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31-34
利用自行研制的土壤热特性试验系统,测定了4种质地的土壤热特性,计算了不同质地土壤在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热扩散率,并与热传导方程解析解法计算的热扩散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热脉冲方法计算的热扩散率比解析解法计算的热扩散率值略微偏大。但是,利用2种方法计算所得到的土壤温度剖面相差不大,相对误差均小于5%。由此可见,利用热脉冲方法确定土壤热扩散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实际斯特林发动机中一种热腔缸头的模化结构,在高温、高压工况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运用自己建立起来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据实测.所获成果开始揭示这种热腔缸头的热负荷特性;也为斯特林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热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导式自动量热计是一种新型的量热仪,它在原理和结构上完全不同于恒温外套式和绝热式热量计。这种量热法不涉及热容和热量的计量,它由自动记录的峰面积计算反应的热效应,由热稳态过程的峰高或峰面积计算反应过程的放热(吸热)速率常数。因此可以在同一个化学反应的量热体系中,通过自动量热计监测和记录化学反应的热谱曲线。同时得到动力学和热力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多针热脉冲技术获取地表热通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基于热脉冲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传感器的设计准则,提出一种简化型多针热脉冲传感器,并对其田间实地测定结果进行评估。首先利用简化型传感器测定获取了0~50 mm土层热储量和50 mm深度处土壤热通量数据,估算得到地表热通量的动态变化;后与传统组合法(de Vries模型+自校正热通量板法)获取的地表热通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简化型多针热脉冲传感器与传统组合法得到的地表热通量日变化趋势一致,对2种方法的测定值进行回归分析所得直线的斜率为1.09,决定系数为0.98;在测定时期内,简化型多针热脉冲技术获取田间地表热通量的平均绝对偏差为12.33 W/m2。因此,本研究中提出的简化型多针热脉冲技术可以用于准确监测田间地表热通量动态,可为农田水热过程和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受全球温室效应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高温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生物热应激生理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由于果蝇对温度敏感、神经元结构简单且基因遗传稳定,因此成为热应激研究的最佳模式生物.文章综述了以果蝇为模型的热感知处理、热偏好及耐热性的研究进展,说明利用果蝇研究热感知过程的优势,以及果蝇应对无害高温的热感受器和应对有害高温的高温伤害感受器,解释果蝇的热偏好及其可能影响因素,阐述果蝇热休克蛋白的诱导表达、表达量与温度阈值、基因结构变异及功能植物和营养素对其耐热性的影响等.今后可将果蝇热感知机制在人体体温调节、食物对生物体热偏好的影响及功能植物和营养素在分子水平上对果蝇耐热性的影响方面进一步探究和深化,以期探索出通过食物调节人体最适温度的方法及更合理的热损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内蒙古西部典型煤矸石与洗中煤混合而成的低热值混煤的热安定性,获得了低热值混煤热解的起始温度和终了温度,以及最佳混合比等特性参数.同时得到了混煤热解的TG和DSC特性曲线.研究结果对优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和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越来越严重。因此探索热应激发生机理与有效解决方案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洪  敖波  范淑辉  陶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00-9401
[目的]应用热分析法鉴别彝族植物药。[方法]用差热-热重分析(DTA 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瓦布友等彝族植物药进行测定,根据图谱峰形和特征进行比较鉴别。[结果]不同样品的DTA的放热峰特征明显,峰顶温度和峰数量不同,同一样品不同组织部位的DTA放热峰不同,不同样品的DSC的特征峰更加明显。[结论]热分析法是彝族植物药鉴别的一种有效鉴别方法,DTA曲线的特征峰可作为鉴别的佐证,DSC曲线的特征峰可作为进一步鉴别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11.
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热稳定蛋白酶的纯化及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在液体培养基中于50℃振荡培养1周后,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Phenythl-Sepharose疏水层析,得到了凝胶电泳均一的蛋白酶。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为55kD,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作用pH值为6.0。该酶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在pH值6.0 50℃条件下酶是稳定的;60℃保温1h,仍保留92%的原酶活性;90℃时酶活半衰期为6min,抑制剂试验证明,该酶为丝氨酸蛋白酶。  相似文献   

12.
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肉牛热应激研究进展,以"肉牛"、"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分子调控机制"、"热应激防控"等为关键词,检索、总结和归纳了2008—2018年来肉牛热应激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一方面,热应激可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及抗氧化功能;激活肉牛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T)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A);另一方面,热应激条件下肉牛可通过血液中miRNAs调控靶基因表达进而参与机体抗热应激反应。但在肉牛耐热基因筛选方面及热应激条件下肉牛营养标准的研究尚少,今后研究应根据不同程度热应激进而制定热应激条件下肉牛营养标准,在筛选肉牛耐热基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是细胞或生物体受到热胁迫后新合成的一类遗传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在干旱条件下对小麦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作物经过热锻炼(Heat Acclimation)后,热休克7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其作物抗逆性有望明显提高,即通过热锻炼可以提高组织的抗逆性,进而提高农作物在干旱条件下种植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应用^3H-Dex放射配体结合的Scatchard分析和^35S-蛋氨酸体外标记法分别测定了环境温度40℃应热应激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平均衡角离常数及其热休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详细了解夏热冬冷地区村镇住宅热环境状况和居民热舒适水平,分别在2006年冬季和2007年夏季对湖南某典型村镇住宅热环境与居民热舒适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总户数85户,131人.调查结果表明,村镇居民在夏季和冬季对室内温度的满意度分别为71.6%和80%,对相对湿度的满意度分别为75.4%和80%;夏季仅有48.1%居民对室内风速感觉满意,因此有必要在夏季加强通风设计.夏季服装平均热阻0.31 Clo,可接受热舒适操作温度范围为15.65~30.14 ℃,冬季服装的平均热阻2.15 Clo,可接受热舒适操作温度范围为8.41~15.65 ℃,全年可接受的热舒适操作温度范围为8.41~30.14 ℃.  相似文献   

16.
