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抽取的60个农户(项目农户和非项目农户各半)跟踪监测、对比分析,客观地评价了世行项目肉牛农户生产模型在农户生产中的实施效果。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前世行组织专家精心论证评估确定的三头规模肉牛投资模式,在项目实施期呈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农户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户均年纯收入比非项目农户提高1 112元,提高了20.4%,项目农户在保持与非项目农户自然增长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在5-6年内回收全部项目投资。农户通过种草养牛,养牛数量从2004年的1.83头增加至2008年的4.83头,世行的这一种草养牛模式再次证明,种草养牛完全符合草畜同步建设、生态平衡发展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牛繁殖率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一条主要措施,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1实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种公牛的优劣对牛群会产生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养牛的经济效益,为此,配种站应选购后裔好的优质精液,才能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现场输精时,必须把好精液质量关,冻精复苏后...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错后,农民养牛积极性提高,耕牛价格上升,有农户从过去养牛单纯役用,逐步过度为商品生产,成为养牛专业户。但农村调查,普遍存在母牛配种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1、平原地区牧地少,牵着放牧,公、母牛接触机会少。2、牛群结构中,公牛少且分布不平衡。3、大部分养牛户不愿让公牛参与配种,怕配种后性情变恶,不好管养和驶役。有的虽愿让公牛配种,但要价太高。  相似文献   

4.
宣汉县1978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良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 ,逐渐产生了一个杂交牛群体 ,于1983年建立云蒙山牧场 ,确定了西门塔尔牛为杂交改良公牛 ,乳用为改良生产方向 ,并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奶牛产业化。为了充分发挥我县农村户养条件下 ,杂交牛的泌乳潜力 ,进一步提高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 ,我县推广了提高杂交母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 ,使杂交牛的个体产奶量和群体产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效果显著 ,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实行级进杂交和三元杂交技术。用西门塔尔高产牛冻精对原有杂交牛群进行级进杂交改良 ,…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苜蓿干草替代豆饼喂饲杂交公牛进行了试验,结果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养牛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四川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应用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适合我省农区养牛生产的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在宣汉、汉源两县选点应用杂交改良、繁殖配种、难孕母牛防治、犊牛适时断奶、杂交母牛培育和肉牛肥育等技术,在农村户养条件下,其试验结果为:参配母牛1018头次,年均受胎率达92.24%,建卡母牛260头,年度繁殖率95.05%;杂种母牛头平年产奶提高50.76%,达1749.9kg;强度肥育的杂交公牛日增重为l173g,屠宰率54.7%;农户养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德国种公牛选育和冻精生产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12日,笔者随农业部后备公牛选育与冷冻精液生产技术培训团,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1d的考察学习。在德国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黑森州和巴伐利亚州环保,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宝牛养牛联合会,宝牛育种中心,慕尼黑克鲁博种公牛人工授精检测站及巴伐利亚州部分养牛场等,对德国养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良本地黄牛,从单一役用转向综合的肉乳兼用,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国外良种公牛,生产冻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充分发挥种公牛的生产性能,加速黄牛改良的步伐。1975年,徐州地区建立种公牛站(现名徐州市家畜良种站)。现将建站以来种公牛的利用和黄牛改良效果情况简报如下。(一)牛冻精生产情况:1975年开始筹建种公牛站,1977年正式投产,至1987年底,生产牛冷冻精液颗粒157万粒。按种牛品种划分,其中西门塔尔牛占30.1%;抗旱王占  相似文献   

