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9,(3):27-31
为探究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对杂交水稻制种异交态势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以隆香634A×华占、4001S×黄莉占等5个制种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等剂量低浓度赤霉素和无人机喷施80%剂量高浓度赤霉素在制种母本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能够降低制种母本的包颈粒率和穗芽发生率,显著提高全外露穗率、穗层高度和种子活力,异交结实率最大增幅达9.79%,种子活力增值最大为5.08个单位,对种子耐贮性无影响;无人机喷施80%剂量高浓度赤霉素可以达到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等剂量低浓度赤霉素的同等效果。表明利用农用无人机喷施高浓度赤霉素既有利于改善制种组合异交态势,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又能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广优772是福建禾丰种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广抗13A与福恢772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品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设置"九二○"在不同抽穗时期喷施不同施用量的试验,研究"九二○"对广优772制种母本株高、穗颈、包颈粒率、结实率和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优772获得制种较高产量的"九二○"喷施最佳时期为母本抽穗15%~20%,喷施量为300~375g/hm~2。  相似文献   

3.
机插密度对杂交水稻制种母本群体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杂交水稻制种母本适宜的机插密度,选用湘陵628S、丰源A、广占63S、深95A、Y58S和隆科638S等6个不同生育期和分蘖成穗特性的母本,以人工移栽16.7×20(cm)作对照,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母本群体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母本中随着机插密度的减小,播始历期、抽穗历期及盛穗历期呈延长趋势,穗平颖花数有增长趋势,成穗率则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抽穗历期与盛穗历期在机插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位面积最高苗、有效穗、颖花数在湘陵628S、丰源A、广占63S、深95A中随着机插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均以高密度18×14(cm)最高。综合抽穗特性和穗粒构成,湘陵628S、丰源A、深95A、广占63S、隆科638S五个母本均以机插密度18×14(cm)最为适宜,Y58S以机插密度20×14(cm)最为适宜。机插条件下,应根据机插密度对不同特性母本播始历期的影响,相应调整父母本播差期以确保花期相遇。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6,(4):21-25
丰39S开花与抽穗历期长,见花期、盛花期分别较见穗期、盛穗期迟1 d,开花盛期与抽穗盛期天数相同;花时较集中,有明显的开花高峰,午前花所占比例较大,开颖历期长,开颖角度较大,柱头体积较大,柱头外露率高,但颖花不闭颖率高,柱头活力也较培矮64S低;对"九二○"敏感,在抽穗10%~20%时喷施"九二○"300~375 g/hm2可取得良好的解除包颈的效果;与不同类型父本制种的异交结实率有差异。根据丰39S异交结实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制种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九二〇"和插植本数对广抗13A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产量在不同插植本数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喷施"九二〇"剂量及时期对包颈度、包颈粒数、包颈粒率、每穗总粒数、穴有效穗、产量等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插植本数与喷施"九二〇"剂量及时期共同影响广抗13A抽穗集中程度;广抗13A的繁种产量与穴有效穗、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包颈度、包颈粒数、包颈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双本配以始穗期1 d喷施"九二〇"180 g/hm2、始穗期3 d喷施"九二〇"180 g/hm2、始穗期5 d喷施"九二〇"120 g/hm2和三本配以始穗期1 d喷施"九二〇"60 g/hm2、始穗期3 d喷施"九二〇"60 g/hm2、始穗期5 d喷施"九二〇"120 g/hm2处理的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九二○"浓度对水稻不育系制种性状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个不育系的制种特性及喷施不同浓度“九二○”的制种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裂颖率、柱头外露率和千粒重等各性状的相关均为不显著水平;喷施不同浓度的“九二○”对各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裂颖率、柱头外露率、包颈粒率和千粒重等特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九二○”用量10g/666.7m2为宜,各不育系的性状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C815S异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水稻光温敏不育系C815S不同原始株系与培矮64S的异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815S不同原始株系盛花期在抽穗后第2~6天,日开花高峰为09:30-12:00,与南京11花时吻合较好;颖花张开时间长达2.5 h,柱头生命力强且持续时间长(6 d),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粒率低;C815S与父本9311,9113,R527,Z02杂交制种,均有较高的异交结实潜力,其异交结实率明显高于培矮64S.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项试验 ,着重从株高、节间比值、包颈长、柱头外露率、结实率、未包穗率 ,齐穗天数等方面分析 ,表明培矮 64S在制种中喷施“九二 0”以抽穗 10 %时为最佳时期 ,每公顷共喷施 4 5 0g ,分两次喷 ,先重后轻为好 ,其穗层结构最有利于异交结实  相似文献   

