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鸡群抗体消长规律,适时对鸡群进行免疫,使鸡群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增强鸡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疫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同时,疫苗的接种,必须和严格的消毒,防止早期感染等其他综合性防疫措施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疫病得到有效地控制。鸡场疫病的免疫计划应根据本地区、本场疫病发生情况(疫病流行的种类、发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养鸡业已由家庭式个体养鸡逐渐走向集体化养鸡,使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更加重要和困难,新城疫是鸡的常见烈性传染病之一,要做好对此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只有了解鸡群的抗体水平,才能决定鸡群是否需要再做疫苗接种。当鸡群抗体水平高时,鸡群对新城疫有抗病力,不需  相似文献   

3.
免疫蛋鸡携带新城疫病毒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对江苏省某地区 2 2个免疫鸡场进行了新城疫病毒抗体随机抽样监测 ;并从所抽样的鸡只中无菌采集气管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 ,接种非免疫鸡胚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 ,在不同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的鸡群 ,均可分离到新城疫病毒 ;这提示了新城疫病毒抗体水平只能用于衡量机体的体液免疫状况 ,而不能作为评价鸡群是否带毒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鸡群进入4~6周龄,母源抗体消解为零,自身免疫抗体逐渐上升,但尚不具备坚强的保护力,鸡群易感染各种疫病,所以此阶段是疫病频发的“高危期”,笔者将疫病防控关键点简述如下,供参考。 一是做好鸡群隔离饲养、卫生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最好对育雏区封锁隔离,防止经人员、物品、车辆、其他鸡群等方式传播疫病。保持鸡舍内外环境的卫生,坚持带鸡消毒与舍外环境消毒。当无活疫苗免疫时,保证消毒2次/d.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含量。  相似文献   

5.
<正>蛋鸡开产后,随着产蛋率的增加,机体免疫力也会快速下降;在疫病高发的敏感季节,抵抗野毒感染,也会使鸡群的抗体被快速消耗,鸡群的高免疫力是度过这一危险期的重要因素。但是多数养殖场都会忽视一个常见的问题:疫苗应激。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有效的新城疫疫苗就是指机体接受一定量的新城疫疫苗抗原后在正常的时间内产生的新城疫抗体水平能够保护鸡群抵抗新城疫病原的攻击。目前新城疫免疫的情况如何?怎样做才能使新城疫疫苗免疫产生抗体能较长时间地保护鸡群?笔者根据市场调查、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数据与广大同仁交流一下,看看我们该如何避免免疫失败和降低新城疫的发病频率。  相似文献   

7.
蛋鸡开产后,随着产蛋率的增加,机体免疫力也会快速下降;在疫病高发的敏感季节,抵抗野毒感染,也会使鸡群的抗体被快速消耗,鸡群的高免疫力是度过这一危险期的重要因素.但是多数养殖场都会忽视一个常见的问题:疫苗应激.  相似文献   

8.
当前饲养环境下,要使鸡群健康生长,获得较高的生产指标,控制好疫病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是重中之重。而要防控病毒病,必须让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鸡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须具备三个条件:健康的鸡群、有效的疫苗、规范的免疫操作。健康的鸡群是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前提,有效疫苗是基础,规范的免疫操作是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滕州市的养鸡业迅猛发展 ,逐渐向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发展 ,养殖业已成为该市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但有些养鸡场 ,在给鸡群免疫接种后 ,鸡群不能抗御相应特定疫病的流行 ,造成免疫失败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年来的了解、总结、分析 ,造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母源抗体的影响 由于种鸡广泛使用各种疫苗 ,使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可能很高 ,如疫苗接种过早 ,当疫苗进入雏鸡体内 ,会被母源抗体所中和 ,从而影响疫苗免疫力的产生。2 疫苗质量  1保存不当 ,造成疫苗失效 ;2过期失效 ;3疫苗不合格…  相似文献   