9.
罗文坤 《草业与畜牧》2010,(5):41-41,4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牛业发展迅速.而向养牛生产中投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则是当前农户养牛亟待实现的目标.笔者根据多年来对农村养牛户的调查情况,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宣汉县1978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良种公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逐渐产生了一个杂交牛群体,于1983年建立云蒙山牧场,逐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奶牛产业.为了充分发挥在农村户养条件下杂交牛的泌乳潜力,进一步提高农户养牛的经济效益,我县推广了提高杂交母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使杂交牛的个体产奶量和群体产奶量均有大幅度提高,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种公牛的性欲和采精管理是种公牛站冻精生产管理环节的核心部分。然而许多管理者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种公牛的营养和冻精生产工艺的改进上,降低了对种公牛性欲的重视程度,使部分种公牛发生性欲下降,爬跨台牛不积极,或虽爬跨但不射精的现象。种公牛性欲降低严重影响了种公牛冻精生产,降低了种公牛的使用率和利用年限,影响了冻精的质量,降低了种公牛站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景县留府乡曹上营村曹振在发展肉牛生产时,采取借腹产犊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他共饲养犊牛6头,出栏育肥牛4头,获利8000多元。去年,曹振在衡水市桃城区建筑队工作时,看到养牛效益高、前景好,便产生了养牛的念头。养牛业投资大,饲养周期长,如何才能解决低投入高产出发展养牛的问题经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他发现奶牛场初生的小公牛仅几十元一头,而且也比较容易买到,于是他决定采用奶牛场的小公牛去势后强度育肥的方法发展肉牛生产。去年秋天,他投资8000元买回一头二胎黑白花奶牛,又从黄骅农场花360元购进4头黑白花…  相似文献   

13.
一、农户规模养牛的 主要经营模式 (一)繁殖型(犊牛生产型)即以饲养繁殖母牛为主要生产手段,通过生产犊牛育成后,公牛出售给育肥场(户),健康母牛转入基础母牛群。这种模式一般以高价出售育肥用架子牛和育成母牛为目的。为了提高繁殖母牛的  相似文献   

14.
种公牛是养牛生产的重要资源 ,种公牛的品质及其利用率对养牛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科技含量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牛的育种工作开展较晚 ,缺少生产性能突出的种牛资源 ,所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遗传品质优秀的种公牛推进牛品种改良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种公牛的饲养和生产管理中 ,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1 种公牛的选择种公牛的选择对公牛站的冷冻精液生产和经济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各种公牛站的种牛大多是从国外引进 ,种公牛一经选定 ,由于基数小、成本高 ,致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选择强度及淘汰率都比较低。近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种草养畜项目的全面实施,养牛业也迅速发展,全省各地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多,其中许多人以短期育肥牛作为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他们在实际养牛生产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效益不是很明显。要真正搞好肉牛短期育肥,较快地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人工受精技术改良本地黄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西南山区黄牛数量虽多,但品质差、个体小、生长缓慢、繁殖率低、出栏率不高、经济效益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引进优良种公牛和优良种公牛冷冻精液采取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的方法与本地母牛进行杂交配种,产下杂种犊牛,改良地方品种,提高养牛经济效益,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种公牛的性欲与遗传、脾性、饲养管理、营养、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种公牛的性欲强弱高低对生产影响较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种公牛出现阶段性或长期性欲不佳的状态,导致种公牛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淘汰率增加,良种牛的经济效益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通过饲喂催情散,性欲低下的种公牛均恢复正常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牛奶、牛肉消费量的不断增加,养牛的经济效益总体不错,但仍有些农户饲养效益不高。调查发现这些农户生产管理粗放,母牛营养失调,繁殖疾病多,母牛的受胎率普遍较低,情期受胎率平均为40%左右。奶牛受胎率低,一是延长了,产犊间隔,降低了产奶量,二是减少了犊牛数量。可见应狠抓受胎率,提高养牛效益,重点应抓好以下几项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养牛生产一直是我省发展牧业经济和农民致富的重要养殖项目,多年来全省广大农民依靠养牛生产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众多农户和小规模养牛户依然是养牛生产的主要力量。众所周知,在农户养牛生产中,母牛难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因此做好对母牛难产的预防和救治既是为养牛户分忧,也是基层兽医人员为养殖户解难的真实价值体现。解决好当前养殖户母牛难产既要做好对养殖户的养殖科普宣传,也要快速及时救治,更好的服务于养户,减少由于难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母牛难产的原因十分复杂,我们既要积极地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更要积极的开展早期发现和救治,不论是养殖户还是基层兽医都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民养牛的用途已经从役用逐步转变到乳用、肉用上来。但是,广大养牛农户仍沿用传统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科学养殖所占份额很小。传统养牛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农户养牛经济收入。笔者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0多年,对母牛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治等进行了长期摸索,对农户养母牛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交流探讨如下:1农户母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广大农户受小农经济生产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