9.
谢冬容 《杂交水稻》2023,(6):109-114
为探明4个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开花习性,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在南平市自然栽培条件下,以广占63-4S为对照,观察、分析了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K12S、N15S、君S的开花动态、开颖特性、柱头外露率等开花习性。结果表明,K12S、君S开花历期长,盛花期开花量大、开花峰值高、午前花多,在杂交制种时更易与父本花期相遇;K12S开颖特性好,开颖后内外颖尖间距长、开颖角度大;君S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粒率低,在杂交制种时有利于提高异交结实率。理论上,K12S和君S在杂交制种中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水稻》2021,51(2)
依据多年杂交粳稻机械化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大面积制种实践,优化了制种方案,集成了操作简单、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粳型杂交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粳型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的高产结构和指标,明确了适宜机械高产制种的环境条件,总结了机插壮秧育苗、精整田地、合理栽插、制种田间管理、机械割叶、喷施赤霉素、机械辅助授粉、机械收获、纯度及发芽率检测等关键操作技术,为大面积杂交粳稻制种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激素在杂交粳稻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九二0”、花信灵在杂交粳稻辽优3225 制种中的应用技术。按喷施方法和剂量不同,共设9 个处理。结果表明:(1)父本喷施“九二0”,虽然能改善不育系的受粉态势,但同时降低父本颖花利用率,利弊兼备。(2)在母本抽穗5% ,40% 时,喷“九二0”、花信灵,混喷和单喷都明显增产,混喷效果较好。(3)开颖柱头外露率和单颖开放时间是影响制种异交结实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杂交稻制种的母本抽穗40%与80%时,分别喷施“花信灵”30g,使始花期提早约1h,父母本花时相遇率提高8.5%~15.1%,柱头外露率平均提高6.59%,花期缩短1~2d,异交结实率平均提高8.21%。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利用两系新不育系‘亮S’,以‘750S’为对照,探究了‘亮S’的抽穗历期、开花习性、柱头活力、张颖历期和张颖角度等。结果表明,‘亮S’抽穗历时8 d;见穗第2天始花,历时10 d,第5~8天为盛花期,盛花期开花数占开花总数的75.96%,花期集中,盛花期较盛穗期迟3 d;日开花高峰期在9:00~11:30,午前开花率为86.48%;柱头外露率为88.46%,柱头活力强,开花当天最高,为56.82%;张颖历时90~390 min,平均张颖角度33°2';大面积制种‘亮S’赤霉素用量225 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9771S异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9771S异交特性研究表明:9771S见穗后第2天即开花,但在见穗后第7天才进入盛花期;其抽穗盛期出现在见穗后的第5~9天;从日开花动态来看9771S花时集中,日开花高峰为10:00—12:00,午前花率为71.9%;颖花张开角度为28.54°,张颖历期达95.9 min,柱头活力持续时间为4 d,比对照陆18S短1 d;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率低;对"九二○"反应较钝感,在刚破口时喷施450~525 g/hm2可以取得良好的解除包颈效果。9771S具有较高的异交结实潜力,在制种上根据亲本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湘陵628S制种高产的群体结构,通过设置母本不同栽插株数处理,研究了母本栽插株数对群体分蘖动态、抽穗开花动态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穴栽插2、3、4株处理的最高苗数、抽穗期、开花期均较每穴栽插1株者提前1~2d,并且其群体抽穗历期缩短,开花更为集中,有利于制种产量提高;随着每穴栽插株数的增加,母本穗长、总粒数、实粒数均逐渐减少,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则逐渐增加,但每穴栽插2株、3株的处理单位面积颖花数多于每穴栽插1株和4株的处理,使前者产量高于后者.因此,在采用湘陵628S进行杂交制种时,母本栽插株数以每穴栽2株或3株最有利制种群体的集中授粉和高产.  相似文献   

