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今年,国际番茄酱销售低迷,番茄干市场看好。21团抓住有利时机,扩大番茄干晾晒规模,生产能力达到1 200多t。21团地处焉耆盆地西缘,土地肥沃,平均日照达到18 h,具有番茄种植、制干的独特优势,其产品红色素和含糖量都具全国之首,深受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切分番茄在农产品加工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沿番茄的长轴线将番茄切分为均匀的两瓣,是番茄制干加工的重要前期处理工序,自动定向是番茄切分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本文分析了番茄切分机的定向和切分工作原理,为番茄切分机整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9月22日,在22团亚泰食品加工厂院内,一台由新疆农科院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番茄切分机正将一个个番茄沿长径方向均匀地切成两瓣。这标志着22团制干番茄的切分实现了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正>沙湾县地处天山北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制酱番茄的生长,是新疆北疆片区种植加工番茄的一个基地县,规模种植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制酱番茄作为沙湾县主要经济作物,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0.67万hm~2左右,占到了全县种植面积的8%。番茄适宜早播,早播就可以早收,从价格或产量上来讲,可以给农户带来很大的收益。在早播时,个别年份时常遇到倒春寒,番茄苗很易被冻死或冻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番茄植株对不同水盐胁迫情景的响应,为合理制定盐碱化土壤下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粉欧宝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布置,设置3个水分水平(W1-充分灌溉、W2-1/2的W1灌水量、W3-干旱复水)和2个盐分水平(S1-无盐和S2-0.3%含盐量),每个处理4个重复,测定了番茄耗水、干物质和产量指标,分析了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充分灌溉W1相比,W2水平的番茄植株耗水、干物质、植株含水率、叶质量、产量、单果质量显著减少。W3水平的植株耗水量和叶茎比显著减少,但单株干质量与鲜干比所受影响不大;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显著减小,但坐果率提高导致产量有所增加。盐分处理的番茄植株耗水量、单株干质量、鲜干比、叶茎比、果实总产量、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小于无盐处理。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叶片生长和单个果实发育,盐分胁迫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结论】干旱复水与无盐处理组合(W3S1)下番茄植株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水平,可用于最优调亏灌溉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正>乌苏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制酱番茄的生长,是新疆北疆片区种植加工番茄的一个基地市。截至目前,番茄种植面积已达8.78万亩,成为乌苏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工番茄移栽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及综合配套机械作业模式研究项目,在2012年至2013年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示范、引进了加工番茄移栽机、番茄收获机,填补了乌苏市番茄全程机械  相似文献   

7.
红枣制干技术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然晾晒法、烘房制干法、干燥机制干法、太阳能制干法、真空冷冻制干法、微波制干法以及红外辐射制干法等现有的主要红枣制干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新疆南疆地区红枣加工企业的“两级”干燥模式为代表,分析了红枣干燥加工模式现状;最后,针对主流红枣烘房制干技术的问题与不足,对红枣制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浅谈加工番茄移栽机械化作业增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加工番茄移栽全程作业技术现状乌苏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制酱番茄的生长。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种植比重逐年增加,并示范、引进了加工番茄移栽机,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番茄栽培模式不断完善。1.土地种植形式1.土地种植形式乌苏市加工番茄种植面积8.7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764%,主要种植形式有三种:(1)二轮承包土地种植面积7.54万亩,占番茄种植面积的78.2%;(2)小农场种植面积1.8万亩,占番茄种植面积的18.67%;(3)农村土地合作种植面积0.3万亩,占番茄种植面积的3.1%。  相似文献   

9.
沈卫强 《农业工程》2013,3(6):79-81
天然绿葡萄干由无核白葡萄制干而成,其传统制干方法有荫房晾制和人工快速制干法。荫房晾制方法干燥周期长,易受风沙、灰尘和虫蚁的污染。介绍了太阳能热泵组合干燥设备、太阳能集热厢式干燥房、混联式太阳能干燥设备和气体射流干燥试验装置等天然绿葡萄干制干装备的研究进展,以期利用先进的烘干技术和设备,提高绿葡萄干品质和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新疆葡萄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番茄收获机的适应性,根据农艺要求及各种地理环境,设计了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番茄收获机。主要对该机机架调节机构、采摘头、轮距及果秧分离机构的调节进行阐述,该机集番茄秧的切割、果秧分离、番茄成熟度选择和输送于一体,使收获后的番茄能达到制酱企业加工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最佳的枸杞制干方式及工艺参数,对现有枸杞制干方式的生产成本、规模、效率以及制干品质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标准化以及高质量化是枸杞制干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施氮量对加工番茄根系构型及产量品质的响应机制,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施肥方案,设置不施氮(N0)、施氮200 kg/hm2(N1)、施氮300 kg/hm2(N2)和施氮400 kg/hm2(N3)4个处理,结果表明:0-60 cm土层中的加工番茄根系总干质量、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都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干质量和长度的增长速率均呈“缓慢增加-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定植至开花阶段,加工番茄根系干质量和根系长度在各土层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开花后,处理N2促进了根系总干质量、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总体积的增加,主要体现在开花后0-20 cm土层中根系干质量和拉秧期20-40 cm土层中根系长度的增加.N2相比其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加工番茄的产量,且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和番茄红素.在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施氮比例下,加工番茄定植至开花阶段可减氮施肥按处理N1施44 kg/hm2,在坐果期、红熟期、拉秧期施氮按处理N2施234 kg/hm2便可保证根系的最佳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3.
高兰 《当代农机》2020,(3):68-70
山西省是我国红枣原产地之一,红枣烘干是枣农增产增收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现有制干设备,针对设备中存在的弊端,提出发展红枣制干设备的建议,为发展红枣制干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1加工番茄生产现状乌苏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合制酱番茄的生长,是新疆北疆片区种植加工番茄的一个基地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乌苏市委提出了"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市场调结构、领先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特色农业种植比重逐年增大,并示范、引进了加工番茄移栽机,填补  相似文献   

