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来有害生物的快速准确鉴定有助于提高口岸检疫效率。红翅大小蠹(Dendroctonus rufipennis)和黄杉大小蠹(D. pseudotsugae)作为大小蠹属的非中国种是我国口岸原木检疫中频繁截获的检疫性有害昆虫。本研究以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为标记对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的11个样本开展分子鉴定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当以COI基因5′端和3′端为靶标时,两种大小蠹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81和0.144,是种内遗传距离的60.3和48倍,且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间无重叠现象,在系统发育树上都能聚为独立的分支,表明mtDNA 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均可有效区分红翅大小蠹与黄杉大小蠹。  相似文献   

2.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入侵害虫,给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害.分析其天敌使用概况,可为红脂大小蠹乃至整个小蠹类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基于红脂大小蠹在我国发生危害的相关研究,对其天敌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汇总.概述了现阶段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和传播情况,详细统计了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种类,分析了我国历年来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取得的成果.可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红脂大小蠹天敌组成、优质天敌资源的筛选、天敌内部成员互作关系和生态对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涛 《植物保护》2017,43(2):112-116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属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为探究其寄主找寻、配偶找寻和种群聚集等行为机制,本文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的触角进行了观察,并对感器进行了分类以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红脂大小蠹雌雄成虫触角上共存在包括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在内的5种感器类型,其中毛形感器又分为形态各异的3种亚型。这些感器类型大都在触角的棒节上成带状分布。通过对比其他类似的研究以及感器的外部形态特征,推测红脂大小蠹的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是化学感受器,是最重要的嗅觉器官;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以及Bhm氏鬃毛是机械感受器,且腔锥形感器可以感受温湿度,Bhm氏鬃毛可以感知触角的位置。研究结果为明确红脂大小蠹的生境选择、种群聚集等行为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口非洲多哥的原木中检出在我国未有分布记载的林木重要害虫--棋盘碎木长蠹[Xyloperthlla scutula(Lesne)].本文介绍了近年从进口原木、板材中截获的3种碎木长蠹:多毛碎木长蠹[X.crinitarsis(Imhoff)]、脂松碎木长蠹[X.picea(Olivier)]和棋盘碎木长蠹,分别介绍了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并列出了这3个近似种的鉴别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般认为,大小蠹属Dendroctonus Erich。包括19个种,除我国已分布的云杉大小蠹D. micans Kugelann和华山大小蠹D. armandi Tsai et Li及欧洲大陆的云杉大小蠹外,其余17个种全部分布于中美和北美地区。大小蠹属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林木害虫,近几年,美材输入增加(多为针叶树),在进口检疫中频繁截获此类害虫,对之我们应予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6.
截至目前我国葡萄上已报道2种长蠹:双棘长蠹(Sinoxylon anale Lesne,1897)和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1895)。2011年又在张家口怀来县葡萄上发现了洁长棒长蠹(Xylothrips cathai-cus Reichardt,1966),这是洁长棒长蠹首次在葡萄上发现。本文对这3种长蠹进行了形态描述,提供了形态特征照片和检索表。研究证明葡萄双棘长蠹是双棘长蠹的别称,且葡萄双棘长蠹使用的学名Sinoxylonviticonus L. Hang为无效学名。  相似文献   

7.
<正>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又名强大小蠹,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外来入侵昆虫。1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沁水县、阳城县被发现,随后扩散到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现已对我国林业种植造成了大面积为害(苗振旺等,2001)。为进一步遏制红脂大小蠹在我国的扩散蔓延,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在当前和2050年未来气象条件下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以期为该虫的防治和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8.
大小蠹属全世界共19个种,中国分布3个种,北美大陆共有17种。大小蠹属是北美最重要的针叶树蛀干害虫,其危害严重性位居北美针叶树蛀干害虫的首位。间大小蠹是北美特有种,常与其他大小蠹属害虫一起危害针叶树。本文介绍了间大小蠹的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近似种、危害以及检疫方法等,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检疫和防治该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GC-MS顶空进样的方法测定油松、落叶松、马尾松和黄山松树皮的挥发性物质,显示α-蒎烯和β-蒎烯是树皮的挥发性物质中的主要成份;单一树皮饲喂证实红脂大小蠹对4种树皮均能钻蛀取食;嗅觉行为实验和取食趋向实验比较红脂大小蠹对4种针叶树树皮的行为趋向,结果表明4种树皮间存在差异性:对油松的选择趋向性最为明显;其次是落叶松;对马尾松和黄山松的趋向性较弱。4种松树树皮的挥发性成份的分析结果与红脂大小蠹对其的选择趋向性间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强大小蠹正在威胁我国的林业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强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也称红脂大小蠹 )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的大小蠹属的森林害虫。 1 998年首次在我国山西省发现 ,它主要危害我国华北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油松 ,可导致几年生至几十年生的树木在较短的时间内死亡 ,且扩散蔓延迅速 ,对我国林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 ,启动了“国家级强大小蠹治理工程” ,计划用 5年时间彻底围歼该虫的危害。1 强大小蠹在我国的发生及危害1 998年山西省林业部门发现严重危害油松的大小蠹属害虫 ,一度被误认为是云杉大小蠹Dendro…  相似文献   

