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鸡新城疫是一种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季节、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免疫密度的不断提高,并且普遍使用弱毒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鸡新城疫的大面积流行,使得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接种免疫鸡群却常常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这种情况多发于养鸡场或养鸡小区。由于非典型新城疫缺乏特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毒性疾病,因不能对症下药和采取相应措施而贻误治疗时机,造成惨重损失,笔者根据临床总结分析如下:一、发病特点1.多发于免疫鸡群,多在二免、三免前后。2.以20日龄、30日龄、40日龄左右发病。非典型新城疫常与法氏囊、支原体、大肠杆菌并发。3.发病率、死亡率低,病程长…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广泛存在且危害较大的疾病,其危害早已受到普遍重视,且大多数养鸡场家采用了科学的免疫程序,典型性新城疫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接种ND疫苗后的鸡群仍有非典型ND的发生,给诊断治疗带来了困难.现将我们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典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9年12月,潍坊市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的5000只280日龄的产蛋鸡发生了疫病.该批鸡育雏育成阶段一直很健康,且严格进行了新城疫的预防.鸡群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鸡群精神较好,饮食正常,但产蛋量下降明显,且畸形蛋增多,发病初期,用硫酸新霉素治疗,下痢明显好转,连用3天,但停药后下痢情况严重,且出现零星死亡.为此我们进行了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人参皂苷抗鸡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机理,试验用鸡新城疫病毒人工感染雏鸡,采取人参皂苷口服,观察试验鸡只的临床症状及体重变化,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参皂苷组可以明显推迟人工感染鸡新城疫病毒(NDV)雏鸡的发病日龄,缩短病鸡的发病过程。试验鸡饲喂人参皂苷后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促进抗体的产生。说明人参皂苷可以降低病毒对组织的损害程度,增强雏鸡对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一、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特点1.流行特点多发生于免疫鸡群,以二免前后发病最多。雏鸡和成年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低于一般的流行。2.症状特点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鸡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新城疫的症状缓和。患病鸡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张口伸颈、气喘、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2012年11月某肉鸡场姓韦场主诉称其所养的良凤花鸡两天前料量开始减少,部分病鸡瘫于地上,用阿莫西林粉、环丙沙星粉饮水给药,病情未能控制,请求出诊。笔者前往诊疗,据了解鸡场已养鸡3年,目前全场存栏肉鸡3500羽,其中①号栋存栏57日龄的良凤花鸡共950羽;②号栋存栏20日龄的艾维茵肉鸡共2450羽。发病发生在①号栋的良凤花肉鸡,该批鸡已免疫接种过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苗。鸡新城疫的免疫程序设计为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 苗0.3ml (按标注用量成年鸡0.5ml/羽,雏鸡0.25ml/羽),7日龄用Losoto苗滴鼻滴眼,21日龄用I系苗1.2~1.5个剂量/羽加强免疫一次。但该场主认为良凤花鸡65~75日龄即全部出栏,仍在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期内,因此,本批肉鸡在21日龄时未用I系苗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7.
对昌黎县某鸡场爆发的以呼吸困难、甩头、头颈扭曲、排黄绿色稀粪、气管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出血等为特征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90%,病死率77%,用鸡新城疫I系苗紧急接种几乎无效。为查明原因,尽快研究防治对策,从病鸡群中采集了病料,进行病毒的初步分离与鉴定。该病毒能凝集鸡的红细胞,HA为8log2,这种凝集作用可被鸡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鸡新城疫病毒。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毒株肌肉注射非免疫的鸡能使之发病、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一致的症状与病变。对分离株进行了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一日龄雏鸡脑内致死指数(ICPI)的测定结果:MDT为36.0小时,ICPI为1.89。两项试验均表明,分离毒株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8.
1发病特点 1.1非典型性的鸡新城疫,本病多发生于免疫鸡群,以30~40日龄左右的鸡发病较多. 1.2非典型性的鸡新城疫,发病率、死亡率均比典型性鸡新城疫低.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12日,博乐市一农户饲养的300羽4月龄的土杂鸡和15羽18月龄左右的产蛋鸡开始发病,7日内发病146羽,死产97羽,后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10.
吉林经济开发区头台子村某养殖户2005年9月购入3日龄雏珠鸡400羽。雏鸡精神状态良好,食欲正常,在此期间未作过任何疫苗接种。但10日龄后陆续发病,以消化道与呼吸道症状为主,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达15%。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又称伪鸡瘟,是一种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由典型性病变向非典型性病变转化。其致病原因多为外源病毒接触感染或免疫不当、免疫抑制等形成。在鸡的病例中是死亡率最高的病例,患病鸡多为10-20日龄育雏鸡,患病鸡的死亡率在80%以上,由此可见鸡新城疫的可怕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2009年5月6日,对养鸡大户陈某的蛋鸡,按常规进行了鸡新城疫I系苗免疫注射,共注7000羽,其中成年鸡2000羽,47日龄育成鸡5000羽。5月7日,发现育成鸡群吃食减少。5月8日,育成鸡全群发病,并不断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死亡率也高。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和坏死。文章主要对鸡新城疫类疾病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情况 2007年8月25日,我镇某养殖户从外地购进2400只AA肉鸡。一直饲喂淮阴正大饲料,4日龄传支H120,8日龄防疫鸡新城疫Ⅳ系苗滴鼻、点眼,10日龄鸡禽流感皮下注射,14日龄鸡法氏囊饮水,饲养25目龄开始发病、死亡,每天死亡率达2~4%,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来我门诊部就诊。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免疫防治工作已经开展多年,由于鸡新城疫疫苗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鸡新城疫在我国各地得到很好的控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云南省潞西市就开始加大各种畜禽疫病防治力度,使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下降,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疫苗质量、免疫方式、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免疫剂量、超强毒株和野毒株等问题的存在及其它疫病的影响,使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各地时有发生,甚至在部分地区呈现地方性流行。本文通过对引起非典型鸡瘟发生、发展等各种因素的探讨与研究,并提出防治非典型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干金玉 《新农村》2004,(6):15-15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多见于春、夏两季发病。主要通过病鸡与健康鸡的接触而传染.流  相似文献   

17.
赵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73-274
近年来,由于鸡品种、疫苗免疫、饲料、饲养情况的改变,鸡新城疫的发病特点发生了变化。简要介绍了鸡新城疫的病原及流行病学,阐述了该病当前流行的特点、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年,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密度的提高,引人品种的增多,各种疾病也日趋增多,许多传统的疫病在流行趋势上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农户养殖过程中,鸡新城疫仍是威胁养殖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目前的新城疫发病不表现急性暴发型造成毁灭性群体死亡,多数呈非典型缓发性经过,发病后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按照传统的经验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将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介绍。供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以来,笔者在石家庄、邢台、邯郸对鸡的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其流行面积较广。发病日龄可由小雏至产蛋后期的母鸡。危害严重。根据其不同的发病日龄,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平 《甘肃农业》2009,(9):96-96,99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组织器官、分泌物和排泄物。鸡的易感性最高,各个年龄的鸡各个季节都可感染,幼雏和青年鸡最易感染,成年鸡感受性最低。并发大肠杆菌病后鸡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发病后通过紧急接种和对症治疗后,可减少放养鸡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