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论述了林木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和木材品质改良转基因研究进展。并对现阶段林木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综合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国外林木转基因工作研究进展 ,其中主要就林木转基因的方法、转基因植株鉴别、转基因在林木上的应用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将国内外林木转基因工作列表加以综合 ,最后指出了林木转基因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转基因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被引入林木育种领域中,研制成功的转基因林木却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因素限制,使其潜在经济价值开发利用较缓慢。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林木研制及安全性评价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经验,强调了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应结合林木自身特点,尽可能发挥转基因林木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转基因林木已开始进行田间试验,其中部分还获得商品化许可.与此同时,转基因林木的生态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但这方面研究报道还很少.目前,已开展的转基因林木安全性研究多集中在转抗虫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林木上(高素红等,2005),而很少涉及抗逆境等其他性状基因.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重要场所,转基因植物体内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可能通过植物残留物及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土壤微生物造成影响.评价转基因林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胡建军等,2004).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日益成熟,而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相对滞后,其中转基因林木基因漂移研究尚处于空白。花粉传播是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文章对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林木开花散粉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目前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林木基因工程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林木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估和管理概况,强调了对转基因林木的评估标准和管理措施应结合林木自身特点逐一进行,以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为重点。对我国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不断进步为基因的功能解析和生物的定向改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林木基因工程育种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而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目前国内对林木基因工程育种中处于关键地位的转基因技术进行系统论述的还比较少。文中从原理、过程和优缺点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几种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的转基因技术,评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的林木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因工程的重要模式植物。杨树转基因研究可以打破种属限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是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进行该方面的工作,本文介绍了杨树转基因涉及到的抗虫、抗除草剂、木材材性改良、抗逆、抗病、激素调控、开花调控和植物修复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了影响杨树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杨树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后期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获得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并将国内外林木转基因工作给以概括,提出了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转化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林木遗传工程及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调节(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遗传工程有利于保存林木遗传资源,改善全球气候,减轻自然林的过度采伐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林木产品需求。控制林木真菌、病毒病、虫害和杂草的遗传工程方法正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尽管转基因林木的历史不长,种类不多,但它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抗除草剂基因、抗虫基因以及和木材质量相关的基因已被分离并应用于林木遗传工程。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中的新技术使得高效林木遗传改良成为可能并将促进这些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木质素的应用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全过程并不完全清楚。有关松树自然突变体和转基因林木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过程。这些发现对完善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加深对木质素前体生物合成途径的理解和通过遗传工程改善木材质量有促进作用。本文综述了林木遗传工程在这些领域中取得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1.
林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树的应用是当代林业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尽管微弹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已经被应用于重要的针叶树种,转基因植株仅仅在少数几个针叶树种上获得成功。大多数转基因针叶树来自微弹介导的转化,例如转基因的挪威云杉、白云杉、黑云杉和辐射松等。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良树的形状、生长率、木材质量、抗虫性、抗除草剂能力和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本文对遗传转化技术在这些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做了简短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林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植物基因工程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分离、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转化细胞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外源基因表达的检测等几个方面。利用该技术目前已转化了20多种林木树种,并成功地将抗虫的苏云金芽杆菌内毒素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林木树种。  相似文献   

13.
林木非生物胁迫抗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极端温度和盐害等非生物胁迫因子是制约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 且抗逆机制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 如何改良林木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一直是育种学家的难题。然而,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人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林木, 提高其抗逆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林木抗逆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目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逆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ang Wei 《林业研究》2001,12(4):220-228
Many important advances in forest biotechnology have been made. The use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ransgenic trees in modern forestry is now an important field. Two basic methodologies particle bombardment and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have been used on conifers. However, routine procedures exist for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conifers. As a result only a few speci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into stable transgenic plants. The use of a particle bombardment has been more successful and transgenic plants have been produced inPicea abies, Picea glauca, Picea mariana, andPinus radiata, although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of stable transgenic plants is lower than that ofAgrobacterium. At present, breeding programs have been directed toward improving bole shape, growth rate, wood properties, and quality, as well as toward improving root and shoot performance, pest resistance, stress tolerance, herbicide resistance, and ability to resist stresses, which will drive forestry to enter a new era of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o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conifers. Biography: Tang Wei (1964-), male, Ph. Doctor, Research associate, O-23, E. S. King Village, 2900, Ligon S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aleigh, NC 27607, USA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5.
林木耐盐碱相关基因与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盐渍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资源与生态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为林木耐盐碱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一批林木耐盐碱相关基因相继被克隆、功能得到定位,并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一些林木耐盐碱转基因株系。文中综述了近10年与林木耐盐碱相关的渗透调节保护基因、功能蛋白基因、调节蛋白基因、抗氧化酶基因等的克隆及其工程应用2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养出木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和糖转化效率高以及优质的木材,对于将其定向应用于制浆造纸、生物炼制、木质建筑及装饰材料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详细阐明了木质素和纤维素基因调控技术对转基因林木生长表型、细胞壁化学组分含量及其微区分布、组织细胞形态及细胞壁超微构造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转基因林木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定向培育优质速生人工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杨树分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是中国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杨树资源丰富的国家 .杨树具有速生丰产、实用性强、无性繁殖能力强 ,且基因组较小等特点 ,现已成为研究林木生理和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树种 .该文概述了基因工程技术、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在中国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