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调整江西省果业布局及结构浅见朱一清(江西省经济作物技术服务站)江西省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果树资源丰富,主要果类有近1400个品种、品系和类型。山区野生果树分布也很广,仅野生猕猴挑就有20多个品种和变种。气候、水、土地资源也适宜多种果树的发展。江西果树以...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西藏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宜人工栽培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试验采集西藏不同海拔高度的7个县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以青牧1号老芒麦为对照,开展了两年的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条件下,采集的野生垂穗披碱草品种均能在试验条件下正常生长,其中扎囊县、巴青县、康马县和南木林县采集的野生垂穗披碱草的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且扎囊县野生垂穗披碱草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说明野生垂穗披碱草具备高产潜能,通过人工栽培和种植完全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披碱草饲草,进一步驯化后可以作为人工栽培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沙棘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俄罗斯大果沙棘品种,沙棘栽培要点,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沙棘系列食品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野火球(Trifolinm Lupinasterl)是一种多年生野生兰科牧草,经多年栽培驯化,1989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定为我国野生驯化牧草品种,准予在适应地区正式推广应用。它富含粗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一种高产优质、资源极其丰富的野生饲料来源,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新疆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地区的豆科牧草资源丰富,除一些广泛栽培利用的品种外,还有许多野生优良豆科牧草有待驯化和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沙棘属胡颓子科落叶直立灌木或小乔木,俗称酸刺、黑刺,是一种集生态、药理、三料(饲料、肥料、燃料)于一身的植物。沙棘在我国南北均有分布,主要包括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宁夏、新疆、云南等12个省区,目前我国拥有野生沙棘137万hm2,占全球野生沙棘资源总量的90%左右,但人们对沙棘的认识、研究和开发利用还不够,目前除沙棘果实被用于深加工外,绝大部分的沙棘枝叶被闲置或遗弃,造  相似文献   

7.
1 天水市的基本概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是我国转地放蜂西北线上的重要蜜源场地之一,受到许多养蜂员的青睐.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该区属温带、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段,南、北秦岭山地交汇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茂密,加之地形复杂,周边地区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北部黄土区野生蜜源较少.而以大面积人工栽培蜜源为主;南部山地林区,分布着大面积的野生蜜源,间或在局部地区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栽培蜜源.蜂场在该区可就近转地,利用多个蜜源,获得较大收益.  相似文献   

8.
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在中国分布广泛,作为优良的牧草,充分发掘优质的种质资源,不仅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还可以增加优质饲草产量,为培育优良无芒雀麦品种奠定基础,促进畜牧业发展。文章在对我国野生无芒雀麦优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区、主要栽培区域进行调查归纳的基础上,总结了育种现状和主要品种,同时对其栽培技术的利用现状进行综述。我国对野生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利用区域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现已育成6个品种。在利用方式上,以混播栽培为主,且集中种植在西北、西南、东北地区,中原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国内对无芒雀麦混播栽培研究较多,但对野生无芒雀麦种质资源分布、特征缺乏系统研究,对混播品种的筛选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育种方面尚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对牧草植物而言,包括着栽培草种的野生类型、近缘种和人工选育的品种、品系,未驯化栽培的野生草种及其生态变异类型等。对它们进行收集、保存和研究开发,是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生物科学研究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十分重视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据七十年代的一些统计数据,美国当时就保存有植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陕西猕猴桃产业"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猕猴桃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野生资源调查和新优品种选育及人工栽培时期,90年代规模化商品基地建设时期,以及"十五"产业化开发时期等3个重要阶段。截至2005年,陕西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6万hm2,约占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的1/3;产量24万t,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3/5;保鲜库容量约15万t,占全国的3/4;深加工能力6万t。猕猴桃产业是陕西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水果产业。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果树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野生果树主要是山梨、核桃、山里红、猕猴桃、草莓、山葡萄和醋栗等;生产栽培的主要树种是以鲜食为主的苹果、梨、葡萄和李等四大种类,其次是用于加工的山葡萄、小浆果(以沙棘、黑穗醋栗为主)。苹果主栽品种是小苹果的金红(123)、极早红(K9)、寒富、黄太平等;梨以苹果梨、南国梨、秋子梨等为主;鲜食葡萄以巨峰、蜜汁等为主,加工以山葡萄为主;李以绥绫红、龙园秋李、长李15号等为主。  相似文献   

