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5份南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条带125条,多态性占115条,10条条带为所有南瓜品种所共有,平均每个引物的条带数为10.42条,多态性比例为92%。通过Ntsys2.10e软件计算出85份南瓜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0.384 0~1.000 0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收集的南瓜品种分为三类:分别是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其中亲缘关系较近的是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中国南瓜和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的亲缘关系均比较远。本研究为南瓜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5个猕猴桃品种和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ISSR指纹图谱,旨在阐明其亲缘关系,为遗传、育种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在25个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72条带,每条引物平均扩增条带数为17.2条,多态性条带169条,每条引物平均扩增多态性条带数为16.9条,多态性比例为98.26%;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51~0.87之间;在相似系数水平为0.604时,可将所有供试材料聚为三类。本研究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猕猴桃种质的分类与鉴定,为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利用和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ISSR标记对32份洋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3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4条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在32份资源样品中共扩增出39条带,其中31条带为多态性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7.7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79.48%。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2~0.960之间,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聚类分析表明,在L取值为D=0.68时,可将32份洋葱资源分成5类:第一类包括18份种质资源,主要以Yellow Sweet Spanish系统为主;第二类包括1份种质资源,为Bejo Daytona;第三类包括3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Globe系统;第四类包括9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globe danvers系统;第五类包括1份种质资源,为Yellow Danvers system系统。较好地揭示了洋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可为洋葱遗传育种和杂交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柳州融水县汪洞乡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0个ISSR引物对87株柳州汪洞乡古茶树单株及4个对照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0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64条,多态性比率达95.5%,每条引物扩增条带为5~9条,平均多态性条带6.4条。每条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为80%~100%,扩增条带大小在100~2 000 bp。供试样品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5~0.85之间,平均值为0.60。在相似系数0.6处可将全部91份样品划分为10大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该古茶树群体资源单株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南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瓜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其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开展南瓜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南瓜遗传多样性的分布和种质间的遗传关系,促进南瓜种质的收集和有效利用。以不同来源地、不同生态型的南瓜种质资源为试材,用CTAB方法从南瓜幼嫩叶片提取基因组DNA,用长度为10个碱基的寡核苷酸作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从26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26个多态性引物,对76份南瓜种质资源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5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为20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1.18%。表明南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中国南瓜、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菠萝17份种质的I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菠萝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所占比例为62.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的数目为11.67条。6个品种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带,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ISSR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聚类图,在距离系数约0.1处可把供试的17份菠萝种质分为3大类。同时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00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引物,共扩增条带154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条带14条,多态性条带143条,非多态性条带11条。各个引物的多态性比例范围为50%~100%,多态性比例92.9%。结果表明,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也表明了ISSR分子标记能够很好的检测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将60份丝瓜分为2大类,普通丝瓜和棱丝瓜。分别以0.646和0.718处为阈值,普通丝瓜和有棱根据瓜形分为短圆筒普通丝瓜、长圆筒普通丝瓜、短棍棒有棱丝瓜和长棍棒有棱丝瓜。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湖南省饭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本研究利用RAPD和ISSR标记分析了源于湖南省各地36份古老饭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方法进行了遗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RAPD引物和4个I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产生81条带型清晰的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产生5.06个条带;其中59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72.84%,具有多态性引物的PIC值在0.397~0.968之间;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05~0.877之间,供试材料被分为4大类,且聚类结果表现明显的地域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本省饭豆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ISSR分子标记绘制红麻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6份红麻种质资源为材料, 对UBC807~UBC80等80个ISSR引物进行筛选, 筛选出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20个。利用这20个ISSR引物扩增来自国内外84份红麻种质资源, 共获得230条谱带,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5条谱带, 其中多态性谱带185条, 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0.43%, 表明供试的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以供试84份红麻种质资源的ISSR扩增谱带为基础, 建立了供试材料扩增条带指纹数据库的Excel文件。根据指纹图谱唯一性原则, 采用自行开发的DNA指纹数据分析软件, 再从20个多态性好的ISSR引物中遴选出UBC 813、UBC 825、UBC 836、UBC 888和UBC 889引物, 绘制出82个红麻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 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8份剑麻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剑麻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剑麻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后选用的8条ISSR引物和8条RAPD引物,分别产生了53条和66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分别为44条和6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分别为83.02%和92.42%。根据2种标记的扩增结果,用UPGMA法对8份剑麻种质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59~0.80和0.52~0.76。2个标记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但有点差异,可将供试的8份剑麻种质划分为2类群,而且2个标记聚类结果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可见,剑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内蒙古部分地区种植的农家豌豆品种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及甘肃省张掖市的29份豌豆农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9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共7个。