碳化温度对2种畜禽粪便水热炭热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碳化温度对水热炭热解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热重法对不同碳化温度下的猪粪和牛粪水热炭的热解特性及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水热碳化温度达到180℃时,猪粪水热炭热解DTG曲线出现2个峰,特性参数也发生显著变化,且180℃的猪粪水热炭的热解残留率最低。猪粪水热炭热解反应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均随水热碳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牛粪水热炭热解特性参数和动力学方程中的E和A随碳化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该研究可为猪粪水热炭的制备条件化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血液加温颞浅动脉灌注治疗鼻咽癌,首先作双侧颈外动脉结扎,继将一侧挠动脉的血引出,加温至43℃,过滤后自双侧颞浅动脉输入,热疗的时间为8h时。自1988年6月以来共收治鼻咽癌患者10例,其中单纯热疗的5例,有效率为80%,热疗加化疗的5例,有效率为100%。术后全身症状士。头痛、头昏大多得到缓解,鼻咽原发癌及颈部转移癌皆可明显缩小、变软、部份或完全消失,通过10例患者的初步观察,近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一种大跨度非对称酿热温室(GH-F),探究其保温蓄热性能,为未来温室设计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GH-F依据传统日光温室采光保温原理设计,东西走向,南北非对称,跨度17.0 m,其南部10.0 m,北部7.0 m,北部底端内侧根据温室长度配置30.0 m×1.0 m×1.0 m的农业废弃物发酵酿热槽。以传统日光温室(GH-P)和大跨度双层内保温大棚(GH-D)为对照,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比较3种温室在最大采暖负荷(室内外温差20℃)下的散热量,通过试验测定3种温室冬季晴天光照强度日变化及冬季典型晴天、典型阴天、典型雪天条件下的保温蓄热性能,并对3种温室建造的投资成本与节地增产效益进行计算。【结果】根据温室热负荷静态模拟理论,在夜间室内外温差20℃条件下,GH-F、GH-D和GH-P室内散热量分别为51.21,45.99,41.86 W/m~2。GH-F的保温性能低于GH-D和GH-P,故建造酿热槽来弥补其保温蓄热性能的不足。实测结果表明,在2016-01-01-2016-01-31,酿热槽1月份平均温度高出室内气温24.7℃,可有效向外界释放热量。在冬季典型晴天条件下,GH-F、GH-D及GH-P夜间平均气温和地温分别为7.9,5.0,8.0℃和12.0,10.4,10.7℃;典型阴天条件下,室内夜间平均气温和地温分别为8.7,5.8,7.3℃和11.3,9.1,10.9℃;典型雪天条件下,室内夜间平均气温和地温分别为8.9,6.5,7.1℃和11.6,9.8,9.3℃。GH-F的日平均气温分别比GH-D和GH-P高2.1~3.0和0.7~2.1℃;GH-F的日平均地温分别比GH-D和GH-P高1.4~2.0和0.5~2.2℃;在室外最低气温为-14.3℃的极端天气下,GH-F夜间最低气温为5.3℃,比GH-D和GH-P分别高出3.8和0.8℃。统计结果表明,GH-F实际建造成本为180.06元/m~2,比GH-D及GH-P分别低59.97和170.02元/m~2;与GH-P相比,GH-F土地利用率提高29.93%,番茄产量提高1.80 kg/m~2。【结论】大跨度非对称酿热温室冬季温度、土地利用率和实际种植效益均优于传统日光温室,适合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类似气候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季丽萍  黄晶晶  冯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7-15648
[目的]探讨不同热习服处理两性小鼠的热耐受性。[方法]分别随机将两性小鼠分为3个试验组(32、37和42℃)和1个对照组(22℃),然后在45℃下测定小鼠的耐热时间。[结果]耐热时间随习服天数的增加而延长,耐热期间的失重率随习服天数的增加而减少;小鼠体重与耐热时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相对高温习服能提高小鼠对更高温度的抵御能力,但习服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20.
细菌生长热谱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KB-2277生物活性监测系统研究了细菌生长热谱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测量温度、培养基、测量方法及供氧状况明显影响细菌生长热谱图的形状,而菌液浓度和存放时间对热谱的影响较小。因此,要从细菌生长热谱中获得细菌代谢的准确信息,必须研究测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