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84只8日龄健康艾维茵雄性肉鸡称重后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其中,V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0、3000、15000和45000IU/kg日粮;V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250、2500和5000IU/kg日粮,共构成16个处理组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日粮VA水平对肉鸡钙、磷代谢有显著的影响,日粮VA为45000IU/kg时,肉鸡胫骨灰分含量、胫骨矿化度及血清AKP活性相对于1500、3000IU/kgVA组显著下降(P<0.01或P<0.05),胫骨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胫骨钙含量趋于增加(P>0.05);日粮VA水平为15000IU/kg时,胫骨钙含量、血清AKP活性有降低的趋势,胫骨磷含量趋升高。日粮VD水平在500~5000IU/kg范围内,对肉鸡的胫骨灰分含量、胫骨钙、磷含量、胫骨矿化度及血清AKP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VD添加剂量的增加,血清钙、磷含量呈一次线性增加,胫骨钙含量呈二次曲线上升趋势。日粮VA为15000IU/kg时,肉鸡VA临界过量;日粮VA为45000IU/kg时,肉鸡VA过量。日粮VD水平在500~5000IU/kg范围内,对肉鸡的钙、磷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日粮添加维生素E(VE)和蛋氨酸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性能及血清、组织维生素含量的影响。1350只健康的雌性1 d肉仔鸡被随机分为9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试验日粮采用3(0、200和400 mg/kg VE)×3(0、50和100 mg/kg锌)多因子设计试验,试验共进行35 d。结果显示:日粮VE或有机锌水平对肉鸡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100 mg/kg锌较无锌组显著提高了肉鸡绵羊红细胞抗体和Ig G的含量(P0.05);日粮添加50或100 mg/kg锌较无锌组显著提高了脾脏和胸腺的重量(P0.05);日粮添加VE显著提高了肉鸡绵羊红细胞抗体和Ig G的含量(P0.05);随着日粮VE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SOD、GHS-Px活性表现为线性升高(P0.05),而MDA含量线性下降(P0.05);日粮锌和VE添加水平对MDA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日粮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胸肌、腿肌和肝脏中锌的沉积量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日粮锌或VE添加水平的升高,肝脏、胸肌和腿肌中VE含量线性升高(P0.05)。随着日粮锌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锌含量显著线性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铁和铜含量(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添加下,日粮添加VE和有机锌(蛋氨酸锌)可以影响血清和组织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促进肉鸡免疫反应。日粮添加100 mg/kg锌和400 mg/kg VE可以提高肉鸡肌肉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3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及机体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5周龄金定鸭15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鸭,饲粮中添加的VD3水平分别为0、400、1 500、3000、5000IU/kg,研究不同水平VD3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VD3能显著提高育成期蛋鸭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对钙磷、总蛋白、白蛋白影响均差异显著(P<0.05),对球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J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T4值显著降低(P<0.05),而T3/T4的值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对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有所改善;对骨重指数影响差异显著(P<0.05),3000IU/kg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表明,蛋鸭在笼养条件下育成阶段VD3的适宜添加量为1 500~3000 IU/kg.  相似文献   

4.
钙和维生素D对生长肉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钙(ca)和维生素D水平对生长肉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2× 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的4周龄爱拔益加(AA)肉鸡144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含Ca 0.90%、1.15%和维生素D 750、5 000 IU/kg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维生素D对胸腺和脾脏指数作用显著(P<0.05),随维生素D添加量的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与0.90%Ca组相比,1.15%Ca组町降低法氏囊指数(P<0.05)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维生素D和Ca的互作显著影响脾脏指数和血清白介素-2(IL-2)(P<0.05),5 000 IU/kg维生素D+0.90%Ca组脾脏指数和IL-2较高;2)随维生素D添加量的增加,血清和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随Ca添加量的增加,生长肉鸡的抗氧化性能降低,且对机体肝脏T-SOD、GSH-Px、T-AOC影响显著(P<0.05);维生索D和Ca的互作对血清和肝脏T-SOD、GSH-Px、MDA影响显著(P<0.05),5 000 IU/kg维生素D+0.90%Ca组在抗氧化方面优势明显.综合分析,5 000 IU/kg维生素D+0.90%Ca组在抗氧化和免疫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实际生产中在满足生长肉鸡Ca基本需要量的同时,适当增加维生素D添加量对提高生长肉鸡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以玉米-豆粕为基础的钙磷缺乏日粮中补充不同水平的硼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骨骼和粪便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一致的1日龄肉鸡18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日粮采用2×3因子设计,即正常日粮、磷缺乏日粮及补充0、30和60mg/kg的硼,试验共开展42d。结果 :降低日粮钙磷水平可显著降低21和42d肉鸡的体重(P 0.05)。在1~21d和1~42d时,钙磷水平和补充硼对采食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日粮钙磷水平降低了1~21d和整个试验期肉鸡的采食量(P 0.05)。日粮补充硼显著改善了肉鸡料重比(P 0.05)。30mg/kg硼补充组较0mg/kg硼组显著提高了血清磷浓度(P 0.05)。正常和钙磷缺乏日粮补充30mg/kg硼显著提高了胫骨灰分、钙和磷含量(P 0.05),同时,钙磷水平及硼添加水平对胫骨成分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0.05),钙磷缺乏日粮补充硼可显著降低粪中测定指标的含量(P 0.05),其中60较30mg/kg硼补充组显著提高了粪中灰分和磷含量(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钙磷缺乏日粮补充30mg/kg硼可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提高胫骨钙磷含量,降低粪中灰分、钙磷排泄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240只(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5个组(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3 000、6 000、15 000、30 000和45 000 IU/kg维生素A),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22~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及1~42日龄肉鸡的ADFI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22~42日龄肉鸡的料重比(F/G)的影响有显著的趋势(0.05≤P<0.10),且22~42日龄和1~42日龄肉鸡的ADFI以及1~42日龄肉鸡的F/G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均呈线性升高(P<0.05或0.05≤P<0.10),3 000 IU/kg组肉鸡增重效果较差,6 000和15 000 IU/kg组肉鸡增重高且F/G低,30 000和45 000 IU/kg组肉鸡ADFI较高、F/G不同程度升高。