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雅丽 《农业与技术》2013,(9):116-116,120
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播种期病虫害防治;秋苗期病虫草害防治;返青期至拔节期病虫草防治;孕穗期病虫防治;抽穗扬花期病虫草防治;灌浆期期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马铃薯病虫发生为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近年来西吉县马铃薯病虫害逐年加重,新的病虫不断出现,有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增加了防治难度。为此,提出了依据种植结构调整效益,合理轮作倒茬,减轻病虫积累;培育推广丰产优良抗病品种;建立完善病虫测报网络,提高服务功能;依据防治决策,开展综合防治;积极开展植物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蔓延;健全植保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普及;实行优惠政策,确保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植保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防治望天椒病虫害,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防治的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有机的协调使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等防治措施,把病虫的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必须消灭病虫的来源;或压低基数,恶化病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检疫等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大发生危害之前。1综合防治1.1植物检疫。为了防治危险性病虫随植物及产品传播蔓延,国家颁布法令和  相似文献   

4.
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玉金  刘学儒  丁涛  杨进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18-1322
文章简要总结了扬州市近年来水稻灰飞虱、稻纵卷叶螟、褐飞虱、螟虫、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的发生概况及特点,从水稻品种布局、栽培制度、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重发病虫的原因。提出加强病虫测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指导防治;坚持合理防治、综合防治策略;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和防治质量等水稻重发病虫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农作物病虫的发生为害和演变大多与耕作制度及其耕作技术有密切的关系。由此,启示农业科技工作者去研究和应用耕作防治。耕作防治即农业技术防治,它的措施是通过改进耕作制度,正确地应用一系列耕作技术,如轮作倒茬、调整播期、利用抗病品种、处理越冬寄主等等,来控制病虫的发生为害,而尽量不用或少用农药,可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之目的,因此,耕作防治也叫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6.
水稻病虫害防治长期依赖化学农药,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天敌被杀灭,次要病虫暴发,环境污染,以及防治成本增加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要消除这些不良后果必须对水稻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秋季果树处于生长后期,随着果实的采收,有些病虫逐渐进入越冬休眠状态,但仍有一些病虫继续发生为害,对这些病虫的综合防治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8.
按照FAO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间水稻病虫综合防洽项目计划,中国赴菲律宾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考察团,于1989年3月对菲律宾北部、中部、南部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吉林省梨园主要病虫种类及发展趋势 ;提出了病虫防治对策 ,并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 ,制定了吉林省梨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对梨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在黄瓜生产上采用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防治为重点,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制造有利于黄瓜生长,不利于病虫危害的环境条件,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良种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抗虫品种,是防治病虫流行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经济有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体系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几年来,我们根据江苏省水稻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等病虫单项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有效的防治技术,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发生危害的新特点,探讨和建立适应我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的技术体系。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水稻病虫防治技术的运用对水稻增产丰收至关重要,其中农药减量技术更是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部分。本文在对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使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水稻病虫防治上农药使用量的实验,通过两组不同的农药使用的效果对比,提出了水稻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通过农药减量、创新生态农业模式等进一步提高水稻病虫防治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闽南地区杨桃病虫害发生情况表明,赤斑病和红蜘蛛在当地发生较为严重;夏秋季多种病虫常混合发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自然条件好的丘陵山地果园,病虫危害较轻;品种对比调查表明,香蜜杨桃抗病虫性较强.同时,根据杨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9.病虫综合防治 葡萄无公害栽培的病虫综合防治,必须以农业生态防治为基础,生物控制为核心,结合物理机械防治,辅以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系统调查莲藕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规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选用抗病虫品种为重点,协调使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等技术,控制使用化学防治”的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并将研究获得的各项防治技术运用于莲藕各生育期主要病虫的防治之中,然后选用各生育期主要病虫的最佳防治组合进行综合组装,形成通用于莲藕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7.
<正> 冬季是苹果病虫潜伏越冬的时期,也是进行冬季防治的有利时机。大多数果树病虫都集中在果园内越冬,因此,只要弄清各种病虫的越冬场所,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就能大大压低果园内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减弱翌年病虫害的发生数量,为果树病虫综合防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小麦病虫种类多,为害期长,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的预测预报,掌握控害的主动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浆虫、穗蚜,兼治其他病虫;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量,以保护天敌减轻病虫为害.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农药减量使用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总结了近几年盐都区农药减量应用工作取得的成效,重点提练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技术培训;狠抓科研攻关,搞好病虫测报;禁用高毒农药,开展综合防治;建立服务组织,更新植保机械;制订防治预案,优选精选农药"等"五项对策",从而倡导合理使用农药,控制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系统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是全国“六五”期间攻关项目。在1980年国家提出“病虫综合防治”设想和各参加单位原有工作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通过三年来(1983—1985)的协作攻关,成效比较显著。开发出十项关键性综防技术,基本上形成了我国五大稻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出了各稻区区域性综防要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影响,改变了“单一病虫”的防治局面,使水稻病虫防治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有计划地开展综合防治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