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以武定狮山为样点,对红托鹅膏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托鹅膏以聚群生长为主,其子实体分化发育的周期为12 d,从扁球期至成熟期为7 d左右。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25种,其中裸柄鹅膏(Amanitagymnopus)、锥鳞鹅膏(A.sychnopyramis)、A.hemibaphaSubspsimilis、小托鹅膏黄色变种(A.farinosavar.flava)4种为国内新纪录种,湖南首次记录9种,有毒鹅膏13种,并讨论了其分类与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ha菌株在工厂化条件下的适宜生长因子和最佳栽培料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发菌阶段最适温度为(23±0.5)℃,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为(20±0.5)℃,湿度为(80±2)%,CO2浓度不高于0.075%,光照强度为20 lx~100 lx;最佳栽培料配比为棉籽壳20%、玉米芯60%、麸皮19%、石膏1%,为工厂化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香菇L18中小型,形态好,肉厚,质地致密,耐贮运;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3℃温差刺激可以诱导原基发生,原基发生最适温度18~2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26℃;培养基最适宜的初始pH 5.0~6.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58%~61%,子实体生长最适空气湿度80%~90%;子实体生长适宜光照强度100~800 lx;子实体生长二氧化碳浓度600 mg/kg以下最好;L18为高温品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反季节覆土栽培;生物学效率60%~90%。  相似文献   

5.
辽引杏鲍菇1号需要较充足的氮源和碳源,基质的碳氮比在20:1时菌丝活力最强,产量也最高。最适温度22~24℃。子实体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最适光照强度为500~800lx,子实体生长发育时空气中CO_2浓度要控制在0.03%~0.08%。  相似文献   

6.
采集贵州省部分分布区域内野生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u.)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经系统选育,贵定县石板村红托竹荪成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菌丝萌发后形成原基能力强;生长季节为3月到10月,平均单产量为0.15 kg·m-2,生物转化率为32%。采用阔叶木屑及腐殖土覆土栽培。该品种红托竹荪在不同海拔试验中产量稳定,菌株表现出均一性、稳定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休眠法:菇类采收后于25℃以上室内放置3 h~5 h,使其旺盛呼吸,然后再放在0℃左右的冷库中静置处理2 h左右,在20℃左右的条件下保鲜期约为5 d。延缓剂法:用0.1%的植物生长延缓剂B9水溶液浸泡10 min,取出沥干装袋密封,可保鲜15 d以上。气调袋法:将鲜菇贮藏于含氧量1%~2%、二氧化碳量40%、氮气量58%~59%的气调袋内,在20℃条件下可保鲜8d左右。钙离子法:将氯化钙溶于清水中配制成0.05%~0.1%的水溶液,将采下的鲜菇基部墩齐,直立于钙离子水溶液中浸  相似文献   

8.
那贺川野菊的离体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那贺川野菊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和多效唑(PP333)对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对保存材料再生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温(23 ± 2)℃、光照强度2 000 ~ 3 000 lx、光照时间12 h • d-1的培养条件下,在MS + 2.0 mg • L-1 KT + 0.1 mg • L-1 NAA + 6.5 g • L-1琼脂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15 ~ 30 g • L-1时附加6 ~ 9 mg • L-1 PP333能保存试管苗360 d以上,存活率达93.53% ~ 100%,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长势良好,其再生后代的形态特征、过氧化物酶(POD)酶谱和ISSR-PCR扩增图谱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US350环境传感器监测了北京地区设施西瓜全生育期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光照强度、空气相对湿度和CO_2浓度)等环境指标。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日光温室西瓜生育期内平均空气温度变化范围10.67~29.95℃,平均土壤温度变化范围16.92~35.10℃,平均光照强度268.37~13 842.60lx,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52.40%~94.26%,平均CO_2浓度变化范围455~631mL·m~(-3);北京地区春大棚设施西甜瓜生育期内平均空气温度变化范围14.05~29.84℃,平均土壤温度变化范围17.47~28.12℃,平均光照强度55.80~12 858.64lx,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范围18.19%~34.56%,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20.72%~96.26%,平均CO_2浓度变化范围351~544mL·m~(-3)。  相似文献   