2)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21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42日龄血清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42日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趋势(0.05≤P<0.10),其中3 000、6 000和45 000 IU/kg组血清免疫因子含量较低,15 000 IU/kg组较高。3)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21日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42日龄血清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且21日龄血清丙二醛(M DA)含量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升高趋势(0.05≤P<0.10),42日龄血清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随饲粮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分别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其中45 000 IU/kg组血清MDA含量较高且T-SOD活性较低。综上,本试验条件下添加6 000和15 000 IU/kg的维生素A可使肉鸡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且15 000 IU/kg维生素A可满足肉鸡免疫和抗氧化需要,而添加水平增至30 000和45 000 IU/kg时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抗氧化机能均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的钙和维生素D3对AA肉仔鸡肉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完全随机因子设计,选用240只2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期为28 d。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含钙0.90%、维生素D3 750 IU/kg,日粮中共设两个钙水平(0.9%,1.15%)和两个维生素D3水平(750、5000 IU/kg)。结果表明:(1)在AA肉仔鸡饲粮中单独添加1.15%的钙对肌肉嫩度影响显著(P<0.05),5000 IU/kg维生素D3对肌肉嫩度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添加钙和维生素D3的互作效应对肌肉嫩度影响显著(P<0.05);(2)1.15%的钙显著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3)单独添加5000 IU/kg维生素D3显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长期添加1.15%钙和5000IU/kg维生素D3能够减小肌肉剪切力,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从而提高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补中益气汤发酵制剂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00只7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笼饲养。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药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未发酵中药,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发酵中药,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发酵中药。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发酵制剂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P0.05);显著增加血清和肝脏中的T-SOD、GSH-Px含量(P0.05),同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清、肝脏和腿肌中的MDA浓度(P0.05或P0.01),不同剂量试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补中益气汤发酵制剂,能够改善肉鸡血液生化指标,显著提升肉鸡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8日龄健康艾维茵雄性肉鸡384只称重后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5周。其中,维生素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 500、3 000、15 000和45 000 IU/kg日粮。维生素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 250、2 500和5 000 IU/kg日粮。结果表明,45 000 IU/kg维生素A组的肉鸡血清BGP含量相对于1 500 IU/kg维生素A组有显著的降低趋势(P=0.08);随着日粮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1 500~45 000 IU/kg),血清CaBP浓度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92),血清维生素D3与CT含量也呈现降低趋势(P=0.12,P=0.18),其中,以15 000、45 000 IU/kg维生素A组较低,尤以45 000 IU/kg维生素A组最低;血清PTH含量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增加(P=0.029)。随着日粮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血清维生素D3含量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093),血清BGP浓度也呈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14);其中,以2 500和5 000 IU/kg时较高,5 000 IU/kg时最高。由此可知,日粮维生素A过量引起肉鸡骨骼钙磷代谢发生障碍与血清CaBP浓度的降低及PTH浓度的增加有关,也与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0~12周龄肝用型鹅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饲粮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青农灰鹅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确定育雏、育成期鹅维生素E的需要量.试验选择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鹅饲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组)、5、10、20、40、80 IU/kg维生素E的饲粮,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0~4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饲粮添加4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5~12周龄鹅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2)饲粮添加40、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降低12周龄鹅胸肌剪切力和失水率(P<0.05),饲粮添加8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12周龄鹅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3)提高饲粮维生素E水平可显著提高4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显著降低12周龄鹅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饲粮添加40 IU/kg维生素E可显著提高4周龄和12周龄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40、80 IU/kg维生素E组12周龄母鹅血清中雌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20、40、80 IU/kg维生素E组12周龄公鹅血清中雌二醇、睾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促卵泡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论如下:1)维生素E对鹅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血清中尿酸、尿素氮、生殖激素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一定调控作用;2)根据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肝用型鹅饲粮维生素E最适添加量为:0 ~4周龄42.98 IU/kg,5~12周龄38.92~43.41 IU/kg;3)根据鹅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确定饲粮维生素E最低添加量为20 IU/kg.  相似文献   

11.
