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尉犁县选取了近50余块人工种植甘草地进行杂草调查,结果表明,甘草地有各类杂草11科2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5种,藜科5种,菊科5种,锦葵科2种,豆科4种,旋花科、萝摩科、马齿苋科、夹竹桃科、苋科和蓼科等各1种,以藜科、禾本科杂草为主.芦苇已成为甘草地的恶性杂草,物理防治很难根除.在甘草地播后10~15 d是杂草的繁殖生长高峰期,同时是化学防除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掌握麦田杂草种群发生动态,指导农户科学开展杂草防控,采取倒置“W”9点取样法,对山丹县3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小麦田杂草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丹县小麦田杂草常见的杂草分属10科27种,其中藜科、茜科、唇形科、菊科和禾本科是危害山丹县麦田的主要科,野燕麦、藜、灰绿藜、刺儿菜、猪殃殃、密花香薷和苣荬菜是山丹县现阶段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晋北荞麦田杂草进行调查,以明确其杂草发生情况,为荞麦田杂草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晋北荞麦田杂草有17种,隶属于10科17属,其中,禾本科杂草占23.53%,藜科占17.65%,菊科占17.65%,苋科、蒺藜科、茄科、牻牛儿苗科、旋花科、车前科和木贼科均占5.88%;野稷、藜、反枝苋等是晋北荞麦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相对多度分别达到15.06%、13.37%、13.23%。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青岛地区秋季为害苜蓿生产的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发生动态,作者于2012年8~10月在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牧草试验基地的人工苜蓿田,采用普查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主要杂草的发生种类及其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在青岛地区紫花苜蓿田秋季发生的杂草种类有16种(隶属11科),多为夏季1 a生和多年生杂草。出现数量较多、为害较大的杂草种类是以马唐、稗草和狗尾草为主的禾本科,以苍耳为主的菊科,以反枝苋和刺菜为主的苋科,以绿藜为主的藜科和以龙葵为主的茄科,其中优势种为禾本科。自8月开始,禾本科和藜科杂草已经开始结实,基本不再生长;其他科杂草处于苗期、营养期或花期,仍在生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调查、空间分布型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甘肃民勤小茴香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苗期小茴香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根据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Iwao回归关系,建立了小茴香田藜科藜属杂草防治最适抽样数模型及其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田间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状况,为进一步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在酒泉、张掖、武威、金昌的5个苜蓿种植区利用样方法进行了田间杂草调查和分析.【结果】5个种植区共有各类杂草11科33属37种,苜蓿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占杂草总数的78.38%;一年生杂草有18种,占杂草总数的48.65%,远远大于多年生杂草.杂草的优势科为藜科、禾本科、菊科,占杂草总数的54.05%,其FDI值分别为117.25%、60.88%和52.83%.重要值大于5的优势杂草种类有灰绿藜、刺苋、稗草、苦荬菜4种,占杂草总数的10.81%,为优势种;其中灰绿藜重要值最大(34.96),为重点防除对象.【结论】在调查的整个地区中,金昌的杂草种类和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民勤县蜜瓜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调查、空间分布型检验和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甘肃民勤蜜瓜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苗期蜜瓜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根据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Iwao回归关系,建立了蜜瓜田藜科藜属杂草防治理论抽样数模型及其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2年田间调查发现,豫西百合主产区田间杂草种类多、危害早、发生时间分散、群体大。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杂草共有20科40种,禾本科的马唐、狗尾草,菊科的小蓟、小白酒草,藜科的小藜、藜,石竹科的牛繁缕、繁缕,茜草科的三角猪殃殃及十字花科的荠菜等为优势种。并筛选出了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为百合田优良除草剂。  相似文献   

9.
宁夏盐池栽培甘草田杂草种类普查与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面积普查和小样方调查的方式,对宁夏盐池栽培甘草田杂草种类、防治现状等做了1次普查分析,共普查到27科76属119种杂草。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禾本科(Gramineae)杂草,有32种;菊科(Compositae)次之,有19种;藜科(Chenopodiaceae)14。种杂草密度在3级以上的有31种,占杂草总种数的26.05%,是人工防除的重点。在灌溉移栽的甘草药剂除草试验田中,危害最严重的为菊科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丝叶山苦荬(Ixeris chinensis var.graminifolia),试验所选除草剂对菊科杂草无效,但对灰藜(Chenopodium alb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等恶性杂草防效明显。同时,提出了放牧除草、机械除草、施肥、防虫等简单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式,利用空间分布型检验、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甘肃黄羊河农场苗期娃娃菜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苗期娃娃菜田藜科藜属杂草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根据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Iwao回归关系,建立了娃娃菜田藜科藜属杂草防治最适抽样模型,N=3.841 6/D2(1.414 6/■+0.052 4),序贯抽样模型T(1、 2)= 4n±4.995 8 ■。  相似文献   

