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沙洛西钠(lasalocid sodium)是加药预混剂Avotec中含有的一种抗球虫药,该预混剂明确规定只得用于肉用仔鸡日粮,用于种鸡日粮会显著降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Bains发现,给种鸡饲喂含拉沙洛西钠的日粮时,其所产蛋的孵化率至少降低5%,根据饲喂拉沙洛西钠的时间长短,这一数字还可能增大。 1985年1~3月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3家主要家禽生产商报告肉用型和蛋用型种鸡所产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调查发现,在配制产蛋鸡日粮  相似文献   

2.
在炎热季节,种鸡的采食量减少,饲料转化率下降,而体能消耗增多,特别是产蛋后期的种鸡,往往产蛋率下降较快,受精率和孵化率偏低,饲养效益急剧下降,为解决此问题,我们用本场的四个产蛋后期(30~33个产蛋周)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群做试验,在其中的三个种鸡群饮水中分别添加罗维素328W、某进口的电解质 复合维生素和维生素C,试验期为5个周,在第二、四周分别用药5天。分别统计试验期内各周种鸡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并与对照组(即空白组)比较,从而了解各种产品对肉用种鸡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腐植酸钠对尼克红父母代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腐植酸钠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200羽48周龄尼克红父母代种鸡进行了为期45 d的饲养试验。将试验鸡群随机分为4组,一组为对照组,其它为试验组,在试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腐植酸钠。结果表明种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腐植酸钠对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1%的腐植酸钠对蛋种鸡的生产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料蛋比,显著改善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2%的添加量不但未提高其生产性能,反而降低了其生产水平,而0.5%的添加水平没有对种鸡生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和统计了伊莎褐父母代和AA父母代种鸡笼养与平养的4个不同产蛋阶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生产记录,以此来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产蛋阶段对种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鸡鸡的受精率和受精孵化率分析比肉种鸡高0.21%和0.18%,但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方式的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比平养分别高出1.64%和1.18%,但差异不显著(P>0.05);产收高峰期的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产蛋高峰后期次之,再次为产蛋高峰前期,产蛋后期为最差。  相似文献   

5.
体试验表明:红布罗肉用种鸡公母分饲可有效地控制公鸡体重,减少种公鸡脚垫病的发生,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并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棉粕代替部分豆粕,其目的是在不降低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选择新罗曼蛋种鸡832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不含棉粕的基础日粮;其他3组为试验组,分为试验1、试验2、试验3组,分别饲喂棉粕含量为4%、5%、6%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4%)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维持不变,经显著性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P?0.01);试验2、3组比对照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1),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P?0.01)。表明在蛋种鸡饲料中添加4%~6%的棉粕,产蛋率可以维持不变,而受精率、孵化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用二氢吡啶提高肉用种鸡产蛋后期生产力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用种鸡在产蛋后期由于机体的衰老,生产、繁殖能力逐步下降具,体表现在种鸡群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均不同程度下降。我场肉用种鸡为开放式大群平养,生产效率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种鸡产蛋后期生产力下降较严重,对全场的生产和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路易斯安那州大学一项肉用种鸡试验表明,饲喂合成的铝硅酸钠水合物能降低饲料消耗,而不影响体重、蛋重或蛋的孵化率。试验采用1320只AA肉用种鸡,其中1220只为母鸡,120只为公鸡。24周龄时将鸡分成30组,每组4只公鸡和40只母鸡。每  相似文献   

