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6号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6号杧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白色单层袋套果后,青熟和完熟时,白色单层纸袋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较低,花青苷和类黄酮质量分数均较高,果皮亮度、色彩浓度和色度角均较高或最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紫红色,完熟时呈桃红色。白色单层袋套果后,果实的内在品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最高,内在品质最佳。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质量分数均较低,果皮亮度、色彩浓度均最高,色度角最低,使果皮在青熟时呈浅黄色,完熟时呈橙黄色,但果实内在品质比白色单层袋差。因此,建议红杧6号杧果用白色单层纸袋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2.
 以‘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为试材, 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的花青苷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并研究了套袋对芽变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在果实发育期间, 芽变果皮的花青苷含量明显高于‘国光’, 尤其是成熟期芽变果皮花青苷含量为132170 U·g-1FW, 而‘国光’仅为49140 U·g-1FW; ②在果实发育期间, 两个品种间PAL 和UFGT的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但芽变的CHI和DFR酶活性明显高于‘国光’, 表明芽变花青苷合成能力的提高与CHI和DFR酶活性高有关; ③套袋抑制芽变果皮花青苷的合成, 但解袋后花青苷的含量极显著升高, 解袋后4种酶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CHI和UFGT活性均迅速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 这与解袋后花青苷迅速合成相吻合。综上结果, 芽变与原有品种在着色机理上的关键指标是果皮花青苷含量和CHI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冷藏期间果实硬度, 叶绿素、类胡萝素及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PAL、CHI、 DFR、UFGT)和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1-MCP 处理能抑制叶绿素降解及 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CHI、DFR 活性不相关,与PAL、UFGT 活性正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 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 下降的趋势,对照的PPO 活性始终高于1-MCP 处理,1-MCP 处理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 活性的上 升及贮藏后期POD 活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0±1)℃贮藏条件下,分别采用聚氯乙烯袋(PVC,厚度为0.03mm)包装处理(MAP)和不包装处理(对照),研究MAP对苹果果皮色素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素含量及色泽指标(果皮光泽的明亮度、果皮色泽比)的影响,以及花青苷含量变化与其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及降解相关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AP抑制贮藏期间叶绿素降解及贮藏前期花青苷的积累,延缓类胡萝素的积累及花青苷的后期降解;延缓果实色泽亮度L*及色泽比a*/b*的下降;贮藏期间花青苷的合成与PAL、UFGT活性变化有关,与CHI、DFR活性变化不相关;贮藏期间花青苷降解相关酶PPO、P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AP抑制果皮PPO活性的升高,MAP明显抑制贮藏前期果皮POD活性的上升及贮藏后期POD活性的下降。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自发气调包装(MAP)有利于延缓"红富士"苹果果皮底色黄化和红色色素的降解,可较好地保持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生长发育期相近但着色不同的早熟苹果‘泰山早霞’(红色)和‘辽伏’(绿色)为试材,研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花青苷含量和PAL、CHI、UFGT 活性,以及乙烯释放速率的变化。结果显示: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泰山早霞’花青苷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类黄酮半乳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均明显高于‘辽伏’。②两个早熟苹果在采收前均有乙烯释放高峰,并且乙烯释放高峰早于花青苷的迅速积累;喷施1-MCP 后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降低,花青苷合成随之显著减少:说明乙烯启动并调控早熟苹果成熟期花青苷的积累。③‘泰山早霞’发育后期花青苷含量与UFGT活性显著正相关,乙烯可能是通过调控UFGT 酶的活性来促进花青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套袋对新世纪番石榴果皮色素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番石榴(PsidiumguajavaL.)新世纪品种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青苷等色素及总酚的变化动态以及套袋的影响。结果发现,花青苷在果实色泽发育中的作用很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与果实成熟同时发生,二者的综合表现决定果实的色泽;套袋明显抑制了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合成,提高了果皮总酚含量。建议果实在采收及贮运过程中不要除袋,以进一步提高其商品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除袋期对台农1号杧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除袋期的推迟,果面光洁度提高;完熟时不同处理果实果皮色素、叶绿素和花青苷含量无显著差异,早除袋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未除袋处理,晚除袋和未除袋处理的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早除袋处理。完熟时果皮色泽、亮度和色彩浓度以早除袋处理略高于晚除袋处理,不同处理的色度角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果实的内在品质均较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超过18%,以采前10天除袋的果实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的果袋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果实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果实中糖酸含量、PAL(苯丙氨酸氨解酶)和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透光率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相关系数r>0.99。