11.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伊宁市冬麦田杂草调查表明:伊犁河谷平原冬小麦田杂草有29种,隶属16个科。其中菊科和十字花科各6种,豆科、紫草科和禾本科各2种,旋花科、茜草科、桑科、石竹科、玄参科、藜科、车前科、唇形花科、锦葵科、伞形花科、蓼科各1种,其中灰藜、三叶草、黄花蒿、米瓦罐和狗尾草5种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是40.48%、32.98%、26.48%、26.01%和23.28%,为优势种群。根据其杂草分布特点,采取农业、物理机械防治及化学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草害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2.
麦田杂草发生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生规律 麦田杂草发生的第一次高峰期是在秋季10月中下旬,杂草优势种主要有:石竹科米瓦罐;十字花科荠菜、播娘蒿;藜科小藜、灰藜;禾本科节节麦、罔草;紫草科麦家公等一些越年生杂草.秋冬杂草除少数自然死亡之外,大多数能安全越冬,来年4~5月份开花结实.第二次高峰期是在翌年春季的3月底至5月初.除上述几种杂草能继续发生外,还有旋花科打碗花、田旋花:石竹科王不留行;禾本科看麦娘;菊科刺儿菜等.春生杂草在麦收前开花、结实并成熟,约占杂草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玉门地区麦田杂草有50多种,隶属16科,其中禾本科14种、藜科8种、菊科6种、十字花科和豆科各5种,其它科13种,出现频率最多、分布最广的杂草有野燕麦、水燕麦、芦苇、灰绿藜、扁蓄和猪秧秧、苦荬菜、苦苣菜、大小蓟和碱蓬等。对近几年引进多种除草剂新品种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介绍,并对今后化学除草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岛苜蓿田杂草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自3月底苜蓿返青开始至9月底,对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牧草试验基地的苜蓿田杂草调查发现:苜蓿田杂草种类有12科21种,其中十字花科、旋花科、菊科、禾本科和藜科的杂草危害较大;冬春季杂草优势种为麦蒿、刺菜和田旋花;夏秋季杂草优势种为马唐、狗尾草、稗草等禾本科植物和葎草。  相似文献   

15.
李遂琴 《河南农业》2009,(10):16-16
一、果园杂草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一)发生种类与特点 新郑市果园中果树大多为多年生乔木或灌木。株行间距离较大。利于杂草的生长。杂草种类主要有藜科的灰绿藜、藜;蓼科的齿果酸模、荞麦蔓;车前科的车前草;酢浆草科的酢浆草;菊科的野艾蒿、刺儿菜、苍耳;玄参科的婆婆纳:石竹科的繁缕、米瓦罐;十字花科的播娘蒿、荠菜、野油菜;茄科的龙葵、曼陀罗;豆科的大巢菜;大戟科的猫儿眼;  相似文献   

16.
甘草田间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栽培甘草一般主要分布在甘草原产地的农牧交错区,其为杂草的迅速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和种源保障。由于种间竞争能力有限,杂草往往会引起栽培甘草绝产、绝收。甘草田间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15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1 500 mL/hm2+250 g/L氟磺胺草醚水剂1 200 mL/hm2+840 g/kg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5 g/hm2,对目前甘草地田间常见的禾本科类的稗草、赖草、白草、短花针茅等,菊科类的猪毛蒿、艾蒿、顶羽菊、丝叶山苦荬、苣荬菜、刺儿菜,藜科类的灰藜、猪毛菜、沙米,蒺藜科的蒺藜、匍根骆驼蓬等具有较好的防效,且药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一、杂草的种类及发生特点1.杂草的种类冬小麦田间杂草有30种左右,以刺儿草、藜、灰绿藤、灰绿碱蓬、独行菜、芥菜、泽漆、田旋花、米瓦罐、稗草等发生较重。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有20余种杂草,主要有藜、野燕麦、田旋花、芦苇、野芥菜、苣荬菜、扁蓄、大刺儿菜等。土壤含盐量的不同能引起麦田杂草群落发生结构变化,当土壤含盐量达0.3%以上时,藜科杂草为优势种,当土壤含盐量为0.1%左右时,藜科杂草下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农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1999年作者对东北地区农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的29种农田杂草隶属于禾本科、苋科、藜科、鸭跖草科、菊科、旋花科、蓼科、雨久花科、木贼科、泽泻科、大戟科、锦葵科、唇形科、十字花科等14个科,描述了它们的生境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藜科杂草提取物的除草、抑菌功能。[方法]以反枝苋为供试杂草,以黄瓜枯萎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为供试菌种,研究藜科杂草猪毛菜、灰藜、小藜、绿藜、地肤的茎叶提取物对杂草和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5种杂草的茎叶提取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地肤茎叶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高,当其浸膏浓度为0.10 g/ml时,对反枝苋茎生长的抑制率达100%,对种子萌发和根生长的抑制率超过90%;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对地肤茎叶提取物萃取分离后发现,石油醚萃取部分的除草效果较好,而甲醇萃取部分的抑菌活性较高。[结论]藜科杂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和抑菌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烟田杂草种类、分布与危害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重庆市烟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重庆市烟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烟田杂草共有121种,隶属于35科,其中阔叶杂草93种,占76.86%;禾本科杂草19种,占15.70%;其他杂草9种,占7.44%.一年生杂草68种,占56.20%;多年生杂草53种,占43.80%.根据各杂草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多度的综合值进行评价,藜、紫苏、尼泊尔蓼、马唐、牛膝菊、艾蒿、狗尾草和黄花蒿是重庆市烟田的优势杂草.地区间杂草发生危害情况差异显著,尼泊尔蓼、牛膝菊和雀稗在渝东北植烟区发生危害较为严重,艾蒿、马唐、狗尾草、西来稗、紫苏和藜次之;渝中部植烟区以藜发生危害较为严重,马唐、尼泊尔蓼、牛膝菊、黄花蒿、铁苋菜和春蓼次之;渝东南植烟区以藜、紫苏、黄花蒿和狗尾草的危害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