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两优288是湖南省审定通过的两系优质稻组合,种植面积大,深受群众欢迎,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但该组合制种父本生育期短,播差倒挂,且抗性较弱,给高产制种带来一定难度,笔者通过连续3a对该组合制种,在如何趋利避害,抓关键技术夺取制种高产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培两优288高产制种技术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两优 2 88是湖南省审定通过的两系优质稻组合 ,种植面积大 ,深受群众欢迎 ,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但该组合制种父本生育期短 ,播差倒挂 ,且抗性较弱 ,给高产制种带来一定难度 ,笔者通过连续 3a对该组合制种 ,在如何趋利避害 ,抓关键技术夺取制种高产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现整理如下。1 基本情况1996~ 1998年我单位代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黔阳县塘湾乡建立夏制基地 ,3a共制培两优 2 88组合 5 9.83hm2 。该基地座落在雪峰山东麓 ,海拔 4 5 0~ 630m ,河谷小盆地 ,田间开阔向阳 ,昼夜温差大 ,…  相似文献   

3.
培两优特青制种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两优特青制种实践与认识Ontheseedproductiontechniquesoftwo—linehybridPeiliangyouTeqing潘旺林(湖南省种子管理站410001)1培两优特青制种实践1994年,湖南省种子公司用培两优特青在安仁...  相似文献   

4.
岑艺  吴旭祥 《杂交水稻》2003,18(3):19-20
根据两系杂交水稻培杂茂三父母本的特点,结合多年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特青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培两优特青是以培矮64S与特青配制成的两系杂交新组合,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母本培矮64S是该中心从农垦58S转育而来的低温敏核不育系,1991年通过湖南省技术鉴定。父本特青是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已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培矮64S/特青已于1994年元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培两优特青。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两系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6.
两系法杂交稻制种防杂保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来湖南省以培矮64S、安农810S、香125S等3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主的两系法杂交稻制种5000hm2以上,生产的培两优特青、培两优288、八两优100、香两优68等两系杂交稻种子1万t左右,种子经南繁秋冬种植鉴定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纯度均能达...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培两优特青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是以培矮 64S与特青配制成的两系杂交新组合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母本培矮64S是该中心从农垦 5 8S转育而来的低温敏核不育系 ,1991年通过湖南省技术鉴定。父本特青是广东省农科院育成的已大面积推广的高产品种。培矮 64S/特青已于 1994年 1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培两优特青。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两系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8.
两系不育系培矮64S对"九二○"反应迟钝.根据两优培九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以培矮64S为母本的两系组合制种中"九二○"的喷施时期、用量、次数和浓度等高效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培矮64S为母本的杂交稻制种“九二0”高效使用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连生  王献 《杂交水稻》2004,19(1):34-35
两系不育系培矮64S对“九二0”反应迟钝。根据两优培九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以培矮64S为母本的两系组合制种中“九二0”的喷施时期、用量、次数和浓度等高效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协优63组合因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协青早A播始历期等特性易受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影响,常常造成制种单产时高时低,高时达200kg以上,低时50kg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协优63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对影响协青早A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进行观察研究是夺取协优63制种高产稳产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根据近几年协优63制种实践就该组合制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供同行参考。1注意外界条件对协青早A播站历期的影响协青早A的播始历期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年际间有一定差异,如199…  相似文献   

11.
培矮64S与典型粳稻配组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籼、粳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合两优培粳、信杂粳1号等组合的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以培矮64S作母本与典型粳稻父本配组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培杂泰丰(培矮64S/泰丰占)的亲本特征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培杂双七高产制种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杂双七 (原名培杂七和培杂 77)是利用培矮 64S与七占成对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自 1993年晚造开始 ,经过几年多造的大面积试种与区试 ,均表现丰产稳产 ,米质优 ,且高抗稻瘟病 (全群抗比 97% ) ,中抗白叶枯病 (3级 ) ,是目前广东省唯一通过品种审定的 ,集优质、丰产、抗病于一体的中迟熟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制种产量不高 ,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培杂系列组合迅速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培杂双七也不例外。如何针对母本培矮 64S和父本七占的特性 ,研究和探索高产制种技术 ,提高产量 ,降低生产成本和种子销售价格是该组合大面积…  相似文献   

14.
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士宋 《杂交水稻》2000,15(4):14-15
根据4a制种实践,总结了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的高产经验,即选择具有两系制种优势的基地,确定安全育性敏感期,选择最佳抽穗授粉天气,采取配套制种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博优双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优双青是利用不育系博A与自选恢复系信恢双青(山青11/新青928)配组育成的丰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的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008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晚稻种植.介绍了其选配经过、特征特性以及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 (培矮 64S×特青 )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势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1994年 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从 1991年开始示范栽培 ,在湖南省 1992年种植约 666.7hm2 ,1993年约1333hm2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湘乡市种植 3年 ,表现均好 :1991年晚稻种植 0 .3hm2 ,平均单产10 .0 4t/hm2 ,比汕优 64增产 2 .2 2t/hm2 ,增产2 8 4 % ;1992年种植 1.4 1hm2 ,平均单产 9.19t/hm2 ,比威优 4 6增产 930kg/hm2 ;1993年新塘村种植 2 3.4hm2 ,平均单产 8.4 0…  相似文献   

17.
高产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培两优98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两优981系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作母本,与恢复系R98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灿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产量高而稳,熟期适宜,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培两优组合制种的气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4S及其组合在湖南省制种中的几个关键气象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培矮 64S的育性转换温度为 2 3 .5℃ ,在郴州仅 3 6年一遇 ,适宜湘中以南低海拔地区制种 ,对湘北湘西则不大适宜 ;培两优组合制种适宜扬花的气象条件为 :温度 2 9.1~ 3 3 .0℃ ,湿度 71%~ 90 % ;当培矮 64S育性敏感期内未出现连续 3d平均在 2 4 .0℃以下的天气时制种纯度可达 99.5 %以上 ;最适花期为 8月下旬  相似文献   

19.
许玮 《作物研究》2003,17(3):145-146
培两优93是岳阳市农科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培矮64S为母本,以本所自选恢复系岳恢911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籼两系高产组合。2000~2001年通过湖南省中稻、超级稻区试,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7.7%,2002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在试验示范中表现高肥高产、中肥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深受农户欢迎,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良组合。近年笔者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1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两系杂交组合制种,首先要考虑的是花期的选择,既要避免低温对育性的影响,又要避开高温对异交结实的影响。该组合母本培矮64S育…  相似文献   

20.
汕优01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珍汕97A与福恢016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早稻组合。该组合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30d左右,与汕优77相当。大田种植表现为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抗稻瘟病强、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结实率高。1999年福建省农业厅把汕优016确定为优质早稻杂交组合,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该组合虽丰产性、抗性、米质好,但因制种难度大,多年来推广种植面积受到很大程度限制。邵武市1997年试制种,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大面积制种,产量稳定提高。1997年平均产132t/hm2,1998年平均产27t/hm2,1999年平均产315t/hm2,最高产342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