11.
红脂大小蠹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 ,属鞘翅目 ,小蠹科 ,大小蠹属 ,是油松林毁灭性害虫之一。 1998年山西省暴发危害 ,受灾面积约 2 0 0万hm2 ,吕梁地区受害面积 11万hm2 。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此虫保护森林 ,于 2 0 0 0~ 2 0 0 2年在交城县会立乡关帝山林区定点对此虫生物学特性 ,及其与物候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红脂大小蠹雌成虫体长 5 1~ 8 6mm ,初羽化体色呈浅黄色 ,后渐变为红褐色 ,额部不规则隆起 ,具有一对瘤突 ,瘤突间下凹 ;触角柄节长 ,鞭节 5节 ,锤状部 3节 ,扁平近圆形 ;前胸背板宽大…  相似文献   

12.
梁琼超  陈升毅  黄法余 《植物检疫》2004,18(4):225-226,F004
2003年7月29日至31日,南海口岸从进境新西兰的辐射松原木中连续6次截获一种小蠹,经鉴定为突背粗小蠹(Pachycotes peregrinus(Chapuis)).至此,南海局从新西兰辐射松原木中共截获3种小蠹虫,即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欧洲根小蠹(Hylastes ater)和突背粗小蠹.这3种小蠹在国内尚无分布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香港进口加拿大产的铁杉木方中检出我国未有分布记载的林木重要害虫——长角四棒长蠹(Tetrapriocera longicornis Olivier)。本文介绍了长角四棒长蠹、截面四棒长蠹(T.defracta Lesne)、光额四棒长蠹(T.laevifrons Lesne)、大洋四棒长蠹(T.oceanina Lesne)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并列出了这4个种的鉴别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图文描述了番禺口岸近3年来从进口原木中截获的8种长蠹科害虫,包括电缆斜坡长蠹Xylopsocus capucinus(Fabricius)、黄足长棒长蠹Xylothrips flavipes(Illiger)、竹蠹Dinoderus minutus(Fabricius)、三胝双棘长蠹Sinoxylon senegalense Karsch、双棘长蠹Sinoxylon anale Lesne、双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Waterhouse)、大竹蠹Bostrychopsis parallela(Lesne)和红艳长蠹Xylothrips religiosus(Boisduval)等重要长蠹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并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欧洲大榆小蠹[Scolytus scolytus(F.)],欧洲榆小蠹 S.multistriatus(Marsham)和 Pteleobius vittatus(F.)这三个种都是英国在榆树里吃韧皮部的小蠹虫。本文对这三个种的幼虫特征作了描述。所用形态特征是仿照 Lekander(1968)对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小蠹虫幼虫的分类学研究一文中采用的。  相似文献   

16.
自1984年以来,吉林省长白县与朝鲜惠山市的小额贸易量不断扩大;过境探亲访友的旅客也逐年增多。进口贸易及旅客携带入境的干鱼制品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几年来我们在进口干鳕鱼和其它干鱼制品中共截获并鉴定以下9种害虫。(1)卡氏长螨 Tyrophagus castellanii;(2)白腹皮蠹 Dermestas maculatus;(3)拟白腹皮蠹 D.pollinctus;(4)赤毛皮蠹 D.tessellatocollis;(5)黑皮蠹 Attagenus piceus;(6)红带皮  相似文献   

17.
红脂大小蠹在中国成灾原因及扩散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红脂大小蠹是我国一种危害油松等松树的外来入侵物种。国家林业局2005年已将该虫列入对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本文分析了该虫最初发生地的气候情况,探讨了气候因素对该虫发生的影响。结合红脂大小蠹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对该虫扩散趋势做出预测。提出了一些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田斌  徐丽丽  王涛  宗世祥 《植物保护》2017,43(5):113-118
以宁夏地区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榆木蠹蛾、沙蒿木蠹蛾和沙棘木蠹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木蠹蛾越冬幼虫在不同时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同时比较了沙棘木蠹蛾不同虫龄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结果表明,3种木蠹蛾的过冷却能力基本相似,沙蒿木蠹蛾在3种木蠹蛾中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低温驯化对木蠹蛾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影响明显,榆木蠹蛾和沙蒿木蠹蛾2013年3月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显著高于2014年1月,两种木蠹蛾表现出耐结冰型昆虫的特征。沙棘木蠹蛾各虫龄阶段之间的过冷却能力差异不显著,但高龄越冬幼虫具有更好的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永平  李百胜 《植物检疫》1991,5(6):405-406
美洲皮蠹 Dermestes nidum Arrow 分布于美国、苏联远东沿海地区,也有记录分布于我国东北,是一种为害仓储动物性产品的害虫。港口偶有截获。该种外部形态与二色皮蠹 D.bicolor F.和沟翅皮蠹 D.freudei Kalik etal 相似,3种成虫共同的特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阿根廷进口多刺苏木(Caesalpinia spp.)原木中检出我国未有分布记载的林木重要害虫——尖齿锯木长蠹(Xyloprista hexacantha(Fairmaire))。本文介绍了尖齿锯木长蠹、弯齿锯木长蠹(Xyloprista arcellata Lesne)、菲希锯木长蠹(Xyloprista fisheri Rai)、钝齿锯木长蠹(Xyloprista praemorsa Erichson)成虫的形态特征,并列出了这4个种的鉴别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