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河北省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共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2万人,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219.151平方公里,现已开挖"围山转"2.4万公顷,栽植各种果树2000万株。经过多年的努力,迁西县山区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如何解决"围山转"工程上水问题,保证农村经  相似文献   

2.
刘艳侠 《吉林农业》2011,(9):138-138
针对迁西县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发展了大面积的"围山转",栽植各种果树,但上水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介绍了集雨水窖在"围山转"果树上水中的技术与应用,提出结合地形地貌,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积蓄天然雨水,是解决干旱缺水时期果树上水的重要水利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迁安市部分山区群众就结合“围山转”工程和观光旅游,自发探索发展农家餐等休闲农业项目。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迁安市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白羊峪、红峪口等景区带动类型;二是五重安瑞阳大观园等矿区复垦、生态修复、矿业转休闲农业类型;三是生态观光类型。迁安市群山环绕,沿西部太平庄成山2万亩山场、到大五里一带国家地质公园、再到北部长城沿线,均为森林植被茂盛的山区,沿途乡村林果采摘业已渐成规模。  相似文献   

4.
<正> 1 来自市场的挑战近十年来我省果树生产迅猛发展,栽植面积由“六五”时期的166.2万亩,猛增到1992年的321.1万亩,去冬今春的“果树热”又使栽植面积突破400万亩。1992年全省水果总产量50.59万吨,其中苹果产量23.61万吨。果树生产已不再局限于种植业,从生产领域的栽培管理,产后贮藏、加工,到流通领域的包装、运输以及最后进入市场销售,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正在  相似文献   

5.
开化县何田乡农民近几年来积极种好“山辣椒”,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发展经济的新路子。该乡在1993~1994年时只是少量种植。1995年利用山坡地、旱地共种植1500余亩,生产商品椒150万公斤,经济收入达450万元,人均收入近400元。1996年全乡形成了以种植山地辣椒为龙头的发展农村经济“开发热”,再发展山辣椒1000多亩。由于山地的自然条件好,何田乡所产的辣椒果形大,肉质厚,色泽红艳,味好;最大的辣椒长约20厘米,10只辣椒重达550克;消费者喜食,菜贩子爱销,近的出售淳安、衢县、江山和常山等地,远的销到江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省山区果树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优势的分析,围绕提高山区果树良种率和果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广东省山区果树生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津武清区农民刘洪成自办的果树研究所里,300余亩果树丰收在望。来自津郊各地的果农把身为所长的老刘团团围住,“果树秋管要注意啥问题?”、“现在桃树有啥新品种最好卖?”,这位全区第1位获得高级农艺师职称的“土专家”一一作答。截至目前,老刘已成功选育推广40余个优质果树品种,在全国播种面积达10万亩,巨型西梅“女神”和“巨早西梅”欧洲李2个新品种繁育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8.
高春奇 《湖南农业》2009,(12):23-23
立足山区资源优势,石门县“两叶一果”(高山茶叶与蔬菜、柑桔)特色生态农业结出了丰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之果。 石门的劣势在山,优势和潜力也在山。经过多年重点建设,全县共建成了以壶瓶山、太清山、白云山为核心的7000公顷高山茶叶产业带,以东山峰、南北镇、太平等高寒山区为核心的4500公顷高山蔬菜产业带,以蒙泉、夹山、新关、皂市、白云、三圣等乡镇为核心的2.94万公顷山地柑桔产业带。2008年度,全县共出产柑桔39.1万吨,茶叶1.08万吨,高山蔬菜18.1万吨,特色生态农业产值收入达7.2亿元,占到种植业总产值的58.8%,“山地工厂”贡献卓著,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兴起,鼓起了山区农民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果树栽培有悠久的历史,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果树业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根据1996年9月全国果业学术研讨会资料统计,近两年全国果树栽培面积已达66万平方公顷以上,年产量达1300万t。然而我国水果单产低、品质差、效益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现象除了我国发展果树  相似文献   