9.
天然沸石作为鸡的饲料添加剂,已经证实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次试验选用382只肉用种鸡进行了沸石添加剂和4号活质添加剂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饲养试验中,两种添加剂对肉用种鸡产蛋率的影响差异不大(P>O.05),以沸石组产蛋数略高。孵化试验中,种蛋受精率无显著差异,但孵化率差异显著(P<0.05),以4号活质添加捌组较低。从产蛋与孵化两项效益合并计算,沸石组较4号活质添加剂组多收入334.59元,故天然沸石完全可以在肉鸡饲养中取代4号活质添加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肉鸡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饲养肉用种鸡的目的,不但要将长肉快的能力遗传给后代,还得能繁殖大量雏鸡。可是肉用种鸡有易肥的特点,一旦过肥,产蛋率就下降,蛋的质量也差,受精率、孵化率就受到影响,出雏率就低,因此饲养肉用种鸡除了和其它饲养方法相同之外,还得把握肉用种鸡的特点,掌握一些管理要领。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益生素制剂在蛋种鸡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确保京郊种禽绿色、安全、环保生产,提高种鸡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了益生素制剂在蛋种鸡生产中示范推广应用工作。推广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可提高蛋种鸡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降低料蛋比、死淘率,改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降低种蛋母雏比,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限制饲喂方法一般应用于肉用种鸡,因为肉用种鸡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容易早熟而饲料消耗多。成年种鸡易沉积脂肪而影响受精率和产蛋率,为了防止上述现象,故常常采取限制饲喂。蛋用型鸡的限制饲喂,主要是育成阶段,控制日粮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按品系的标准体重适当掌握饲料用量,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抗应激能力。 1.种鸡喂含添加维生素C的饲料可使产蛋率、种蛋受精率、授精蛋孵化率等均高于未添加维生素C的对照组。 2.蛋鸡喂含维生素C的饲料使产蛋率增加1.2~3.3%。因维生素C能促进钙从骨骼中分泌出来,使血浆中的钙含量增加,能提高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家禽养殖业高密度集约化的蓬勃发展,饲养环境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日益严重。在蛋种鸡生产中,尤以夏季高温热应激更为突出。热应激可导致蛋种鸡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蛋重变小,蛋壳变薄,破蛋增多,影响其产蛋性能;同时也影响种鸡精液质量、受精率,孵化率等孵化性能,甚至影响种蛋鸡免疫机能,使种蛋鸡抵抗力降低,发病死亡率升高,给蛋种鸡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因此,探讨蛋种鸡的体温调节特点,热应激及其发病特点、热应激对蛋种鸡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保持蛋种鸡在高温季节高产稳产,减少生产损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限制饲喂方法一般应用于肉用种鸡,因为肉用种鸡的特点是生长迅速,容易早熟且饲料消耗多。成年种鸡易沉积脂肪而影响受精率和产蛋率,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现象,故常常采取限制饲喂。至于蛋用型鸡的限制饲喂,主要是育成阶段,控制日粮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按品系的标准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肉用种鸡人工授精比蛋鸡晚,受精率比较低,一般80—90%。通过大群笼养肉用种鸡在饲养管理、营养需要和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取得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据本所宋庄种鸡场3800套艾维菌父母代统计,1988年12月~1989年5月入孵167404枚种蛋,平均受精率97.10%,受精蛋孵化率88.71%,单批最高受精率98.2%,受精蛋孵化率94.9%。一、饲养方法种公鸡和母鸡均采用开放式鸡舍二阶梯笼养,公鸡单鸡单笼,长31.5×宽39.5×高50cm,笼底用宽2.5~3 cm竹板组成,间隙2—2.5cm,顶门长31.5×宽19.5cm。母鸡采用二阶梯中型蛋鸡笼,每笼养肉鸡2只,长46×宽36×前高53cm,母鸡限饲,日  相似文献   

17.
<正> 家禽食入含有低水平的霉菌素的饲料后,常导致一月龄内的鸡鸭鹅中毒死亡。它能使成年家禽的体重减轻,饲料报酬降低,抗病力和免疫力下降,产蛋量减少和蛋重降低,受精率和孵化率也下降。霉菌最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  相似文献   

18.
正肉用种鸡生长迅速,采食量大,脂肪沉积能力较强,容易过肥超重而导致繁殖机能衰退,产蛋减少,腿部疾病多,配种不灵活,受精率低。因而要求饲养的肉用种鸡既要具有优良的遗传性能,后代生活力强、生长迅速,又应产蛋多,受精率高。由于肉用种鸡自身生长发育特点与生产者的经营目的有较大矛盾,所以,在生产中饲养肉用种鸡的技术要求与饲养肉用仔鸡及蛋用型鸡有着明显不同。总结国内外多年来的生产经验,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有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