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AMF真菌接种虎舌红(Ardisia mamillata Hance)幼苗为试材,采用AMF真菌接种幼苗法,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虎舌红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虎舌红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AMF对虎舌红幼苗均表现出较高的侵染率,其中根内球囊霉(GI)侵染率高达84.62%;接种AMF不同程度地促进了虎舌红苗高、地茎以及冠幅的生长发育,以GI效果最佳,幼套球囊霉(GE)次之,而摩西球囊霉(GM)、层状球囊霉(GL)促生效应并不明显;几种AMF均显著提高了虎舌红叶片各类光合色素含量,GI表现最强;接种AMF后虎舌红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提高,GI效应最强、GE次之;接种AMF后虎舌红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GI同样表现最为突出;相关性分析表明,虎舌红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对照变化对接种AMF表现出极高的相关性,这些变化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以及增强抗性,显示出AMF对虎舌红的菌根效应.该研究表明GI可作为虎舌红菌根化苗木培育的待选菌株,其次为GE.  相似文献   

2.
以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实生幼苗为材料,盆栽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梨根系活力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采用的3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有效地侵染川梨实生苗,接种GI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和GV,接种GI的菌根效应最佳,是侵染川梨根系的优势菌根真菌,菌根对根系最长侧根长、一级新根数和根体积都有明显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16.3%、6%和13.9%,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川梨根系活力,增加根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并显著促进幼苗植株的矿质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摩西球囊霉对芦笋幼苗生长和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是球囊霉属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具有对环境适应力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为探明摩西球囊霉对芦笋育苗的应用效果,采用营养钵育苗播种对芦笋进行GM接种处理,研究GM对芦笋幼苗生长、菌根侵染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后芦笋幼苗生物量显著提高,植株根系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GM对芦笋幼苗根系的侵染呈现“S”形变化趋势,播种10周后,GM对芦笋幼苗根系达到较高程度的侵染,且GM菌根苗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显著提高。接种GM显著促进了植株对矿质元素特别是P的吸收,其次为Mg。接种GM培育菌根苗的技术应用于芦笋栽培可以培育壮苗,缩短苗期,节省肥料,提高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枳砧木苗生长的菌根菌种类及基质组合,促进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柑桔砧木容器苗生产中的高效应用,选取腐叶土、麦糠和菌渣为主要基质,分别与园土和河沙按体积比2∶1∶1配成混合栽培基质,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地球囊霉G.geosporum和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为供试菌种,采用容器育苗方法,研究了4种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组合处理在3种基质下对枳苗生长及其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接种菌根侵染率不超过40%,人工接种侵染率可高达80%;枳苗以地表球囊霉接种和腐叶土或麦糠组合的侵染率最高,分别为80.7%和78.7%;以地表球囊霉接种和麦糠组合促进生长的效果最显著,菌根依赖性达到342.4%,生物量比对照高出278%,该组合促进植株氮、磷吸收的效果也最显著,其吸氮总量比对照高482.0%,吸磷总量比对照高553.8%。适合枳容器苗生长的最佳AM真菌和基质组合是地表球囊霉+麦糠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南瓜杂交种(Cucurbita maxima×C.moschata)青农2号、青农3号为砧木,以西瓜(Citrullus lanatus)品种京欣2号为接穗,对2种砧木嫁接的西瓜苗分别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不接菌的嫁接苗为对照,评价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改善效应。结果表明,接种AMF能促进西瓜嫁接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其中,地表球囊霉的效应最大。青农2号嫁接苗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AMF侵染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等亦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青农2号嫁接西瓜苗接种地表球囊霉的组合在西瓜育苗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不同AM真菌对番茄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土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不同AM真菌(G.v,G.d,B167,B141,B168,G.m)对番茄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AM真菌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番茄干物重量,并能提高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同时提高果实品质。其中G.v对番茄的菌根依存度达75%,菌根效应最大,促进氮的吸收效果显著,茎叶中氮含量比对照提高56.6%;对果实中Zn含量影响最大,其含量比对照提高60.9%。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地增加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提高了叶片中N、P、Ca、Mg、Mn、Zn的含量,其中接种AMF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Mg、Zn含量影响较大.本试验初步表明,接种AMF处理用于黄瓜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地增加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提高了叶片中N、P、Ca、Mg、Mn、Zn的含量,其中接种AMF处理对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Mg、Zn含量影响较大。本试验初步表明,接种AMF处理用于黄瓜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以葡萄为试验材料,在练苗期间接种AMF孢子菌剂,研究微繁苗移栽过程中AMF侵染过程,分析菌根化进程中微繁苗根系活力的变化以及AM共生体对微繁苗生长发育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AMF对葡萄微繁苗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促进根系活力,微繁苗根系磷酸酶活性与AMF侵染率存在显著相关性。接种AMF可增强幼苗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对N、P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幼苗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寒盛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茵根真茵(Arbuscular Mycorrhizal Fr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rdemann)对番茄幼苗生长、叶片光合参数、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地增加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提高了叶片中N、P、K、Ca、Mg、Zn的含量,其中接种AMF处理对番茄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Zn含量影响较大.该试验初步表明,接种AMF处理用于番茄育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梨树是受菌根影响的果树之一,试验筛选出对川梨侵染效应的最佳接种时期和菌根依赖性较高的菌根真菌,研究接种菌根真菌对梨根系活力及发育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种子为材料,盆栽条件下,分别在萌芽期、幼苗3叶期、5叶期和7叶期,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GV)。