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荒漠地区的骆驼刺(Alhagi maurorum Medil.var.sparsifolium(Shap.)Yakovl.)染色体数目与核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骆驼刺染色体数目为16条,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2m+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86%,核型类型属于2B型。  相似文献   

2.
对高粱属(Sorghum)4种植物假高粱(S.halepense)、黑高粱(S.almlzm)、高粱(S.bicolor)和苏丹草(S.sudanense)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假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4x=40=28m+12sm,属2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92%;黑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4x=40=32m+8 8m,属1B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68%.苏丹草的核型公式为2n=2x=20=18m+2sm,属1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5.56%;高粱的核型公式为2n=2x=20=16m+4sm,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95%.与高粱和苏丹草两种作物相比,具有入侵性的假高粱和黑高粱为多倍体、核型不对称性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安陆白花菜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陆白花菜是湖北安陆市地方性经济作物,市场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本研究采用酶解去壁法获得高清晰度的染色体制片,利用显微分析技术对安陆白花菜染色体数目、核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安陆白花菜的染色体数目为34条,体细胞是二倍体,染色体基数x=17,核型公式为K(2n)=34=14m(2SAT)+20sm(2SAT),其中第11、16对对染色体长臂末端带有随体(sat),平均臂比1.733,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1.478,臂比大于2的比率29.41,核型不对称系数62.73,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L+12M2+20M1,核型类型为2A,本研究为进一步鉴定其种质资源、细胞学、比较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种干旱区野生观赏植物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取常规根尖压片法对 5种干旱区野生观赏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统计 ,并对其中的 3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 :5种植物染色体均属于二倍体 ,其中白花枝子花(DracocephalumhererophyllumBenth .)、角蒿 (IncarvilleasinensisLam .)、金露梅 (PotentillafruticosaL .)有四倍体现象 ;3种植物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白花枝子花 2n =1 2 =1 0m + 2st,角蒿 2n =2 2 =1 8m + 4sm ,北点地梅 (AndrosaceseptentrionalisL .) 2n =1 8=1 6m + 2sm ,均属于原始类型。本次试验旨在为研究物种多样性、建立干旱区野生观赏植物基因库、保护和繁育野生观赏植物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福建拟鞘线虫新种(Hemicriconemoides fujianensis n.sp.)采自福建省龙海县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根部和根际土壤。它与近似种芒果拟鞘线虫(H.mangiferae Siddqi,1961)和荔枝拟鞘线虫(H.litchi Edward&Misra,1963)的主要区别是雄虫无交合伞(H.mangiferae和H.litchi的雄虫有退化的交合伞);与另一近似种伯氏拟鞘线虫(H.birchfieldi Edward,Misra&Singh,1965)的主要区别是雌虫体环(R)、阴后环(Rv)和肛活环(Ran)的数目较少。茶花拟鞘线虫新种(H.camellia n.sp.)采自福建龙岩农业学校的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的根部和根际土壤,它与近似种奇氏拟鞘线虫(H.chitwoodi Esser,1960)的主要区别是雌虫有小的阴门鞘,后阴唇变化较大、中部凸起或凹陷,体环数目较少;雄虫无交合伞。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性的检疫病害,严重威胁松林等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有研究表明,Feminization(fem)基因家族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参与性别决定和分化。本研究克隆了松材线虫fem-1基因,并对其表达特征和调控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为856 bp,包含68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6个氨基酸,进化分析显示与秀丽隐杆线虫位于同一进化分支。荧光定量PCR以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fem-1基因在松材线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2龄虫期表达水平最高;在卵期至3龄虫期阶段于虫体中后部表达,而发育后期,多位于皮下细胞中表达,肠道、性腺等部位极少出现杂交反应。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fem-1基因后,线虫种群雌雄比例出现下降,说明fem-1基因可能参与松材线虫性别分化和决定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松材线虫性别决定相关基因表达特性与功能,为深入研究松材线虫发育生物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菜蛾抗药性分子遗传机理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核型分析和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探讨了小菜蛾抗药性的分子遗传机理.结果表明,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小菜蛾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0条,两者的核型无明显差异;以敏感品系作为驱赶扩增子,抗溴氰菊酯、抗杀虫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分别作为检测扩增子进行消减杂交和差异片段的富集.最后随机选取部分差异片段作探针,Southern blot验证,分别在抗杀虫双、抗溴氰菊酯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筛选出2、2和3个特异片段.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与敏感品系相比,三种抗性品系小菜蛾的核型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在DNA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小菜蛾的抗药性与基因组DNA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从骨髓中期制备了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四种啮齿类核型,其结果为:子午沙鼠zn=50,N.F=78,K.F=26M+22T+XY(M,M)。大沙鼠2n=44,N.F=72,K.F=24M+2SM+2ST+12T+XY(M,M)。小五趾跳鼠2n=48,N.F=83,K.F=16M+18SM+2ST+10T+(ST,ST)。小家鼠2n=40,N.F=40,K.F=38T+XY(T,T)。这几种啮齿类的核型曾有过报道,它们与本文报道种类,除二倍体数一致外,均见不同差异或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明,物种由于分布的广域性与地理隔离,染色体发生重组,导致亚种分化,从而呈现染色体的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子午砂土鼠和草原兔尾鼠为材料,采用常规骨髓制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它们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其中子午砂土鼠和草原兔尾鼠分别为2n=50和2n=54,核型公式为:12(M)+14(SM)+22(A)和4(M)+4(ST)+44(A)。  相似文献   

10.
火柴头染色体核型及核糖体基因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柴头是一年生单子叶恶性杂草,具有地上和地下茎同时开花结实的特殊习性。研究表明,地上和地下部分种子产生的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相同,中期染色体平均长10μ,体细胞染色体核型由两对随体染色体(染色体5和9)、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3,8,11)和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染色体2,4,6,7,10),属对称型。核型公式为2n=22=4m 5sm 2st。核糖体基因(45S)位于两对随体染色体的核仁组织区,杂交信号在两对染色体上的程度不同,表明了该基因的拷贝数在位点间有差别,并明确证实地下种子是正常自花受精的结果。本文对利用核糖体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通过原位杂交进行植物染色体的识别和染色体的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