10.
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鸡病流行的主要途径之一,鸡群的免疫保护以体液免疫(包括循环抗体和局部粘膜抗体)和细胞免疫为主.而细胞免疫、局部粘膜免疫抗体均不易用实验室方法评价,只有循环抗体即血凝抑制抗体可以用常规的血凝与血凝抑制方法检测,并且循环抗体可以代表鸡群的整体免疫状况.但鸡群免疫抗体的产生及维持时间受到鸡群免疫应答能力、所用疫苗种类、免疫方法、免疫次数、疫病流行状况等方面的影响,良好的免疫接种不等于鸡群能够产生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1.
要让鸡群健康生长,确保经济效益,必须有效控制疫病发生,特别是应控制鸡病毒病的发生。防控鸡病毒病必须让鸡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鸡群健康是鸡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前提,有效疫苗是鸡产生有效抗体的基础,规范的免疫操作是鸡产生有效抗体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1免疫程序 根据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和本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并根据需要合理调整,有计划地做好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使鸡群的抗体水平始终在免疫保护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为监视免疫效果.分析疫情状况预防和控制新城疫病.2000年至2004年对二县四区规模养鸡场农户散养鸡群及农贸市场商品鸡(免疫鸡群)进行了血清学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禽白血病、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和鸡传染性贫血在本地鸡群的感染情况,对宁波市7个区、县的15个鸡群进行了3种疫病4种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362份被检血清中,A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B)抗体阳性率为55.0%,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抗体阳性率为21.5%,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抗体阳性率为32.0%,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抗体阳性率为66.8%;15个鸡场AB亚群禽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血共感染率为100.0%;12个鸡场共感染了3种免疫抑制性疫病,混合感染率高达80.0%。调查结果表明免疫抑制病在宁波市鸡群中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5.
王安 《养殖技术顾问》2010,(11):141-141
目前疫病已成为养殖业的最大敌人,鸡体内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细菌、病毒等的干扰和侵害,保证鸡群的健康,从而确保鸡群高产、稳产。产生均匀有效抗体的基本措施就是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6.
免疫接种是目前控制鸡群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由于鸡传染病种类繁多,使用疫苗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但是,笔者在养鸡场(户)中调查,发现鸡群接种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不能产生足够抗体滴度,导致疫病暴发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分析判定免疫失败原因,对指导养鸡生产,防制鸡群疫病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检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新城疫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的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养鸡业中。HI抗体的监测,能帮助建立鸡新城疫(ND)合理的免疫程序、测定鸡群ND免疫水平、预测初生雏鸡NIJ的母源抗体,还能确诊ND。长期以来,HI抗体监测手段的应用,对控制和减少ND的发生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作者多年从事NDHI抗体监测,深切地体会到此项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实践.掌握要领,才能得出贴近鸡群实际免疫状况的正确数据,将误差缩小到最低限度,从而使监测工作对鸡群的防疫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c目前HI抗体的监测方法一般采用微量法。作者根…  相似文献   

18.
1鸡群发病时的管理 鸡群发病时,饮水、采食下降,再加抵抗疾病的消耗,恢复期鸡群体质较弱,免疫系统功能也下降,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优质电解多维或速补,满足蛋鸡代谢和修复组织对维生素的需要,同时应用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在抗体水平低时,要及时做好新城疫病的免疫,防止新城疫病的继发。  相似文献   

19.
<正>秋季是养鸡企业疫病防控的关键期。秋冬交替时期气温差异大,冷风的袭击是引起鸡群发生病毒性疫病的主要诱因。因此,关于秋冬季节鸡群管理措施的及时调整以及疫病防控措施正确与否,将决定着鸡群冬季的健康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养鸡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秋冬季节鸡群疫病防控制定的措施,重点是提高管理、避免鸡群受到冷风袭击、避免温差超过3℃,应提前对可能性疫病进行合理的免疫接种及增强鸡群体质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春季气候干燥,非常容易损伤鸡群的呼吸道黏膜,导致机体黏膜屏障受损,一旦鸡群的新城疫抗体水平低下,就极易造成非典型新城疫病的发生,从而造成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