10.
<正> 安梨俗称酸梨,主要分布于河北省东北部和辽宁省西部的燕山山区。该果营养丰富,含多种有机酸,可帮助消化、止咳化痰、滋阴润肺、清热解毒、对患感冒、急慢性气管炎患者有特效,是华北地区传统果树品种之一。安梨以其独特的风味,金黄的颜色,低廉的价格和极强的耐贮性为人们所喜爱;又以较强的抗性及适应性在燕山山区广泛栽培。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丘陵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位于浙西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825km2,中低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86.3%,山地资源非常丰富。利用低丘缓坡山地资源,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既符合我省提出的“生态立省,绿色浙江”的要求,也是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桐庐万强农庄有限公司,按照农业  相似文献   

12.
蓟县果树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蓟县果树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分析了蓟县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山区果树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我国林果业已逐渐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果树栽培管理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如引种问题、化肥施用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等,致使果树生产效率低下,果实产量低或虽产量高但品质差、出现“好看不好吃,好吃有危险”等食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迁安市地处冀东北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地貌类型属浅山丘陵区,是个半山半沙市,是河北省林业重点市。截止到2015年底,全市果树种植规模25万亩,年产量15万吨,果品产值6.9亿元。果树种植已经成为迁安市广大果农的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极端天气引起旱、涝、冻、风、雹等自然灾害,可以使大面积果树受害甚至死亡,造成果园严重减产或毁灭,故在迁安地区做好果园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尤为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迁安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燕山脚下,是个半沙半山市,在全市1208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山地、丘陵占52.5%,平原沙地占47.5%。自1993年被农业部等七部委局确定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以来,进行了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有以下几种模式:一、“围山转”模式它是综合开发治理荒山的一种工程模式。特点是:它综合了等高撩壕、水平沟整地、深翻熟化土壤、水土保持等工程的优点,采用了“贮备置换法”、以果代林和果、粮、槐间作套种等高效益栽培方式,以及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日趋加剧。为加快农产品与市场接轨,“订单农业”已成为景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引导农民进市场的重要途径。1.我县发展订单农业的优势与前景我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全县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多万亩,山地面积27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率达78.3%,水资源丰富,土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苹果和新疆野杏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正>新疆西部天山伊犁谷地,有着十分丰茂的植物资源,其中之精华是成片分布的野生果林,它主要由新疆野苹果、新疆野杏和少量的新疆野胡桃等树种组成.野果林不仅是天然的大果园,又是栽培果树的发源地之一.据统计,伊犁野果林面积约有14×10~4亩,分布在60余条山沟中.伊犁野果林是天山植被发展中珍贵的山地“残遗”群落,它多深藏在可以避开干旱大陆性气候的峡谷之中,是新疆荒漠地带山地中出现的岛屿式的阔叶林类型,它的存在是独特的生态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介绍伊犁野果林中的两个主要野生果树.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山区省份,荒山坡地资源极为丰富。种植经济林果木是利用荒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果树发展一般是政府技术部门根据项目计划引进果苗发放给农民种植。农民在项目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主动性因而失去积极性。该研究针对传统的果树发展项目存在的问题,采用参与式方法,即农民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的决策、计划、实施到收益分配的全过程中,在两个试验村发展果树。有了主动性,农民的思想从为“政府种树”转变成“为自己种树”,重视果树管理,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果树栽培作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得到相关林业部门的重视,特别是由于我国山区和丘陵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为果树栽培提供了客观的环境,成为部分山区人民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对果树栽培技术和管理的研究,能够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果树种植技术,对于提高果树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省果树的发展是从无到有的。在解放后短短的15年内,果树的栽培面积比解放前增加了20倍,产量品质不断提高,在增加国营农场的经济收益、巩固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和提高山区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省是一个果树发展新区,各县栽培的品种有的是结果很好,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