16.
在杂交稻制种的母本抽穗 40%与 80%时期,分别喷施“花信灵”30 g,使始花时提早的 1小时,父母本花时相遇率提高8.5%~15.1%,柱头外露率平均提高6.59%,花期缩短1~2天,异文结实率平均提高8.21%。  相似文献   

17.
增产菌是一种植物保健菌。1989年我们将增产菌应用于汕优6号制种中,在每亩喷施增产菌200克结合赤霉素5~6克的条件下,能减轻母本包颈程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较亩用8克赤霉素的对照区提高3.34~15.92%和1.94~3.65%,每亩增产幅度3.65~8.13%,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和接近于显著水平。施用增产菌后,对赤霉素的功能有促进作从,且由于减少了赤霉素用量,可降低芽谷率,提高种子品质。 增产菌的使用方法是:于母本抽穗前7~10天亩喷施增产菌100克(兑水50公斤,下同);抽穗5~10%时亩用增产菌100克与2~3克赤霉素配合施用;割叶后24小时再亩用2~…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F优498为材料,手栽为对照,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使用新设计加工的取样工具,研究机直播和机插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 创新设计的水稻根系取土器能够便捷而准确地进行根系取样甚至根系的分层取样;2)移栽前及返青后总根长、根体积、根尖数均表现为直播>手栽>机插,返青期间,机插和手栽秧苗的根系生长快速,根冠比呈增大趋势,同期的直播稻地上部的生长快于根系,根冠比减小。3)直播稻根系早期生长迅速,抽穗期根多而细,根尖数大于机插和手栽,根冠比最大;机插根系具有后发优势,分蘖盛期后快速生长,抽穗期总根长、根体积最大;手栽根系少而粗,根冠比最小。4)与手插相比,抽穗期直播和机插根系分布浅,0~10 cm土层直播、机插、手栽根干质量分别占植株根系总干质量的76.9%、76.5%、67.9%,10~20 cm及20 cm以上土层直播和机插根干质量所占比例均低于手栽;横向分布上,直播在植株正下方0~12 cm直径范围内根干质量所占比例较机插和手栽分别高3.5%和3.3%,根系更加集中分布在植株正下方。5)移栽前,根活性表现为直播>机插>手栽,差异极显著;移栽后,机插和手栽根活性快速提高,返青后无显著差异;至抽穗后35 d,直播、机插和手栽方式下,宜香优2115根系伤流强度较抽穗0d分别降低84.7%、75.4%和74.3%,F优498分别降低79.3%、75.9%和74.3%,直播的根系衰老快于机插和手栽。总的来看,机械化播栽对杂交籼稻根系性状有显著影响,抽穗期机插根系分布浅,根粗而多;直播根系分布浅,根直径最小,根尖数最多,抽穗后衰老快;手栽根系分布深,根粗而少。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4,(5):55-64
为探明机械化播栽方式对杂交中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2012—2013年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播栽方式及其与穴苗数和播期互作对杂交中稻F优498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干物质输出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栽方式及其与穴苗数和播期的互作对杂交中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具有明显影响。机直播和机插处理的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低于手插处理,但机直播在拔节—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显著高于机插和常规手插,同时保持较高的茎鞘输出量、茎鞘输出率和茎鞘转化率,而机插在抽穗—成熟阶段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低苗和早播处理有利于提高抽穗后物质同化量、抽穗后干物质所占比例以及抽穗后干物质贡献率。适当早播能够有效提高杂交中稻机直播和机插的收获指标。  相似文献   

20.
滇昆优8号是昆明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和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于2009年用不育系K5A与恢复系S8配组育成的杂交粳稻组合,2014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开始在云南省景谷县制种基地开展该品种的制种研究,2017年制种实收平均产量高达6 108 kg/hm~2。该品种恢复系S8穗多而大,不育系K5A开颖时间长,柱头外露率达64.50%,外露柱头活力达7 d,父母本花时相遇好,异交结实率达69.54%。这些优异的亲本特性是获得制种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