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木柳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以来,作者通过杞柳等七种灌木柳的引种试验观察分析比较,杞柳在生长量、条材产量、质量及耐水湿、耐盐碱等方面都表现良好。这一引种工作对今后盐碱地造林和柳编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杞柳又名簸箕柳,是重要经济灌木.它枝条柔软,韧性强,是编织筐、篮、箱及其它日用工艺品的好材料.杞柳根系发达、固土性能好,也是巩固堤岸、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黄河流域一带.一般当年造林就有收入,造林成本低,周期短,收益快,随着社会各项生产的高速发展,对杞柳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杞柳生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如何提高杞柳产量的问题极待解决.现将我们对杞柳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的增产效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洪泽湖西淤积性的滩面上,地势平坦,土壤板结、无结构,透气性、保肥性能差,肥力一般,PH8.4以上(表1).同时,地下水位高并有季节性积水.二、材料和方法我们选择生长比较整齐的8年生杞柳地  相似文献   

3.
对西吉县梯田地埂灌木树种(以杞柳和柠条为主)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造林整地时,梯形槽和鱼鳞坑整地均可,整地深度以40cm左右为宜,整地时间以雨季预整地最佳;(2)造林方法要根据具体树种而定。柠条最好选择植苗造林,春秋皆宜,杞柳适宜秋季造林,总体上秋造的苗木成活率和存活率明显好于春造。另外,在柠条播种造林时,坡向最好在阴坡;(3)杞柳造林时的种植深度以种条覆土2cm最佳,适宜的几种种植深度模式为:阳坡种条覆土2cm、阴坡种条齐地面、阴坡种条覆土2cm;(4)造林整地、种植深度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较大,造林方法、造林坡向、种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杞柳、水杨梅等7个造林树种的造林试验,测定了各树种1年生根部组织内Hg、Cd、Ni、Cr、Cu、Mn、Zn、Pb和As等9种重金属指标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7个树种对重金属均有一定的吸滞能力,其中杞柳对所有测定的重金属均有较强的吸滞能力,其他树种对不同重金属指标吸滞能力表现不一。通过综合吸滞能力评价,按CI值将7个树种的综合吸滞能力种排序:杞柳〉池杉〉垂柳〉落羽杉〉湿地松〉水杨梅〉杨树。  相似文献   

5.
沛县位于江苏省最北部,微山湖西岸。全县28个乡镇场,人口112万,可耕地116万亩。沛县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自然资源丰富,汉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大力开展群众性造林绿化活动,城乡面貌、环境质量大为改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全  相似文献   

6.
红杞柳扦插无性繁殖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杞柳是柳编产业的主要条材,又是湿地保护、防护堤坝和水源涵养以及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重要树种。文章对红杞柳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无性繁殖及造林技术,做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7.
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省级文明城市沛县,座落在江苏省最北端,微山湖西岸。全民义务植树二十年来,沛县沧桑巨变,绿意盎然,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文明之花处处竞放。  相似文献   

8.
杞柳造林技术孔令正(凤翔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凤翔721400)杞柳的柳条可用于编织生产、生活工具和外贸工艺品等,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杞柳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以秋季落叶前后至大地封冻前栽植较好。一般将柳条截成长25cm的种条进行扦插或埋条。地形不同采...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1、陇川县1988年人工造林面积,经88年11月份和12月初林业部门检查验收后,当时落实上报的总面积为18400亩。在造林总面积中,国营造林面积4300亩(包括国营林场造林面积2000亩),占总造林面积的26.1%。新队,联户和个体造林面积13600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3.9%。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面积12465亩,占造林面积的67.7%。其中:杉木11282亩,思茅松487亩,秃杉451亩,其它树种245  相似文献   