12.
甘南野生豆科牧草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甘南境内野生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摸清了该地区野生豆科牧草的资源状况,对其饲用价值、栽培驯化、育种价值、营养成分、经济性状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高寒牧区豆科牧草品种奇缺的情况下,开发当地有饲用价值的野生豆科牧草,是提高该地区草地生产力水平、改善饲草营养状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沙棘野生分布在高寒区的湿草甸和山沟河渠两侧以及海拔1000至1400米之间,它不仅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也是家畜很好的饲料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目前人工栽培沙棘的面积逐年扩大,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已引起全国各地普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中草药是中华传统医药的瑰宝。中药材多为自然生长和农户习惯栽培种植的状态,因缺乏标准化管理种植技术的滞后、中草药品种混乱等问题,导致中药材普遍存在质量下降、生产流通不规范等现实问题。目前野生中药材资源逐渐减少,有的品种甚至资源枯竭。为了扩大药源,必须依靠栽培,才能满足需要。药材栽培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中草药药效的发挥,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长时间以来由于改变了所栽培中草药原有的生长环境、水、肥料等,使得栽培药材的  相似文献   

15.
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同源四倍体形态及发育特性(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声  段新慧 《草地学报》2006,14(1):92-94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又名鸡脚草、果园草,是温带著名草种,在世界牧草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1]。鸭茅是云南省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禾本科牧草之一。但现有当家品种多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育成,在云南各地结实性普遍极差,不能生产种子[2]。云南省野生二倍体鸭茅资源丰富,分布广泛[3],具有良好的结实性。另一方面,有关我国鸭茅四倍体栽培种遗传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同源性高,遗传差异较小[4],间接地反映我国鸭茅栽培种的基因相对匮乏。因此,加强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资源的研究,为解决在云南的结实问题,为丰富我国鸭茅基因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野生苜蓿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属(Medicage L)植物全世界有65种,分布很广,野生和栽培种均有。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苜蓿种质资源,对解决当前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可种植推广的牧草品种单调、缺乏主要草种问题至关重要。内蒙古地区野生苜蓿有黄花苜蓿、阿拉善苜蓿、天蓝苜蓿。野生苜蓿的开发利用对内蒙古地区的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求优质天然饲料资源,对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野生的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柳叶沙棘(H. salicifolia)、云南沙棘(H. r. ssp. yunnanensis)、蒙古沙棘(H. r. ssp.mongolica)、中亚沙棘(H. r. ssp. turkestanica)、江孜沙棘(H. gyantsensis)、肋果沙棘(H. Neurocarpa)、西藏沙棘(H. tibetana)共8种(亚种)叶片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矿物质元素)和无氮浸出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测试沙棘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均很高,有直接饲用或开发为饲料的价值。结合目前人工种植情况,中国沙棘、中亚沙棘和蒙古沙棘为最适宜饲料资源,其次为江孜沙棘、云南沙棘。  相似文献   

18.
位于陕南汉中盆地中部的城固县是猕猴桃天然优生区,猕猴桃野生资源丰富,但人工栽培历史较短.文章介绍了城固县猕猴桃栽培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间题及城固县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掘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提高退耕种草质量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成  王革平 《内蒙古草业》2003,15(2):17-17,21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地区,随着退饼人工种草的进一步开展,种植牧草品种单一,特别是多年生牧草品种单一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引进优良牧草品种与开发当地野生牧草品种资源相结合,发掘野生牧草品种资源,大力推广种植野生优良牧草,调整牧草品种结构,形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人工草地牧草种植格局,才能不断提高退耕种草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沙棘叶与沙棘果渣的营养价值及饲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属胡颓子科野生落叶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一些地区。由于沙棘固氮能力强、生长迅速、果实丰富,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蓄水固土作用,我国北方地区沙棘人工栽植面积愈来愈广;近年来由于发现沙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等营养成分,因此被用来大量生产沙棘饮料及其某些医用药品,而大量的沙棘叶及沙棘果渣等加工副产品却未被利用。为此,本着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本文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沙棘叶及果渣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综合利用沙棘资源,拓宽畜禽饲料生产渠道提供一些信息。一、沙棘叶、沙棘果渣的营养价值据国内外报道,沙棘叶营养丰富,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