1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泛酸钙中的钙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泛酸钙中的钙含量。以氯化钾溶液(0.1%,m/V)配制泛酸钙检测液,可消除空气-乙炔火焰的电离干扰作用。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0~4.00μg/mL(r=0.9992),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46%(n=9)。  相似文献   

13.
在动物中提出环磷酸腺苷(cAMP)第二信使概念后,人们在研究中确认了另一种胞内信使--钙离子(Ca2 ),二者共同作用,调节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本文从细胞信息转导途径入手,阐述了细胞信息转导过程中的各种调控因子及相关途径,并对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Ca2 信息转导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中卡巴匹林钙和游离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XDB C18 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2%磷酸溶液-乙腈(70:3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8 nm,柱温30 ℃。结果卡巴匹林钙和水杨酸在0.1~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卡巴匹林钙回收率为97.4%~101.1%,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4%~1.3%,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0.5%;水杨酸回收率为96.9%~101.2%,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5%~1.5%,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2%~0.5%。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旨在研究采用不同钙源及水平的日粮对肉仔鸡体内电解质平衡及血脂水平的影响.试验采用二因素有重复完全交叉区组设计,选用144只健康AA肉仔鸡,随机分成4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饲粮采用2种钙源(碳酸钙、氯化钙)、2个钙水平(0.90%、1.15%),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与碳酸钙相比,日粮中氯化钙可降低血清Na++K+-Cl-水平(P<0.05)、提高Cl-水平(P<0.05),降低腹脂率(P<0.05)和血脂水平.②高水平钙可提高血清Ca2+水平(P<0.05).降低腹脂率和血脂水平(P<0.05).③钙源和水平互作对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总之,日粮选用1.15%氯化钙虽对电解质平衡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可以较好地降低腹脂率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激动剂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是血小板活化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必要条件,它是通过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质膜内钙离子进入而发生的。Ca2+库释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首先磷脂酶(PL)C产生肌醇-1,4,5-三磷酸肌醇(IP3),进而通过IP3通道受体释放细胞内储存的Ca2+,从而完成Ca2+释放。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有助于活化的各个步骤。钙离子作为细胞的第二信使,参与大多数的生物活动过程,尤其在细胞内钙池引发的钙离子的进入(store-operated Ca2+entry,SOCE)在血小板激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在血管内激活极易引起血栓,因此研究血小板活化机理可能会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钙和磷是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矿物质。在配制猪日粮时,必须考虑正确的钙磷比,以使这两种矿物质能够被猪充分的吸收和利用。虽然钙和磷是二种重要的矿物质,但对磷消化率的研究远多于对钙消化率的研究。因此,本综述重点讨论钙的消化率。有关猪对钙的营养研究,只有钙的表观总肠道消化率(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ATTD)已有报道;而在磷营养研究上,饲料原料中磷的ATTD和标准总肠道消化率(Standardized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STTD)都有报道。为了能确定钙的STTD值,必须先确定钙的基础内源性损失。虽然大多数钙在小肠中被吸收,但有迹象表明,在某些条件下钙也能在结肠中得到吸收,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钙在小肠不同部位的吸收程度。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的大多数磷通常与肌醇六磷酸结合。因此,由于体内缺乏植酸酶,猪对植物性饲料中的磷消化很差。最近20年间,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型植酸酶已经能提高此类磷的消化率。然而,据报道,日粮高水平地添加钙会降低微生物型植酸酶的效力,不溶性钙-植酸复合物或钙-磷复合物的形成很可能不仅会影响植酸酶的效力,也会影响钙和磷的消化率。因此,钙、磷、肌醇六磷酸和植酸酶的交互作用是钙消化率研究上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选择1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喂以骨粉、乳酸钙和碳酸钙为钙源配制的饲料(含Ca2.5%),研究SHR大鼠对不同钙源的吸收及其血压的变化。结果如下:1.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可明显起到补钙作用。在三个高钙处理中,SHR大鼠体内钙含量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其中雄性大鼠比对照高2.25-3.19倍,雌性大鼠高1.36-2.56倍。对雄性大鼠的补钙作用,骨粉钙>乳酸钙>碳酸钙>对照;而雌性大鼠则是骨粉钙>碳酸钙>乳酸钙>对照。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大鼠,均是骨粉钙优于其它两种钙源。2.三种钙源均可延缓SHR大鼠血压上升,乳酸钙降血压效果最显著。在雄性组中,钙的降血压作用为:乳酸钙>骨粉钙>碳酸钙;在雌性组中,骨粉钙和碳酸钙虽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但差异不显著,只有乳酸钙差异显著。3.三种钙源均不同程度地减少SHR雄性大鼠红细胞压积,雌性大鼠红细胞压积均处在正常范围内。大鼠血液中的钙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