10.
杜海艳 《中国林业》2013,(12):44-44
江苏省滨海县东临黄海,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几年来,该县把生态建设作为林业发展之本,富民增收作为林业发展之基,把握好造林和富民、生态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使林业发展由纯粹植树造林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增强林业自身活力,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之路。全县高效林业面积达7.54万亩,新增1.1万亩,增长14.5%。其中,果树经济林3.56万亩、杞柳创汇林0.68万亩、高效复合林2.3万亩、桑冈0.5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0.48万亩。现有林木总量51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98万赢方米,林木覆盖率23.82%,在盐城市率先达到小康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1991——2000年,是我省造林绿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省造林绿化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是: 一、奋斗目标 (一)总目标 1、造林面积和新增(即保存)森林面积。 1991——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00万亩,飞播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1400万亩,年均造林500万亩。“八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757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55%。其中人工造林1707万亩,飞播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九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243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45%。其中人工造林1493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到2000年新增森林面积3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到2000年,扣除6000万亩宜牧用地后,尚有宜林荒山2900万亩。 2、造林绿化的其他指标 (1)保存率。造林绿化综合保存率为64%,  相似文献   

12.
最近5年,我国林业工业发展的总投入中,近90%是民间资本;非公有制林业在新造林面积中占了80%以上,个别省份达90%(包括退耕还林);许多造林大户,非公有制林业已迅速崛起。2002年,陕西省完成造林面积1126.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79.6万亩,荒山造林415.33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0.6%;2003年全省计划造林112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20万亩,荒山造林420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4.6%。全省承包500亩以上荒山荒坡的大户共投资3.76亿元,治沙英雄石光银在沙地造林22.3万亩,定边县64万亩的荒沙荒坡,有3个石光银就可以使  相似文献   

13.
杞柳适应性强,在ph值小于8.5的轻碱地、低洼地和耕地上,雨季前整地,春季扦插和植苗造林,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年公顷产量可达到2.6万kg左右。利用杞柳编制工艺品,可增值2-4倍。  相似文献   

14.
1982年,我们翁牛特旗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造林38.9万亩,全旗农村牧区人均造林1亩,为1981年造林面积的3.2倍。同时,完成造林整地32万亩,育苗4212亩,采集各种林木种子52万斤。  相似文献   

15.
贷款造林对于增加造林投入,提高造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贷款造林成效调查统计,柳州地区1985年至1988年,共完成贷款造林599719亩,发放贷款总额2134.21万元。在完成数中,国内开发性贷款造林面积467598亩,贷款金额1656.76万元,林业项目贷款造林面积97298亩,贷款金额342.02万元;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面积31426亩,贷款金额127.39万元;扶贫贷款造林面积3397亩,贷款金额  相似文献   

16.
河池市从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实行无偿补助造林,每年人工造林不足万亩,1984年利用扶贫经费选林1万亩,当年全部造林也只有2.6万亩。八五年自治区林业厅给予我市开发性贴息贷款造林任务3万亩,计划总投资120万元,全市人工造林5.46万亩,其中贷款造林2.98万亩,创历史最高纪录。而  相似文献   

17.
2002年,省政府将潢川县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区,当年分配造林任务4.8万亩,(退耕地造林2.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4万亩)。2003年分配退耕还林任务5.2万亩(退耕地造林2.6万亩,宜林荒地造林2.6万亩)。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22个乡(镇、场)186个村1.8万户群众参加退耕还林,两年共完成退耕还  相似文献   

18.
杞柳的适生范围广、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大、是营造经济林的好树种。其条材质量优良,是柳编的好原料。如何确定不同用途的杞柳经济适宜的造林密度,以期生产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条材,实行定向培育,为此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年以前和田地区每年造林在两万亩上下徘徊,重造轻管,造的多,活的少,成林的更少。 一九八二年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和田地区的林业开始起飞,当年造林五万六千九百亩,1983年造林面积十万八千七百亩,和田县首先实现了农田林网化;1984年全地区造林十二万五千九百亩,洛浦县实  相似文献   

20.
博白县党委、县人民政府认真加强领导,发动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了有力措施,今年造林绿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截至五月底止,全县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人工造林254,663亩,一年超额完成了自治区分配四年造林24万亩的任务,其中湿地松21.4万亩,在造林总亩中,工程造林12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4万亩,造林成活率均达96%以上。博白县共有林业用地288万亩,其中尚有宜林荒山100多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