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针对当前土壤改良设备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农业种植用土壤改良设备设计。介绍了该土壤改良设备的结构设计、主要技术优化以及工作原理。该土壤改良设备使改良剂在混合筒内混合的更加均匀,使改良剂可以更加均匀地喷洒在土壤的表面,提高对土壤的改良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10月召开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向土壤改良工作者提出了两项任务:第一、提高已建成的土壤改良基地和新开辟的灌溉排水地的农作物产量;第二、继续大规模地扩大灌溉和排水面积。会议还通过了土壤改良远景规划。 规划中提出,到2000年苏联的灌溉面积将扩大到3000~3200万公顷,排水面积增加到1900~2100万公顷。将普遍提高土壤改良地上的作物产量。预计到2000年土壤改良地将提供5500~6000万吨粮食,其中玉米1800~2000万吨,水稻400万吨,提供1050万吨棉花(籽棉)、11500~12500万吨饲料,2930万吨蔬菜,1560万吨土豆。 到2000年,苏联各个地区应完成的土壤改良计划任务如下: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宜农未利用地类型、分布及其开垦的土壤障碍因素,探究了土壤改良的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化措施及其作用,研究提出了荒草地和沿海滩涂2种主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的土壤改良模式,注重了各种改良措施的综合运用,对于合理制定江苏省宜农未利用地开垦土壤改良方案,提高土地开垦的质量,实现江苏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果园间作豆科牧草以及放养家禽的土壤改良方法,从果树的种植、豆科牧草的间作以及多种不同家禽的连续放养3个方面,系统的提出了一套通过间作以及家禽的放养来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可增加耕地收益,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合理利用果园内种植的豆科牧草饲喂家禽,家禽的排泄物和豆科牧草的就地利用同时又改善了果园土质,实现了生物间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果园间作豆科牧草以及放养家禽的土壤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苏联,农业的化学化和土地的土壤改良受到特别注意。仅在最近一个五年计划里,就建立了380万顷轮作水浇面积。在占耕地总面积的10%的土壤改良地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生产的产量,占作物总产量的30%。  相似文献   

6.
基希涅夫工学院风能实验室就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验灌溉系统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了详细制定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灌溉斜坡地区的水利土壤改良综合计划.本文对设计所必需的全套设备主要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适用于局部自然经济条件的水利土壤改良全套设备系统图如图1所示.在图示地段上规定裁培饲料作物,饲料作物根据农场土  相似文献   

7.
南涧县山区面积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9.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土壤改良是增加农业收入的关键环节,分析土壤养分现状,研究土壤改良方法对农业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2012年在全县范围内的66个土种进行了采样调查、检测分析等一系列工作,掌握了耕地土壤养分现状,探索出了改善土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水利厅与省水利学会于1989年9月12日至15日在高台县召开了“全省盐碱地防治与改良经验交流学术研讨会”。有24个单位4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会上交流论文和技术总结11份。专家们一致认为,盐碱地的改良和防治应以排水工程为主,并辅以平田整地、节水灌溉、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等综合措施。实践证明它是治理原生盐碱地和防止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根据省情及当前财力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浮山县耕地地力现状,分析了耕地地力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土壤改良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天和 《南方农机》2023,(21):91-93
为了解决施用过多化学物质后,土壤结构发生变化,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严重酸化、板结,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的问题。笔者以福建省安溪县丘陵山地为例,就增施有机肥和绿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简要分析。分别阐述了增施有机肥和绿肥种植的技术要点,然后根据当地实践情况,总结了此类土壤改良措施的应用效果,如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减少化肥用量等。分析了当前技术应用的瓶颈,提出了开展土壤现状调查、加强过程监测、坚持科学种植和耕作等注意事项。在具体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地综合考虑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土壤养分等因素的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案。对施用的肥料、农药等要做进一步的监控,保证投入品质量,为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江苏省垦区水利土壤改良研究所进行的根据农田墒情实现自动程序控制喷灌系统的电器设计。该系统面积50亩,主泵电机55kW,另加一台  相似文献   

12.
据苏联《水利工程与土壤改良》杂志一九八二年第二期报导,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基希聂夫市召开了苏联全国滴灌会议。除苏联代表外,还有来自意大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的报告指出,在最近一个五年计划内,苏联将有三十七万五千亩果园及葡萄园滴灌系统投入生产运行;滴灌的质量和可靠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滴灌系统的滴头结构;目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剖析了甘蔗现代农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了甘蔗现代农场建设中的整地、土壤改良、品种选择等环节在甘蔗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达到甘蔗生产真正实现全程机械化、降本增效和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酸化土壤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酸化土壤培肥改良需要注意问题,最后论述了改良酸化土壤效益分析,希望对于今后的酸化土壤改良提升耕地地力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该厂生产 BNT-70履带式拖拉机(可用于农业、林业、建筑及土壤改良等)以及BNT-90履带式拖拉机(主要用于农  相似文献   

16.
李继先 《河北农机》2024,(5):106-108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蓬勃发展,土壤改良在园林种植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实践,可以调整土壤中颗粒的排列,减轻土壤侵蚀,稳定土壤质量。本研究旨在优化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土壤改良为关键手段,聚焦于解决土壤结构、提高肥力等关键问题。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系统的实验分析,本文提出了多种应用方式,包括添加有机质、微生物肥料、生物炭等,为园林从业者提供了全面有效的参考。这些研究成果有望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用指南,推动园林景观向着可持续的方向迈进。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促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第二节蔗地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一、技术定义及应用现状(一)技术定义蔗地土壤改良机械化技术是指针对蔗地耕层土壤不良性状和障碍因素,使用机械将石灰、滤泥、酒精废液、秸秆、生物肥等均匀施入蔗地的技术。(二)技术作用与效果1.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升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达到提高甘蔗品质、促进甘蔗增产的目的。2.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3.增加耕作层厚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盐湖区耕地地力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增施有机肥,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建立长效肥力体系,加强对耕地保护力度等土壤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赫尔松斯基秋鲁帕农学院水利土壤改良系统管理教研室,在实用情况下研制和试验了水流盘形消能设备的结构,用以降低水流从输水管到临时灌溉渠其流出时的速度,代替目前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消力池和护面板。  相似文献   

20.
宽甸县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宽甸县耕地的总体地力状况,宽甸县土肥站利用3a时间,采用土样检测和施肥跟踪监测的方法,对全县耕地地力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耕地地力评价报告。利用评价成果指导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配方施肥和土壤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