15.
CO2增施与养分交互作用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杂105”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CO2增施浓度和养分水平对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CO2水平,分别为不增施(C0)、(700±50)μmol/mol(C1)、(1000±50)μmol/mol(C2)、(1300±50)μmol/mol(C3);以山崎番茄配方营养液浓度1个剂量(S)为基准设3个养分水平,分别为1/2S(F1)、1S(F2)、2S(F3)。结果表明:在相同CO2处理条件下,提高养分有利于番茄茎粗、叶片SPAD值、植株干、鲜质量和第一穗果质量的增加,并使开花日期提前;在相同养分处理条件下,增施CO2可以显著增加番茄的茎粗、叶片SPAD值、植株干、鲜质量和第一穗果质量,显著降低第一花序节位,并使开花日期提前;增施(1000±50)μmol/mol和(1300±50)μmol/mol的CO2可以显著提高叶片中氮含量。中低养分条件下,增施(1000±50)μmol/mol CO2即可使番茄第一花序节位降低1.0个节位、开花日期提早5~8d,还使第一穗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高养分条件下,增施(1300±50)μmol/mol CO2的处理番茄第一花序节位最低,比对照(C0F3)降低1.7个节位,开花日期最早,比对照提前10d,第一穗果质量最大,比对照高出24.15%。番茄的第一花序节位、开花日期和第一穗果质量对CO2响应的程度依赖于养分水平,高养分使这些指标对CO2响应的程度提高。综合各项生长指标,C3F3处理番茄茎粗最大、第一花序节位最低、开花最早,是最优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16.
4FZ-2型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治国  齐伟  郭健 《农机化研究》2013,35(6):110-112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依据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番茄收获机,主要对该机收割机构、输送机构、振动机构和色选机构的设计进行阐述.该机集收割、输送、振动分离和色选等功能于一体,使收获后的番茄能达到制酱企业加工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加工辣椒是巴州焉耆盆地的支柱产业,因此,提升辣椒生产机械化能力尤其重要。一、巴州辣椒产业优势、主要品种及栽培模式1.产业优势。巴州位于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横贯其中,水土、光热条件较好,十分适宜粮食、棉花、瓜果以及辣椒、番茄等农作物生长,孕育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尤其是焉耆盆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出辣椒品质优于国内其他辣椒产区,产量高于其他产区2~3倍,线椒制干后色泽深红鲜亮、香味足,辣味适中,  相似文献   

18.
水盐胁迫下根系提水作用对土壤盐分与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水盐胁迫下番茄根系发生提水作用的可能性及其对土壤盐分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利用上下桶分根装置,设定上桶不同水分(W1、W2、W3表示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率的60%~70%、50%~60%、40%~50%)和盐分条件(S0、S1、S2表示Na Cl添加量分别为干土质量的0、0.2%、0.4%),监测分析了水盐胁迫下根系提水量、上桶盐分分布及番茄产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系提水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盐分对番茄根系提水量影响显著,在相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盐分含量越高,根系提水量越大;水盐胁迫下,上桶盐分含量与根系提水量呈线性正相关,除W1S0处理外,上桶土壤电导率在提水量达到最大时有所增加;与对照处理W1S0相比,水盐抑制了根系生长,使根系活性显著下降,同一水分处理下,随着盐分的增加,根长、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减小;盐分对番茄水分生产率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水分条件下,盐分越大,水分生产率越大,7种处理中W2S2水分生产率达到最大,而其产量较对照并未显著减小,生育期提水量占需水量的17.73%。本研究对进一步理解作物在"上干下湿"的土壤水盐胁迫下充分利用土壤剖面深层水分来维持上层根系生存和提高水分生产率具有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自动化的番茄分类采摘,基于视觉识别技术设计了识别系统。首先,基于HSV视觉体系中的H分量,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依据成熟度将番茄分为不熟,半熟和全熟3类,并计算3类番茄成熟度对应的H分量分布范围;其次,根据半熟和全熟番茄H分量的分布范围进行番茄图像分割,并利用形态学的方法得到图像中番茄区域的轮廓曲线;再次,采用椭圆拟合方法实现对番茄轮廓拟合,计算得到图像中番茄区域的中心坐标;最后,采用双目视觉系统实现图像中番茄区域中心坐标向实际空间坐标转化。对番茄轮廓曲线拟合精度和视觉定位精度进行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南方地区农业生产以施加生物炭作为缓解作物渍害胁迫的可能性,利用土柱试验,系统研究了渍害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施加量对番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生物炭施用量下,除总根长、根尖数、根冠比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外,其余各项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较对照处理均显著增加;生物炭施用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施用3%生物炭处理下,根干质量、总干物质量较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分别增加了0.11 g/株、2.37 g/株.生物炭添加对番茄产量影响并不显著,仅在生物炭施加量为10%时,番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而该处理下WUE的增幅达到了120%.总体上,5%的生物炭施用量较为经济合理,适于实际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