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牛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传播流行影响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该病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至今牛结核病所造成的损失大于牛的其他各种疾病所造成损失的总和。要从根本上控制牛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加强对本病的研究,以便为控制和消灭牛结核病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对牛结核病的各个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牛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牛结核病具有较为缓慢的流行过程,结核杆菌可通过空气、水源、尘埃等进行传播。牛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渐进性消瘦、组织干酪样坏死、器官形成结核结节等,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健康发展。一、牛结核病的诊断牛结核病常在奶牛群体中流行。牛结核病常为散发,并不具有季节性或地区性特征,常发生于舍  相似文献   

3.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是国家二类动物疫病。在牧场疫病中,布病和牛结核病是重点的流行传染疾病。许多牧场过分关注布病,而忽略了牛结核病的诊治与防控。实际上,牛结核病的传播速度和感染危害并不亚于布病。本文通过分析牛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背景、现状以及防控措施,希望可以提升广大民众对牛结核病的认知,促进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既造成奶牛疾病,又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产量降低,还传染人类和其他动物。为了掌握开平市牛结核病的情况,对辖区内的大型奶牛场进行了4年的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表明未有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摸清广西水牛及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净化广西牛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08~2011年采用皮内变态反应和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联合对广西奶牛及水牛开展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疫5478头奶牛和1580头奶水牛。【结果】2008~2011年从广西南宁、柳州、北海、钦州、桂林等市累积检测出皮内变态反应阳性奶牛63头、水牛17头,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08%,总体上广西奶牛及水牛结核病阳性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通过采用自制水γ-干扰素EusA检测试剂盒和Bovigam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发现γ-干扰素ELISA检测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且准确度高。【结论】对牛群进行结核病检测时,先以变态反应检疫牛群,再结合γ-干扰素ELISA检测进行综合判断,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检测与净化。  相似文献   

6.
在牛养殖过程中,牛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的消耗性的疾病,在养殖中如果出现了这些疾病需要我们及时的将疫情上报。这种疾病牛养殖产业和牛肉制品安全以及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由于牛结核病存在较长时间的潜伏感染,现阶段又无明显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所以牛结核病的防控难度较大。本文主要就牛结合结核病的发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牛结核病的防治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牛养殖产业健康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其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奶牛是牛分枝杆菌的易感动物,而且很容易通过牛奶等奶制品传播给人  相似文献   

8.
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传播危害极大,且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经多年实践探索,阐述了牛结核病的病原、症状、流行规律及预防措施,供广大养牛户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牛结核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的人兽共患疫病,这种疫病当前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传染病,其已被列为检疫扑杀对象,而且这种牛结核病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以及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对牛结核病进行有效控制,必须采取检疫和扑杀政策来加以控制,但不同的国家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将重点对这种牛结核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它不仅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由于交叉感染,而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因而,要从根本上控制牛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应从加强对本病的检疫与监测工作入手,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