在不同颜色果袋影响果实成熟时果皮的糖酸积累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对果肉中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皮的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亦无显著相关性,但成熟时果皮中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15*)。不同颜色果袋影响PAL、UFGT酶活性,果实成熟时不同果袋PAL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613*),UFGT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65*)。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发育期果皮色泽与色素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色泽野生种质"东北黄海棠Malus.prunifolia(Willd.)Borkh.""冬红果M.prunifolia(Willd.)Borkh.""早白海棠M.asiatica Nakai"果实为试材,对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皮色泽、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和总酚等色素的相对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果皮色素、色差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质苹果发育过程中果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总酚和类黄酮整体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东北黄海棠近成熟期含量略有上升,总酚和类黄酮在东北黄海棠花后50d到成熟期含量逐渐上升;冬红果近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增加,其他2个种质花青苷含量变化呈略微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花青苷、类黄酮、总酚以及L*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叶绿素与类黄酮、总酚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L*值与花青苷、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不同种质苹果皮色差值、各色素之间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色素、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花青苷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的趋势,类黄酮含量有升有降,至果实成熟时降至最低点.枸杞果实成熟时其主要色素为花青苷、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胡萝卜素为1:5.46.枸杞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成熟时果糖、葡萄糖含量均急剧增加,果实花青苷、类胡萝卜素含量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安哥诺4个李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总酚以及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花青苷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增加。除安哥诺的蔗糖、葡萄糖外,果皮花青苷与不同种类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大石早生蔗糖含量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88,龙园秋李、黑宝石则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1、0.9447;黑宝石、安哥诺果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8、0.8925,大石早生、龙园秋李则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8、0.9763;大石早生、龙园秋李、黑宝石果皮葡萄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0、0.9022、0.9424。龙园秋李、黑宝石这2个品种果皮总酚含量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6、-0.9664。  相似文献   

12.
在"黄花"梨盛花期后25d,采用外黄内白、外黄内黄及外黄内黑3种外层涂蜡的双层纸质果袋进行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后,对不同时期各处理的果皮色素含量、果面色差及果形指标进行检测,并综合利用徒手切片和显微镜观测分析不同处理的果点大小、密度及其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盛花期后100d,3种套袋处理的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果面亮度和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果面色差a*值与果皮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L*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套袋对果形无显著影响。套袋对果点形态影响较明显。果点首先从其外缘进行环状破裂,后期呈中心至外缘的辐射状破裂。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套袋使果点破碎程度最高,果面光滑均一,改善"黄花"梨果实外观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日光温室栽培兴农红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皮紫红色的早熟桃品种兴农红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中选用适宜的果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种果袋,以外黄内黑双层袋在提高果实光亮度,降低果皮中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及花青素含量方面,效果最好,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白色单层袋最差;3种果袋对单果重也产生较大影响,外黄内黑、外黄内白2种双层袋均使单果重减小,白色单层袋使单果重增加;在果实解袋后的1~5天,3种果袋处理的总糖含量及糖酸比均呈上升趋势,果面光亮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以外黄内黑双层袋最小。