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将黄土高原草地划分为13类,各草地类分布情况基本符合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分布规律,说明用综合顺序分类法对黄土高原草地进行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人工草地分类的新系统—综合顺序分类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人工草地系统分类的原则及类、亚类、型三级分类体系。类按热量带的特征划分,亚类按土壤特征划分,型按饲用植物种的特征划分。同时,这一人工草地的分类系统可以在各个级别与天然摹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平行衔接,因此这一方法可称为人工草地的综合顺序分类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将乐都县天然草地划分为四个类,九个亚类,二十六个草地型。草地类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微温微干-微温微润-冷温潮湿-寒温潮湿类草地,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乐都县天然草地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永和 《草业科学》1997,14(4):8-12
对乐都县天然草地分类进行了探讨,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乐都县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类,9个亚类,26个草地型,同时指出,草地类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微温微干类-微温微润类-冷温潮湿类-寒温潮湿类。并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河南草地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改进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分类原则,河南的草地可分为9个类,类的划发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天然草地的自然特性及经济特性,为科学地指导草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依据改进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分类原则,河南的草地可分为9个类。类的划分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天然草地的自然特性及经济特性,为科学地指导草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草地类型理论和类型划分是草地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的基础。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是有较高科学性的分类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引入3S技术时出现了水热条件的以点代面,以相邻生境代实际生境的问题,影响了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通过对其问题的梳理,提出利用定量遥感反演地表参数以解决上述问题,即用面状的土壤水热指标数据替换点状的站点大气水热指标,旨在为我国草地的精确分类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对中国山地草地亚类进行定量划分,并分析了草地亚类在山地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地亚类共划分为20种,以小起伏山地亚类为主,面积分布最广泛;丘陵、中起伏山地亚类面积分布相当;大起伏和极大起伏山地亚类面积分布较少;2)原则上每种草地类型可划分为20种草地亚类,由于山地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在特定环境下某些草地亚类并不存在;3)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ⅠF36)的山地亚类面积分布最大;寒温潮湿寒温性针叶林类(ⅡF37)的山地亚类面积占第二位;暖热潮湿落叶-常绿阔叶林类(ⅤF40)的山地亚类面积居第三;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的山地亚类面积分布最小。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南草地的分类及家畜生态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孝  刘太宇 《家畜生态》1998,19(1):15-18
按照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的原则及类的划分体系,研究草地的生态环境,并把草地划为九类。类的划分对于进一步认识、开发和利用天然草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CASA模型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任继周等提出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草原分类气候指标>0℃年积温(Σθ)和湿润度指标(K)引入CASA模型,对水分胁迫因子的计算进行改进,避免了复杂的土壤参数,仅用>0℃年积温和K值就可计算水分胁迫因子,极大地简化了模型.同时调整了CASA模型最大光能利用率的固定取值,使之成为适合中国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的模型.改进的CASA模型实现了草地NPP模拟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的耦合,能更好地反映草地类型与草地NPP的关系,为研究草地NPP的区域分布和全球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世界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全球1961~1990年气象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将7 775个站点的气温与降水换算成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指标->0℃的年积温(Σθ)和湿润度(K)值,在Arc GIS平台上,配以世界行政区划图,依据综合顺序分类理论,制作世界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图.研究结果表明:可将世界陆域草地分为38类,基本符合全球气候带以及植被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在青海草地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青海省5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改进后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划分了青海草原类型第1级-“类”。根据划分结果将全省草地划分为11类,基本符合青海草地类型分布特征,说明了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在青海进行植被类型划分是可行的。选择刚察、玛多、格尔木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统计分析了它们的湿润度K值和>0℃年积温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草场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13.
