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用汞制剂处理水稻种子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汞制剂稳定性强,不易分解,人畜能造成累积性中毒,现已停止使用。鉴于目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有效药剂尚少,从1973年开始,我们在室内试验证明多菌灵防治恶苗病有效的基础上,又在省水稻研究所、沈阳市八一公社、辽阳市沈旦公社进行了用多菌灵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大面积示范。试验、示范证明,多菌灵防治水稻恶苗病,高效、经济、安全、使用方便。目前,沈阳等稻区每年应用面积近百万亩,现将试验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药剂浸种是控制水稻恶苗病发生最有效途径,我镇在1998、1999年进行了不同药剂种子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试验.2000年全面推广应用25%施保克乳油进行水稻种子处理,推广面积达98%以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水稻恶苗病防治水平,进行了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结果表明,用17%多·福悬浮种衣剂100倍液、容清10g/667m2、16%咪·丹WP15g/667m2、戊氟丹WP1∶1000倍液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理想药剂,具有防效高、持效期长的特点,可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恶苗症又称徒长病,是水稻常见病害之一,水稻恶苗病常导致谷粒播后不发芽或不能出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恶苗病的病情也有所加重,发生也越来越普遍。本文分析了水稻恶苗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总结了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技术,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恶苗病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旱育秧技术的推广促进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使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水稻稳产、高产构成威胁。水稻恶苗病是水稻苗期至穗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植株徒长、枯死苗、枯白穗等症状,致使水稻成穗率大大降低,可导致水稻减产10%~20%,发病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应引起广大种植户及科技人员足够的重视并加强防治。1水稻恶苗病的主要症状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白秆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在水稻  相似文献   

6.
市售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药剂种类繁多,给种植户浸种药剂选择带来困难。试验选择当地常用浸种药剂作为试验药剂,研究这几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安全、高效浸种药剂,为种植户选择药剂提供指导,保证水稻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7.
随水稻栽培技术改革和品种更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97~1999年全市恶苗病发生面积逐年递增,尤其是今年粳稻"95-16"品种的推广,恶苗病发生更严重,重病田病株率高达15%左右,损失产量1~2成.作者于1999~2001年在通州市金沙镇马北村7组进行了多种药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药效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恶苗病属种传病害,每年在水稻育秧浸种时,都要加入施保克药剂或种衣剂包衣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和其它种传病害。但近几年水稻恶苗病有逐年加重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试验就是进一步探讨防治恶苗病的最佳配方,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药剂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从而更好地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于2015年5月进行了不同药剂浸种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药量的前提下,以25%劲护·氰烯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现登记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农药品种有86个,其中以咪鲜胺为主要成分的药剂74个,占恶苗病防治登记药剂的86%。长期单一采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造成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病菌的选择压力大大增强,致病菌对咪鲜胺的抗药性不断增加,防效逐年下降。近年,江苏省多个水稻品种恶苗病发生严重,与水稻恶苗病病菌对咪鲜胺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不同种子处理剂、不同催芽时间及盖膜时间长短对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高效、安全的种子处理剂,进行了药剂处理防治水稻恶苗病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类浸种处理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下降,菌虫清浸种处理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理想;"武运粳23"自然发病程度最重;8月中旬发病最重。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不同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浸种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在常规用药量情况下,以17%杀螟.乙蒜(菌虫清)、25%咪鲜胺(使百克)+10%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防治效果为好,可作为防治水稻恶苗病的高效浸种药剂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生产上的常见病、多发病,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由于缺乏高效的防治药剂,在大理州的水稻生产上发生危害很严重;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咪鲜胺类(开始主要是25%施保克乳油)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由于该类药剂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有特效,水稻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春季干旱少雨,我省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稻种消毒这一不可缺少的浸种环节,由于长期使用可湿性粉荆等传统药剂,使水稻恶苗病病菌产生抗药性,致使恶苗病日趋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如何高效、低成本、无抗性防治水稻恶苗病,成了我省植保专家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45%施保克水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5%施保克水乳剂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秧苗三叶期,45%施保克水乳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随着浓度的加大而提高,水稻秧苗五叶期,45%施保克水乳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随秧龄的升高而提高,浓度较高的6 000倍液和4 000倍液随秧龄的升高却略有下降,但均高于对照。因此,生产上推荐用45%施保克水乳剂6 000倍液或4 000倍液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播种前,用农药浸种,可有效地杀灭附着在种子内外的病菌,防止或减轻其对水稻的侵染危害,是预防和控制恶苗病的关键措施,而在水稻生长期用药防治恶苗病基本上没有效果,目前有登记常用于防治恶苗病的浸种药剂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水稻恶苗病的发生症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从政策与技术两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水稻恶苗病发生的措施,以期为防治水稻恶苗病、促进水稻增产以及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恶苗病又称为水稻徒长病,俗称"标茅"、"禾公",是常见的水稻病害,水稻的恶苗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病,造成大田死苗,对水稻危害极其严重,为了摸清恶苗病的发生规律,有效加以防治,现就恶苗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稻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粳稻面积的扩大和肥床旱育技术的推广,水稻恶苗病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水稻上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一些对恶苗病较为感病的品种,如种子未经处理或技术不当,减产达二成以上。为此,我们对水稻恶苗病的浸种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  相似文献   

20.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秧苗期易发的一种病害 ,多发于粳稻。由于恶苗病病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 ,近几年 ,随着旱育秧的大面积推广 ,苗床通气性改善 ,给恶苗病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该病在江南一些水稻种植区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为秧苗瘦长细弱 ,出苗后一个多月 ,染病苗逐渐枯萎死亡。多年的种植经验表明 ,水稻恶苗病防治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种子包衣预处理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处理措施不当 ,常常造成防治效果不明显 ,经常有农民误认为是种子纯度的原因。为了探求一种有效防治该病的途径 ,试验选用极易发病的粳稻品种 ,采用ZSBF包衣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