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彩叶植物的奥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彩叶的生成现在 ,许多彩叶植物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给环境增添了丰富多彩的颜色。那么 ,彩叶的“彩”是什么 ?植物叶片细胞内的色素包括叶绿素、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又包括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几种色素在细胞内所占的份量和位置决定着叶子的颜色——这就好像我们配色时 ,许多颜色看起来是单色 ,其实是两种或者更多种的基本色调和在一起形成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最主要的色素 ,它使叶片显现绿色 ,所以 ,当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时 ,就可以肯定 ,此时叶绿素在叶片色素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其他色素占上风时 ,叶片就不是单一的绿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不同遗传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其呈色响应开展试验研究,从生理生化角度探寻影响秋季枫香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为枫香叶色改良、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环境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家系的1年生枫香幼苗为试材,测定其在不同环境下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枫香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同时4个家系叶色变化差异显著,其中17号家系叶片主要为深红色,14号家系叶片颜色以黄绿色为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特别在平均温度最低、平均昼夜温差大的3号试验点下降幅度最大。4个家系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升高。同时4个家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各试验点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平均温度和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系和不同环境对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叶片红色面积比例变化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不同家系枫香叶片颜色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同一环境下不同枫香家系叶片变化也显著不同,温度变化的差异和枫香叶片色素比例的改变是导致其颜色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黄山栾树金焰彩栾品种叶片呈色的生理机制,对叶片中色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色素组成与叶色的表达显著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导致金焰彩栾春季叶片呈现黄绿色;色素含量变化幅度差异可能是引起金焰彩栾秋叶呈现金黄色的主要原因,金焰彩栾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使得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相对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与不同叶色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含量和分布,以及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为明确元宝枫叶片呈色的内部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红叶植物变色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测定各颜色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观察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分布情况,使用透视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结果】元宝枫不同叶色叶片色素含量、分布和超微结构均存在差异。1)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绿叶,叶绿素含量较低。黄叶叶绿素含量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红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显著高于绿叶和红叶(P<0.05)。绿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显著(P<0.05)低于红叶,与黄叶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元宝枫叶片色素含量比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2)元宝枫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均无色素分布,花色素苷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红叶花色素苷分布明显,绿叶和黄叶花色素苷分布较少。黄叶类胡萝卜素分布明显,在海绵组织也有花色素苷分布。3)嫩绿色...  相似文献   

5.
陈梅  施翔  陈夏琳  程建峰 《绿色科技》2019,(17):99-100,103
为揭示珍珠玉绿萝的斑叶呈色原因,以扦插繁殖的珍珠玉绿萝为材料,对其叶片不同颜色部分的叶绿体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绿色部分的各种叶绿体色素含量及比值均远高于黄白部分,绿色部分与黄白部分的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o)差异远大于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差异。因此,珍珠玉绿萝叶片中叶绿体色素的形成受抑导致黄白部分产生,尤其是Chla。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7.
Al3+对红檵木叶色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l3+对红檵木叶色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l3+能显著增加红檵木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低浓度的Al3+处理能显著的增加红檵木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花色素苷的含量以及PAL酶的活性,同时提高有色色素类总含量的百分比,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百分比;高浓度的Al3+处理使红檵木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花色素苷的含量和PAL酶活性降低,同时降低了有色色素类的含量百分比,提高了叶绿素总量的百分比.在园林应用中施用2.0×10-10~2.0×10-9mol·L1Al3+,可使红檵木叶片颜色更红、更艳.  相似文献   

