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盐582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稻米品质优、抗病性强、熟期适中、制繁种产量高,所配制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突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2.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实现杂交稻超高产育种目标途经之一,粳型亲籼系的选育和利用是籼粳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经。作为籼粳亚种间超高产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方法之一,就是创造粳型亲籼不育系。该不育系必备不育系及胞质与保持系和籼稻恢复系具有遗传协调性;不育系基因组属于粳或粳偏籼型;对现有恢复系有很高的配合力;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不育特性;不育系对病虫抗性除主效基因外还应累积其他有效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3.
亚洲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一项很重要的手段,直接利用籼粳间杂种优势已成为杂交育种的主攻方向。要进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超高产育种,首先是正确判别籼粳。籼粳中间型或非典型籼粳可能来源于籼粳的自然杂交或人工杂交,也可能来源于分化前的原始型过渡品种。这些品种中有很多是广亲和材料,如果能够正确认识其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利用这些品种作为籼粳杂交的中间桥梁,运用科学的育种方法,减少或避免亚种间产生不育或育性较差的问题,对籼粳稻杂种优势的利用、广亲和材料的选育、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的顺利进行都…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杂种不育性是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关键。由此对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原因、细胞学基础及两种主要基因遗传模式进行了总结,并详细综述了利用“亲和基因”克服籼粳杂种不育性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学说-广亲和基因和特异亲和基因分子定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两“亲和基因”共同利用的初步设想:将聚合了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与聚合了不同广亲和基因(中性亲和基因的广亲和力强、亲和谱广泛的粳型品种进行杂交和回交,选育出聚合不同广亲和基因和Si等位基因的粳型亲籼系,再与籼稻品种杂交,真正实现直接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P 88 S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 88 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8015 S为母本,培矮64 S为父本杂交,采用双向系选和温光加再生强化选择压力的育种方法,选择育成的水稻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于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能力强,植株高度抗倒,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配合力强、容易繁殖制种等优点。利用P 88 S已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表现出高产、优质、高度抗倒伏,其中两优293和两优389于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滇一型粳稻不育系黎榆 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偏粳型保持系实现杂种优势利用是滇型杂交水稻育种的一条重要途经。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通过人工制保选育出的滇一型粳稻不育系黎榆A,育性稳定,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配合力强。用其配制的新组合滇杂32,杂种优势强,米质优,抗稻  相似文献   

7.
两优培粳(原名两优协粳)是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广亲和籼型核不育系培矮64S与自育(系选)的典型粳稻94205配组育成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新组合.它生育期短、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2003年秋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信阳近20年来唯一一个国审农作物品种,也是河南省第一个国审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8.
以荆118S作母本、粤光S作父本进行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荆11-2S,该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株型理想、配合力强、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性。对荆11-2S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配组表现及繁殖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徽两优8061是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R8061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19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96114)。  相似文献   

10.
坤两优3号是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籼型紫色稻温敏核不育系坤S与自育恢复系恒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该品种为籼稻糯粘混合型紫黑色糙米,其杂种优势强、株叶形态理想、适应性广。2018年5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选用了10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10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作父本,共配制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53个.从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亚种间杂种F1的谷粒充实率与其本身的程氏指数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仅为-0.1818;与双亲的亲缘距离(程氏指数差值)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39**.(2)两系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国内外早期关于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的关键突破,简要概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和分类,统计了近50年来我国育成审定的各类不育系及对应的杂交种数量,认为水稻亚种内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遭遇“天花板”效应,指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即籼粳交杂交种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籼粳交杂交种基于母本的不同有“粳母籼父”和“籼母粳父”两种模式,“三系法”BT型“粳母籼父”模式已由宁波市农业科学院率先突破,“籼母粳父”模式及其他“粳母籼父”模式基本上属于空白,是杂交水稻育种的新赛道。  相似文献   

13.
以“两系”法利用籼粳杂种优势的研究已引起我国水稻育种家的重视。用籼型光敏核不育系与具有广亲和性的粳稻品种配组所育成的一些“两系”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已在一些地方试种。但是,由于现有的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遇到低温时,育性发生波动,从而影响了“两系”杂交种子的纯度,这一点也在近年的实践中被证明。因此,采取准确可靠的方法来检验籼粳杂种种子纯度是今后  相似文献   

14.
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中籼组合两优6326 特征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推广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两优6326。介绍两优632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繁殖制种技术。两优6326系宣城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宣69S”为母本、籼粳交优质淡香型恢复系“中籼WH26”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优质香型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审(国审稻2007013)。两优6326各方面的表现优异,配套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繁殖制种技术有助于成果转化。现累计示范、推广面积逾45万hm2。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南方稻区作优质一季稻种植,有利于优化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信息》2005,(8):18-19
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和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当前水稻遗传育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环境敏感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反应型分类、光敏核不育性的遗传、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株型模式及超级杂交稻育种的亲本选配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分析了环境敏感核不育系在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的稳定性,确定了选育强杂种优势和理想株型相结合的亚种间杂交稻的亲本组配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两优3313是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用两系不育系033S与自育恢复系R13组配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14年12月通过湖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4002。该组合适合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稻瘟病重病区不宜种植。1选育经过1.1不育系来源033S为合肥齐民济生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出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以广占63S为母本与红莲型保持系粤泰B为父本,经杂交后选育而  相似文献   

18.
天安S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Y58S为母本,与自选较高世代重穗型籼粳交种质材料525-12-56(粳730/抗520//H 262/多系1号)杂交,通过安徽合肥与海南三亚加代种植定向选择、人工与自然低温生态加压育性筛选及加强稻瘟病抗性鉴定等技术途径,育成的早熟型优质抗病光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参加安徽省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鉴定.天安S具有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所配组合均具有熟期较早,植株矮壮,茎杆中粗,叶片窄、短、挺直,分蘖力较强,抽穗整齐,后期落色好,且植株较矮,耐肥抗倒力强,田间病虫发生少,作晚稻种植表现耐低温能力较强,结实率较高,产量优势较同熟期主栽品种明显.2016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9.
1983~1985年以粳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为母本,98个早、中、晚籼稻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籼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1系(中稻类型)和2系(早稻类型)。在选育过程中,通过多做组合,扩大F2代群体,严格鉴定选择等方法,克服了杂种后代分离大,有利变异少,籼粳杂交不育与核不育难以区分的困难,并在较低世代育成了稳定的矮稈籼型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实践证明,光敏感核不育基因可以导入籼稻和粳稻之中,其不育性与亲本的感光性无关,能独立遗传,只要在长日照下即能表达。  相似文献   

20.
<正>春优84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利用早花时矮秆早熟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杂交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依据春优84亲本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杭州市实际机插制种技术研究总结,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春优84制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生产,才能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和质量。1亲本及品种特性1.1不育系特性不育系春江16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以滇I型粳稻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