10.
2012年~2013年先后对贵州贵定县铁厂乡、平塘、龙里三地农户发生红托竹荪菌(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蛋烂皮病的菌棚气温、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虫害、覆土土壤及栽培原料处理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无病害棚作为对比,发现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红托竹荪菌形成菌蛋阶段,菌棚内温度(30.0℃~37.1℃)较棚外气温高2℃~7℃。菌棚35℃以上高温、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持续8 h以上容易引起菌蛋病害。建议在形成菌蛋期间加强菌棚通风换气、调温调湿管理,严防菌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进而有效地预防菌蛋烂皮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屯橙黄疣柄牛肝菌生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北屯市郊橙黄疣柄牛肝菌发生地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橙黄疣柄牛肝菌发生的生境条件是海拔在450 m~600 m,以银白杨为主的树林,郁闭度在0.7左右,树龄在20年~40年,树高15 m~30 m,胸径25 cm~45 cm,在橙黄疣柄牛肝菌生长的土壤A层(0~20 cm),pH值偏酸性,土壤含水量为20%左右,地温为19℃左右,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一般,全氮(0.44 g·kg-)1和速效磷(9.77 mg·kg-)1含量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真姬菇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原生质体融合与漆酶转化体系筛选到一株真姬菇融合菌株(金山1号),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pH及含水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该菌株的漆酶活性、生产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金山1号在PDA胡萝卜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活力较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5,最适含水量60%~65%,漆酶活力为3.95 U·mL-1,生产周期可缩短3 d~5 d,生物学效率72.86%,与真姬菇相比提高了17.15%,表现出该融合菌株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紫苏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启高 《长江蔬菜》2010,(10):24-26
研究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发芽床可选择纸上或砂上;紫苏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发芽,发芽时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8天。  相似文献   

14.
西瓜苗期耐低温弱光性鉴定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弱光(昼/夜温度 7.5 ℃,光照度 4 000 lx)下对 5 个西瓜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耐低温弱光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根据低温弱光下西瓜幼苗生长量、冷害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叶片电导百分率变化,不同品种表现差异明显。综合比较,朝霞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强,金玉玲珑、5318 耐低温弱光能力次之,早春红玉、京欣 2 号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弱。植物体内发生的生理反应与植物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幼苗生长量、冷害指数、叶片电导百分率、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西瓜苗期低温弱光抗性指标,几项指标应互相参照。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新品种菌株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江山白菇(F21)为育种亲本材料,经系统选育,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江山白菇(F21-2),菌丝生长温度3℃~33℃,原基分化温度4℃~24℃,子实体正常生长温度5℃~22℃,比同类品种高2℃。新菌株平均单产0.51 kg.袋-1,生物学效率136%,种性稳定,现已成为浙江省金针菇常规栽培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爱玲  张翔  张海洲 《园艺学报》2010,37(8):1373-1374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分离自野生菌株。菌丝白色,浓密。子座橙黄色,圆柱形, 顶端尖细,少分枝,直径2 ~ 5 mm,长12 ~ 15 cm。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6 ~ 20 ℃,子座形成与发育适宜温度18 ~ 22 ℃,适宜光照强度500 lx。在适宜条件下菌丝满瓶时间5 ~ 6 d,原基形成时间12 d,生产周期45 ~ 50 d,虫草素含量平均24.98 mg ·g-1DW。  相似文献   

17.
鸡(荔枝菌)是广州市海珠区果树保护区极具地方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其生态类型是荔枝菌与白蚁共生共衰的"蚁栽"食用菌,属蚁巢伞属(Termitomyces),在雨量充沛(旬均雨量132mm、旬均日照时数28.8h)、高温、高湿(旬均气温28.9℃、旬均湿度80.3%、旬均地温28.6℃)的6月出产,其中尤与相对湿度关系密切。荔枝菌菌圃含水量高(20.74%),呈酸性(pH值4.38),且营养丰富,主要为糖和蛋白质,分别达到40.38%和6.27%。  相似文献   

18.
高粱乌米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粱乌米播期、播种方法、密度、化肥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适合种植乌米的时间是4月25日左右,即5mm地温稳定在10℃左右,土壤含水量在15%~20%,最佳种植密度是每667m28000株~9000株,最理想的种植方法是穴播。在东北地区中等肥力的地中每667m2施农家肥3000kg作底肥、二铵10kg作种肥、尿素15kg作追肥。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人工栽培小羊肚菌的可行性,以野生小羊肚菌为试料,设置3个母种培养基和3个原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发菌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M2和Y3在栽培小羊肚菌上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在相对湿度85%和强光照(10 000 lx)刺激48 h条件下,Y3培养基能够形成子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