8.
采用含有大量元素(A)、微量元素(B)和亚硒酸钠(C)等营养元素不同配比的自制液态富硒肥对毛竹林进行竹腔施肥试验,研究富硒施肥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及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富硒施肥可提高毛竹叶片比叶重、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对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其中大量元素对毛竹叶片比叶重影响最大,硒元素对毛竹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显著。采用A1B2C3配方的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6个彩叶竹种在不同分区的叶色与光合色素,以及与细胞显微超微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明确6个彩叶竹种的叶色变异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竹种叶色变异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黄条金刚竹、锦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叶片为材料,将叶片按叶色分为白区和绿区,对叶片不同分区的叶色、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显微结构和成熟叶片不同分区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6个竹种不同叶色分区中光合色素含量、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绿区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白区,其中绿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白区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2)黄条金刚竹在叶片成熟后出现白区,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锦竹、花叶唐竹在叶片发育中期出现白区,且七彩红竹与黄条金刚竹成熟叶片白区细胞内溶物缺失严重,其余4个竹种白区细胞内容物部分缺失。3)绿区指状臂细胞与梅花状细胞内部结构完整,叶绿体发育正常;白区内部细胞器较少,叶绿体结构异常,不同竹种质体形态不同。【结论】6个彩叶竹种叶片白(黄)色条纹的出现与细胞的排列方式无关;黄条金刚竹黄色条纹的出现,与叶片成熟后一部分叶肉细胞内部光合色素降解和叶绿体结构破坏有关,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锦竹和花叶唐竹叶片不同叶色的呈现与一部分细胞内叶绿体发育异常和光合色素含量较低有关;白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占比影响叶片黄色深浅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施肥对紫穗槐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影响,并筛选出单独施肥对其影响的最佳浓度,为紫穗槐人工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试验采用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单独施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穗槐幼苗光合色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紫穗槐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施K2,钾的含量为0.75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a最高;施P2,磷的含量为0.10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最高;施N3,氮的含量为0.93 g/株,紫穗槐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楸树叶面积与叶形指数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采用数码相机拍照,利用CAD.图像处理方法得到楸树叶片的面积,并同时测量叶长、叶宽计算出长宽比、长乘宽,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对与叶面积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用最后得到的最能反映叶面积的指标长乘宽,建立不同叶形的叶片长乘宽与叶面积的一元线形回归预测模型方程,分别是倒心形Y=0.652x+16.041,决定系数R2=0.7221,水滴形Y=0.5058x+112.47,决定系数R2=0.4994,三裂Y=0.3211x+155.98,决定系数R2=0.6006,分析认为可将叶长乘宽作为重要的叶形指数,进行楸树生长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油松针叶面积估计模型及比叶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基于河北木兰围场实测油松数据,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得油松522个单个针叶的表面积LA、针叶长度L、针叶宽W、针叶周长P,分别建立了以针叶长、针叶宽、针叶周长等形状属性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和以针叶干质量为自变量的叶面积估计模型.用总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均方根误差、预估精度5个统计量来检验模型的误差和拟合优度,经检验模型LA=-2.761 +0.464 L +6.608W和LA =1.345 +0.501X分别为这两种模型中最好,X为针叶干质量.通过对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最小二乘法3种方法的比较,得到油松的比叶面积为7.08 m2 ·kg-1.本研究为油松叶面积的估计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帽儿山林场24块标准地的白桦天然林的有关数据,研究了白桦天然林叶量、叶面积与林分年龄和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银杏枝叶生长规律与两次采叶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栽植后两年的银杏嫁接幼树的枝叶生长规律进行了观察,发现银杏新梢具有春梢和夏梢两种;新梢生长有4种方式;短枝亦分春季展叶生长和夏季展叶生长两种,其中春季展叶生长发生于所有短枝顶芽,而夏季展叶生长一般只发生在顶生短枝顶芽。试验证明,采用全采的方式能有效地刺激所有短枝顶芽全部进行夏季展叶生长;采用两次采收方式能使银杏采叶园的产叶量较传统采收方式(一次采收方式)的产叶量提高1倍。  相似文献   

15.
植物功能性状是目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建成消耗(Leaf Construction Cost,LCC)则是功能性状中研究植物资源收获与支出的首选指标。树冠冠层结构与功能在方向上的不同可导致冠层功能性状空间分布的差异。以东灵山辽东栎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冠层不同方向部位叶片的功能性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上,冠层上部的CC均高于冠层底部的,而SLA则相反;除上部与东向外,各方向叶片的比叶面积均有显著差异;热值则是影响二者的主要因素。冠层CC和SLA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对于在冠层水平上揭示植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制作切片、病组织分离培养及单孢分离、接种试验等,确定引起金叶女贞叶斑病的病原菌为Corynespora sp.。此病在上海始发期为4月下旬,高峰期为7-8月和10月。发病率和株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80%大生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此病较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穆棱林业局18块标准地中天然红松林的树干解析数据,本文通过数据分析探索了该地区不同林分条件的天然红松林树叶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于叶面积随着树冠深度的变化规律也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叶生物量和叶面积与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随着树冠深度的增加,叶量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卢芹  刘晓东  周丹  刘玮 《林业科技》2008,33(3):51-53
以欧洲花楸复叶和复叶轴为外植体,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在添加了6-BA、NAA、KT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并进行了暗培养处理。综合不定芽的诱导率和生长状况得出,复叶和复叶轴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6-BA2.0mg/L+KT1.5mg/L+NAA0.05mg/L和MS+6-BA1.0mg/L+KT1.5mg/L+NAA0.05mg/L,在这两种培养基上诱导分化的芽生长健壮,芽多而高,经过增殖培养后能诱导根的生成;最佳暗培养时间为3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