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学是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陈旧和实验实习组织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土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文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实验教学;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实验、实习教学的组织模式和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等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土壤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科技写作”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然而,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材和课程内容与林学专业不契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林学专业特点,从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林学专业本科生“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研实践运用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都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提高了“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河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就综合实践技能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课程设置上实施宽基础教学;构建系统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由单一学科型向综合型转换;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灵活使用;增设综合性的专业实习;开放实验室,采取导师制;实践环节考核中加大过程考核等。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创新意识和能力均得到了锻炼,综合实践技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森林保护学”教学方法探析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保护学"或相似的课程是我国农林院校林学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该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学内容的编排与调整、绪论教学的重点、课堂讨论的方式、多媒体和板书教学的关系、文献检索与阅读资料和实践教学的内容等方面对"森林保护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先提出问题,然后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与"学"循环互动的模式,为提高包括"森林保护学"在内的高等学校林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业遥感技术”课程教学及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遥感技术"是林学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程。该文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一般规律和林业生产部门对林学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林业遥感技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教材选择以固定教材与参考书相结合;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前瞻性;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改革包括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加强实验室及校外教学基地建设、丰富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考试评价方式4个方面。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是水土保持专业的必选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教材编写等4个方面对水土保持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基本绘图技能;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课程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编写教材,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等改革措施,以提高"AutoCAD"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面向水土保持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不仅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关键,也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森林土壤学"是江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等问题,教学团队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一流课程建设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实训、考核评价"4个维度对"森林土壤学"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首先,打造"知识要点、科技前沿、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优质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行同向;其次,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优化课程实验和实习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竞赛,实现理论教学与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的有效贯通;最后,建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相配套的多元化、过程化、能力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以保障一流课程改革的成效。实践表明,以一流课程建设理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后,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农林高等院校林学专业"金课"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为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生物技术导论"课程,对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以及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学生严谨的科研习惯和科学态度,为培养林业创新型人才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监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专业课程。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途径: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选取教材内容,补充学科前沿内容,增加实验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教学方面,采用诱导式和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优化考核标准,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将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森林生态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着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学科的发展、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程考核缺少科学性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紧密融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基于"互联网+"背景,探索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借助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构建教学共同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三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四是利用网络后台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有75%的学生能够主动上台分享他们的学术观点,演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期末试卷的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提高了对"森林生态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热点生态学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栽培”是北京林业大学面向林学和森林保护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2部分内容。针对“食用菌栽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程目标不明确、选课人数太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与食用菌栽培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形式过于传统、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不符等,提出如下改革建议:①明确以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教学目标;②限制选课人数,更改开课学期;③优化教学内容,开设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的专题内容,编制实验指导手册;④改进教学方式,引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向型的“互动课堂模式”;⑤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改革措施活跃了“食用菌栽培”课程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将该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食用菌相关工作提供重要的技能保障,为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森林公安院校本科教育的要求和森林公安工作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提出"森林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的设想,以期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界定课程内容,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以适应本科教学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和案例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最后,对"森林资源管理概论"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难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综合自然地理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庞杂、内容陈旧、课时偏少等问题,从完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改进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首先应实时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其次,引入学科前沿问题,加大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第三,改革教学方式,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拓展知识空间;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以启发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生应用知识和分析问题能力方面考察的比例,增加对学生日常学习环节的考核比重。改革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在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前身系1909年创立的顺天中等农业学堂,已有112年的办学历史。学院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突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学院现有林学、生态学、经济林、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和生态学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林学和森林保护专业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另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具有国家林果生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地建有13个教学基地和2个长期野外基地。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林木育种学是林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区域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从培养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角度出发,通过对林木育种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手段和方法、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建立完善的林学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林木育种学教学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林科综合性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P sty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种苗学"是林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林木种苗学"教学模式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进行改革。该文从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实习教学、考核体系、开辟第二课堂等方面探索"林木种苗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土壤认知实习"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土壤学"的实践课程。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因为教学时数减少导致教学内容缩减、实习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实习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造成学生教学参与度低、野外实习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团队经过实地考察、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改进了"土壤认知实习"课程的教学环节,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教学要求,编制了适宜的实习指导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为了保障学生野外实习的安全,加强了对实习全过程的管理。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建立了一套科学而高效的教学体系,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怡蓓 《绿色科技》2019,(7):283-284
指出了森林昆虫学是林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以铜仁学院为例,目前的教学方式仍是基于普通教材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资源稀缺、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结合该校办学思想及专业定位,提出了在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改革中,以项目带动课程实践教学发展的这种新型教学途径完全契合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达到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双赢的效果;通过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达到服务地方与人才培养的互惠互利;结合该校绿色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达到校园绿色发展与人才培养共赢的效果。试图探索出林学专业森林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以期进一步完善该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林学专业学生真正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防护林工程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国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能力,针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无统一教材、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科学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更新、优化,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其次,采取研讨式、引导式及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最后,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和比例,增加对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的考核,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推动了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水力学"是水土保持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水力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首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紧跟水力学发展的前沿;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采用板书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第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虚拟仿真实验将抽象的实验过程浓缩在形象逼真的动画演示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堂趣味性。"水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训练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厚基础、宽专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