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我县第二大农作物,种植遍及全县49个乡镇,近几年其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玉米生产已成为我县发展旱作农业,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并为我县发展优质畜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今年省上在我县实施小麦玉米一体化项目,夏玉米又是我县第二大粮食作物,为顺利实施夏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推进我县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夏玉米生产能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特对玉米播前准备及苗期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香河县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同时,进一步改良品种结构,大力推进优质粮食的种植和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县粮食播种面积47.4万亩,粮食总产20.2万吨,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90%,其中优质麦面积15万亩,优质玉米面积20万亩。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藏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四川粮食实现基本自给的重要粮源,在得荣县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中所占增产比例是最大的。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抓好玉米生产,着力提升玉米生产水平,确保我县粮食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近年来,依托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和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我县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笔者经过3年的探索,初步研究形成了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一、基本情况得荣县属于农业县,幅员面积为2916km2,耕地仅有5.66万亩,位于四川  相似文献   

5.
正宁晋县是河北省第一粮食生产大县,曾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小麦和玉米作为宁晋县农业生产上的两大粮食作物平均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粮食总产屡创新高。夏玉米作为我县的主要秋粮作物,能否实现稳定增产关系重大。然而就在2018年7月份及8月上旬持续出现的35度以上高温天气严重影响了今年的玉米结实情况。全县大部分玉米种植地块都表现出缺粒现象,发生严重缺粒地块面积占夏玉米种植面积的19%,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朋友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一、玉米生产现状及单产下滑原因:1.我县玉米生产现状:近几年由于我县苹果成为主导产业,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滑,特别是玉米生产由2000年的6万余亩下降到2万余亩左右。2004年由于玉米价格上涨等多方因素,面积又增加到6万多亩,但单产一直在400~500公斤之间徘徊。纵观我县2000~2004年种子站供种情况,五年平均供种量占全县需种量的30%。  相似文献   

7.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舟曲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已扩大到4.50万亩,占总粮食播种面积的1/3。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县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县玉米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正>美系品种目前在伊通县乃至吉林省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合理选用,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县以及我省玉米产业的良性发展,为实现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的宏伟目标具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一个粮食产业大县,玉米作为我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县的粮食总产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有必要推进玉米种植科学化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县玉米种植与生产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玉米种植技术不能与农业机械的发展相结合,使得玉米的种植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首先针对实施农机农艺完美结合对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进行探究,并针对目前农机农艺结合背景下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玉米布局变化及其区域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辽宁玉米布局变化及其区域比较优势,本研究拟用播种面积指标,利用1992~201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变化及其结构变动趋势,测算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玉米区域比较优势。结果表明:辽宁省粮食种植结构整体上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成"玉米型"的粮食种植结构,而各个地区也形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其中大连、抚顺、本溪和铁岭为传统的优势产区,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属于新兴比较优势产区;而丹东、营口、辽阳和盘锦4个地区在玉米生产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今后辽宁省玉米生产的发展重点:一是抓好大连、抚顺、本溪、铁岭和葫芦岛等全优产区的玉米生产,保持传统玉米生产基地的优势;二是进一步发掘锦州、阜新和朝阳在玉米生产方面的潜力,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玉米生产,但是受水源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宜过分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三是适当减少丹东、营口、辽阳和盘锦这4个地区的玉米比重,发展适宜当地生产的其他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2.
<正>一、柘城县粮食生产现状和特点柘城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重点县,耕地面积7.13万hm2,总人口104.3万人,农业人口98.5万人,辖8镇12乡2个办事处。小麦、玉米是柘城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小麦面积6.47万hm2,玉米面积5.33万hm2,粮食生产优势明显。近年来,柘城县委、县政府把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是农业生产上罕见的多灾年份.持续阴雨、洪涝灾害以及高温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粮油作物大幅减产,农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农业经济损失.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饲料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均在40万亩以上,由于2003年特殊的气候,我县玉米减产达四、五成以上.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种植面积在1.78万公顷以上,但单产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我县玉米单产水平提升空间很大,提高玉米单产对提高全县粮食总产,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夏县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总耕地面积57万亩,其中玉米面积达42.6万亩,玉米已成为我县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但近几年来,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上多年连作、品种混杂、管理粗放、施肥单一,导致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多,特别是春旱秋涝的气候因素影响,使玉米瘤黑粉病在我县逐年发生呈增长趋势,给全县的玉米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据笔者2010-2014年对玉米瘤黑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进行跟踪观察,把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现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综合优势比较指数法、主成分回归等方法,依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对宁夏小麦、水稻、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比较优势以及布局、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后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粮食生产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在扩大;粮食种植效益不高,小麦长期亏损;粮食种植效益远低于蔬菜、苹果等经济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比较优势各有不同;小麦面积大幅度下降、玉米面积大幅度上升;区域布局由引黄灌区向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转移;种粮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境艰难,农户种粮意愿不高.造成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宁夏粮食生产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及其效益不断下降.提出相应对策:形成合理的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结构;加大粮食作物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力度;扬长避短,融入全国大市场;更多地依靠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青冈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全县总耕地面积215万亩,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0%左右,玉米产量占农作物总产量的80%以上。由此可见,玉米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我县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益。每年我县的粮食生产都会因病、虫、草害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我们就我县玉米的主要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玉米生产,有利于调优粮食结构,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近年来,我县玉米生产呈现稳步增长趋势。1999年全年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左右,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当家品种“丹玉13”已有15年历史,品种老化、退化,制约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尽快寻找替换品种,金华县种子公司于1999年引入玉米新品种“农大108”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我县狠抓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9万公顷,特别是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87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0.8万吨,跃升为湖南省第一大玉米生产县.2009年,将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的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舟曲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已扩大到4.50万亩,占总粮食播种面积的1/3。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我县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县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是我县玉米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