【结果】试验所采用的3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有效地侵染川梨实生苗,接种GI的菌根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和GV,菌根的形成对根系最长侧根长、一级新根数量和根体积都有明显提高,最大分别提高了16.3%、6.0%和13.9%,接种菌根真菌显著地提高川梨根系活力,增加根可溶性蛋白含量。【结论】接种GI的菌根效应最佳,是川梨菌根依赖性较高的菌根真菌,幼苗5叶期接种的菌根侵染效应显著高于其他接种时期,为菌根化苗木繁育技术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喜树幼苗为试材,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接种时期接种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对喜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促进了喜树幼苗的生长,但其促进作用受到接种时期的影响,早期接种菌根真菌(喜树幼苗长出真叶后第0天和20天),更有利于喜树幼苗的生长和对氮、磷营养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丛枝菌根真菌对芋组织培养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敏  刘鹏起  刘润进 《园艺学报》2002,29(5):451-453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 真菌Gigaspora rosea、Glomus mosseae 和Glomus versi-forme 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 组织培养苗移栽成活率、矿质营养、光合速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能提高芋组织培养幼苗移栽成活率和叶片光合速率, 降低气孔阻力; 其叶片和根内氮、磷、钾含量和生长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认为接种有效AM真菌是促进组织培养苗健康生长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扩繁及菌根化枸杞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以红三叶草和玉米2种宿主植物对4种丛枝菌根真菌(AMF)菌种进行了菌剂扩繁,采用枸杞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利用自繁的AMF菌剂进行枸杞菌根化苗木繁育;苗木出圃后田间定植,调查田间的性状表现,以期为AMF在枸杞上的应用和深层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采用红三叶草和玉米2种植物作为宿主植物可以扩繁出高质量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侵染率在94%以上,基质中孢子密度168~351个/50g干土;接种后育苗成活率均在60%以上,各处理间差异不大;接种处理的幼苗根系中均含有大量的真菌的菌丝体,菌根真菌的侵染率达43%以上;菌根化苗木的苗高生长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缩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和混合接种处理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3.45%~89.66%,达极显著差异水平,摩西球囊霉接种处理较对照提高了39.66%,达显著差异水平;接菌处理的地径的生长量虽高于对照,但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存在差异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施用水杨酸配合接种菌根改善黄瓜抗低温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津优35"为试材,播种时采用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以及幼苗期喷施不同浓度(0、0.50、0.75、1.00、1.25、1.50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并进行低温(昼夜温度为12℃/5℃)胁迫的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黄瓜植株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的相比,低温胁迫下相同SA浓度处理下接种地表球囊霉显著提高了黄瓜根系的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其中,以施加外源SA浓度1.00mmol·L~(-1)配合接种地表球囊霉提高黄瓜抗低温的效果最佳。可知SA与AMF处理具有改善冬季保护地黄瓜生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通过在不同接种时期对葡萄扦插苗接种不同剂量的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时期和剂量对葡萄扦插苗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在葡萄扦插过程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扦插苗的生长发育,但其促进作用受到接种时期和接种剂量的影响,一般扦插后14~21天接种30个孢子/株的AM菌剂作用最佳,能显著促进葡萄扦插苗根系对磷、氮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积累,提高扦插苗的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1年生椪柑/枳橙为材料,以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为菌剂,研究长期干旱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柑桔幼苗生长、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菌根侵染率,抑制幼苗生长。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F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显著提高根冠比及根系活力。接种AMF进一步促进干旱胁迫下植株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及蛋白的积累,但在胁迫后期菌根效益削弱。接种AMF提高干旱胁迫下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根系和叶片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并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降低率越高。干旱胁迫下,AMF通过促进植株生长、改善渗透调节、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耐旱性。  相似文献   

18.
以枳橙Citrus sinensis×Poncirus trifoliata为试材,研究不同pH值(5.5~6.5,6.5~7.5,7.5~8.5)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枳橙苗生长及光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值水平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均能有效地侵染枳橙植株,菌根侵染率在65%以上;接种处理植株的菌根侵染率、株高、生物量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接种AM真菌增强了宿主植物对碱性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条件下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来观察盐胁迫下滨梅的生长反应.结果表明,接种了AM真菌的滨梅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了滨梅幼苗的生长.接种了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的滨梅幼苗所含的干物质总量分别高出对照51.1%和49.5%,总叶面积分别高出对照36.4%和34.5%.NaCl胁迫下接种AM真菌的滨梅幼苗叶中所有养分含量除铁外都表现出相互作用,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在提高滨梅苗的抗盐能力上比透光球囊霉更有效.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特定的AM真菌能够缓解土壤盐胁迫对滨梅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以‘早钟6号’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Zaozhong 6’)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3种水分梯度(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分别接种3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对实生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植株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3种AM真菌均可增加枇杷苗氮、钾、磷、钙、镁、铜的吸收。说明接种AM真菌增强了枇杷苗的养分吸收能力,提高了其抗旱性,促进了枇杷苗生长。在3种AM真菌中苏格兰球囊霉是枇杷苗的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