栗内壳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氮的表观消化率,从而降低了料重比,同时降低了滴水损失。  相似文献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首次从我国内蒙古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I)。  相似文献   

12.
类圆线虫病是广西水牛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光镜观察,我们确认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即为乳突类圆线虫。本文首次记述该虫种第四期幼虫的形态。在扫描电镜下,虫卵表面光滑,近似椭圆形。丝状蚴头端钝圆,口孔裂隙状,左右为2唇片,每唇片似分3小叶;体表两侧自劲部开始,各有2条纵嵴,延续至尾端,称为双翼膜(double alae),这是该期虫体独有的构造;丝状蚴尾端分叉。自由生活成虫具6片唇,各唇上有1个唇乳突;口孔内沿有一排锥状齿,共9枚;头端两侧各具1个半球形的头感器;头端背腹面的两侧各具1个头乳突,共4个,锥形。自由生活雄虫的泄殖腔处明显地突出于虫体表面,其周围有7对性乳突。自由生活雌虫的阴门横裂,肛门呈半月形。寄生生活雌虫头端截平,4个唇片由口缘伸向口孔,唇片近口孔中央向上翻卷,唇片上各有1个唇乳突;口孔呈倾斜(45°)的马耳他“十”字形;头感器1对,头乳突4个;阴门横裂,阴门部有1对阴侧感觉窝和1对阴后乳突;肛门横裂,突起;尾部自肛门后突然收缩,呈指状。在宿主体内未见到寄生生活雄虫。  相似文献   

13.
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对孵化至13-21日龄的鸡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的连续性动态观察,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早日龄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实验结果显示,直至出壳胶鸡胚法氏囊尚未形成较完整的能组织起 体液免疫促进作用的组织基础结构,其完善的形态结构需在后天环境中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14.
15.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既符合我国市场竞争规则,又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造价模式,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阐述了在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大意义,探讨了现阶段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关系到市场的健康发展,但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质量难言满意等。根据证券法修订草案中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应修改内容,应用XBRL技术加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多管齐下改善披露质量:引入做空机制是一个优选;加重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上市公司的法律责任;加大信息披露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7.
家兔四肢动脉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四肢动脉的分布情况,国内外文献均十分简单,特别是缺少一张完整的图。前、后足部的血管图,大部分文献中均略去。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绘出了完整的模式图,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高剂量锌促进猪生长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4  
选用4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以添加100mg/kg和3000mg/kg锌(氧化锌)的相同饲粮,进行了为期30d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取样,研究高剂量锌促进猪生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300mg/kg锌显著提高了日增重(P<0.01)和采食量(P<0.01);饲料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明显上升(P<0.01);肝脏组织中金属硫蛋白含量增加(P<0.0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增强(P<0.01);肝脏RNA含量和RNA/DNA值显著上升(P<0.01);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结果提示,高剂量锌似通过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不良影响,增强DNA转录RNA,促进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合成和分泌,加强合成代谢,而产生促生长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SjIAP)重组蛋白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利用PCR技术扩增SjIA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IAP,诱导表达重组SjIAP蛋白,并利用重组蛋白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然后,选用SjIA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SjIAP重组蛋白刺激后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强化免疫后,将小鼠进行血吸虫尾蚴攻虫试验,感染38 d,进行剖杀,计算虫体减虫率及肝脏减卵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兔源多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SjIAP重组蛋白。ELISA检测表明免疫SjIAP重组蛋白可诱导较高水平的IgG及IgG亚型(IgG1、IgG2a、IgG2b、IgG3)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动物试验表明,免疫SjIAP重组蛋白的小鼠与PBS组相比分别获得了31.5%的减虫率和37.2%的肝脏减卵率。免疫SjIAP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获得一定减虫和减卵保护效果,提示血吸虫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