29份DNA材料共扩增出118条条带,其中116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为16.9条,多态性比率为98.31%。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505 9,每个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69 6,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70 4~0.928 6,表明本研究的29个豌豆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69为界限,将29份材料划分为5类,聚类结果与豌豆种群地域性分布规律关联性较高,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能够将地理来源相近的居群进行聚类划分,其研究结果可运用于豌豆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红橘"种质资源,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3份"红橘"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 2.10e构建UPGMA树状图,从27条引物中筛选出14条,对33份"红橘"种质资源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4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0条,多态位点百分率80.53%。33份"红橘"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70~0.970之间。以遗传相似系数0.780为阈值,将33份"红橘"种质资源划分为7个组(A,B,C,D,E,F,G)。该研究结果表明33份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ISSR能较好地将它们区分开,有助于福橘果实品质改良和福建省红橘种质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59份番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绘制指纹图谱。以番石榴为试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UPGMA聚类分析方法,绘制番石榴DNA指纹图谱。利用筛选获得的10条ISSR核心引物对59份番石榴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12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3条,多态率为89.68%。通过UPGMA聚类分析得知,59份供试番石榴种质资源样品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96,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3。根据遗传距离的远近,可将59份种质资源分成4组,第1组包含种质34份,第2组包含种质6份,第3组包含种质18份,编号C26‘草莓’番石榴样品单独为第4组。成功构建了59份番石榴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分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加速澳洲坚果种质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本研究以45份澳洲坚果为材料,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对其基因组扩增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4对引物组合中能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引物10对,利用这10对引物在45份澳洲坚果中共扩增出6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7条,多态性比率74.60%。4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5873?0.9683,均值0.7778。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5处可将45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黔澳1号’和‘黔澳3号’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高达0.9683,说明这两种坚果资源遗传背景相似,‘兴澳1号’和‘黔引36’号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仅为0.5873,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表明了SRAP技术适用于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且45份澳洲坚果间的遗传变异较为丰富,为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挖掘、遗传改良和进一步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开展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科学利用与创新研究,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12条ISSR引物对125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条引物共扩增出16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160个,多态性比率为95.8%。供试茶树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61 1~0.922 2之间,平均值为0.631 8,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建立了聚类树状图,揭示了125份茶树种质的亲缘关系。从160个多态性位点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最丰富的位点,建立125份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依据图谱差异可鉴定不同的茶树种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马铃薯品种(系)材料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分析各品种(系)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5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7个,多态性比率约为90.38%。通过UPGMA法对30份马铃薯品种(系)材料聚类分析显示,30份供试材料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0~0.95,平均相似系数为0.675;在相似性系数0.75附近,30份马铃薯品种(系)可分为6个大类,包括5大复合组和1个独立类。这些结果说明所选取的30个马铃薯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比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该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及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ISSR标记分析海南岛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7份来自海南不同地区的五节芒用ISSR标记分析,采用NTSYS-pc2.10y软件得到相似性系数后,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从42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6条合适的ISSR引物,利用这6条引物对7份五节芒材料进行扩增,一共扩增出107条带,不同引物扩增条带数15~22条不等,平均每条引物产生17.8条带,其中104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条带数的97.2%。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GS)在0.4673~0.8318之间,平均值为0.6816;遗传距离(GD)在0.1682~0.5327之间,平均值为0.3184。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的五节芒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ISSR标记方法适用于五节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43份玉米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用筛选出的17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261条,其中25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8.5%.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其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79~0.828.以ISSR构建的指纹图谱表明,其中有2条引物能有效地将43份玉米资源完全区别.表明贵州省黔东南州地方玉米种质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所收集的55份福建茶树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扩增,并通过NTSYS-pc2.10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7份福建茶树品种为材料,对50条通用引物进行筛选,得到多态性好、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15条。15条引物共扩增出213条条带,20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所占比率为97.65%。55份茶树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4~0.91之间,表明这55份茶树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并根据ISSR扩增图谱构建了遗传聚类图,明确了各茶树品系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茶树培育新品种奠定科学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ISSR标记对34份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ISSR标记对34份樱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ISSR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个引物可获得6~12条DNA片段,平均为8.76条;1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49条DNA片段,其中14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5.97%;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90;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14;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4~0.91,平均达0.73。通过聚类,从分子水平对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对34份资源进行分类,ISSR标记能将34份樱桃种质完全区分开,为樱桃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