青海大通种牛场草地类型及其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孙海松 《草业科学》2004,21(6):13-16
根据野外调查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类型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通种牛场草地可划分为3个草地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和高寒草甸类,15个草地型.宝库河两侧滩地、河谷地为低地草甸类,海拔3 050~3 230 m山地阴坡为山地灌丛草甸、阳坡为山地草甸,3 230~3 400 m为高寒灌丛革句或高寒草甸类;3 400 m以上为高寒草甸类,草地类型垂直分布明显.为改良和利用草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技术的青海省草地类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红梅  马玉寿 《草业科学》2009,26(12):24-29
分析青海省50个气象台站1971-2006年的>0 ℃年积温平均值和年降水量平均值,以及各站的海拔高度和纬度值,建立年积温和年降水量的估算方程。在GIS环境下,根据年积温和年降水的估算方程,以及青海省高程资料,插值出分辨率为4 km×4 km的各个格点的年积温和年降水量值,然后根据湿润度公式计算出每个格点的湿润度值,最后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第一级--类的检索图,确定各个格点的草地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天然草地共有18类,其中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的面积最大,约占草地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5.
甘孜州有可利用草地17.91km^2,地势高,起伏大,气候,土壤,植被垂直变化明显,依据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法”分类系统可分为15个类。其中“寒温潮湿类”和“寒冷潮湿类”高山草地面积大,分布广,是最重要的草地畜牧业区域,但冷暖季饲草供应极不平衡,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改进畜牧业经营方式,加强对草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以提高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国南、北草地资源调查办公室制定的中国草地分类法,鹅绒萎陵菜出现和分布在青海的5个草地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类、沼泽类;鹅绒萎陵菜作为建群种和优势植物能够形成6个草地型:赖草、鹅绒萎陵菜草地型、甘肃马先蒿、鹅绒萎陵菜草地型、草地早熟禾、鹅绒萎陵菜草地型、针茅、鹅绒萎陵菜草地型、火绒草、鹅绒萎陵菜草地型、华扁穗草、鹅绒萎陵菜草地型。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地分布广、面积大。根据鹅绒萎陵菜在青海较广的分布面积与较高的营养价值,使鹅绒萎陵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所以合理的利用和采取人工封育草地、人工种植等有效措施来保护鹅绒萎陵菜。  相似文献   

17.
1:4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草地学报》1996,4(4):252-259
本文介绍了1:4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的表现内容,最小图斑面积的确定,制图单位及分级,编制方法和步骤,草地类型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草地品级与生产力综合评价方法与标准。重点阐述了编制小比例尺草地图的过程,用中、大比例尺编图资料逐级缩小,通过编绘过渡图的方式,进行草地类型综合取舍,合并的原则和方法,阐明了按草地水、热条件和植被类型将全国草地划分为温性草甸草原类等17个草地类的定性、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李增元  王培 《草地学报》1991,1(1):78-92
本文用样线法对北京山区的灌草丛草地进行了测定。用并行指示种分析法、多元聚类法及传统分类法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这三种方法对该类草地的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并行指示种分析法较其余两种方法为好。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重庆市草地资源最新分布现状及类型特征,本试验于2017—2018年以重庆市32个区县和万盛经开区为研究区域,对重庆市草地资源展开清查。本研究根据重庆市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成果、第二次国土调查成果、地理国情调查成果和中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等,利用ArcGIS10.2软件制作外业调查底图,开展外业调查获得地面调查数据,进而掌握重庆市最新的草地资源面积、分布及草地类型。结果表明:重庆市共有206 653个草地资源图斑,总面积合计约3.35×105 hm2,主要分布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云阳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8个区县,占草地总面积的64.2%。草地资源有4类,即: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山地草甸类和低地草甸类,其面积占草地资源总面积的比例依次为:72.80%,20.62%,6.23%和0.36%。草地型有40个,其中热性灌草丛类有15个草地型,暖性灌草丛类有10个草地型,山地草甸类有13个草地型,低地草甸类有2个草地型。本研究为推进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决策提供最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经调查,额尔古纳右旗草地分为5个类、14个组、17个草地型、其中以山地草甸草地类和山地草甸草原草地类为主,共占全旗草地面积的55.5%。根据农业生物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并以草地类型为基础。从草地经营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出发,尽量照顾行政界限,将全旗草地划分为2个地区、3个地带(附1:150万草地区划略图)。对各地区草地的自然特征,以及各地带草地分布、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主要措施等,进行了阐述与全面分析。为该旗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与发展草地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