综合得出,外黄内黑双层袋在改善兴农红桃果实外观品质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李果实花青苷合成的调控因子,以安哥诺李为试材,对果皮花青苷、内源激素和PAL、PPO活性的变化以及内源激素、酶活性与花青苷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皮花青苷含量在发育前期含量很低,发育后期含量迅速升高,呈上升趋势;果皮中ABA、乙烯、ZT含量和PPO活性与花青苷的变化趋势相同,乙烯释放量与花青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885**,ABA和ZT含量与花青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7159*和r=0.7476*,PPO活性未达显著水平;果皮中IAA、GA3含量和PAL活性变化在发育前期含量较高,在发育后期含量较低,果实发育过程中IAA、GA3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花青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039*和r=-0.8238*,PAL活性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前除袋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0.05);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和CHS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和F3H则随试验的进行而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 晖8 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 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 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 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 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 < 0.05);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 和CHS 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 和F3H 则随试验的进行而 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 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 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 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欧美杂交种“鄞红”葡萄为试材,研究白色单层纸袋(透光率53.24%)、无纺布黑色果袋(透光率2.04%)和外黄内黑复合纸袋(透光率6.74%)对葡萄果实品质与成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果袋和外黄内黑复合纸袋均能有效地延迟果实成熟20天,但无纺布黑色果袋因袋内温度高,透光率低,成熟期果实综合品质最差.外黄内黑复合纸袋能显著改善果面光洁度,提高有机酸含量,但还原糖含量较低,果实着色不佳,花青苷含量显著下降,综合品质低于白色纸袋.结合果品品质和延迟采收效果来看,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义  刘敏 《北方园艺》2012,(10):16-19
从6~8月各品种果实着色前夕开始,每隔7d采摘红色的"大红李"、青色的"萘李"和黑色的"黑宝石"3个品种的果实,测定并比较了各品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的差异及与果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黑宝石"和"大红李"花青苷含量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略微下降趋势;"萘李"的花青苷含量极低,且变化不大,叶绿素含量则先升后降;3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均缓慢上升。"萘李"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大红李"和"黑宝石",而花青苷则极显著或显著地低于2个品种。"黑宝石"和"大红李"花青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而与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酸含量间相关性表现不一致;2个品种叶绿素含量与糖、酸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萘李"3种色素的含量与糖、酸含量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大红李"和"黑宝石"着色可能由花青苷含量决定,而青色的"萘李"则由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决定。  相似文献   

19.
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花色苷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对葡萄花色苷合成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以及果实内源ABA含量的影响,探索油菜素内酯调控葡萄果实成熟及花色苷合成的机理。【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烟73’(Yan 73)为试材,在葡萄转色前分别用0.1、0.4、0.8 mg.L-1EBR,1mg.L-1Brz(brassinazole,BR生物合成抑制剂)和200 mg.L-1ABA,均匀喷施于葡萄果实,在葡萄成熟过程中测定葡萄果皮花色苷含量及PAL和UFGT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ABA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在果实着色初期,‘赤霞珠’和‘烟73’葡萄果皮PAL和UFGT活性及果实内源ABA含量均逐渐升高,当果实接近成熟花色苷含量基本稳定时ABA含量开始降低。与对照相比,0.4mg.L-1EBR和200 mg.L-1ABA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提高了果皮PAL和UFGT活性,促进了果皮花色苷的合成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0.1 mg.L-1和0.8 mg.L-1EBR处理总体增加了果实内源ABA含量,促进了花色苷的合成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并提高了UFGT和PAL酶活性,但比0.4 mg.L-1EBR处理提高的幅度小,且差异显著。1 mg.L-1Brz处理使果实ABA的合成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PAL和UFGT活性以及花色苷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EBR和ABA处理促进了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在不同浓度EBR处理中,以0.4 mg.L-1处理效果较好;内源ABA可能参与了EBR对葡萄成熟和花色苷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时期‘早酥’梨及其红皮芽变‘红早酥’梨果皮类黄酮组成与合成模式。【方法】以‘早酥’梨与芽变‘红早酥’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材料,通过HPLC-MS2法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组分的含量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合成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早酥’梨和‘红早酥’梨果皮类黄酮组分与含量差异较大,差异主要集中在黄酮醇、原花青素和花青苷代谢支路。2个品种果实自然发育过程中的类黄酮积累模式基本一致,以酚酸、原花青素、黄酮醇和花青苷为主的多数类黄酮组分的合成高峰位于果实发育早期,随着果实发育成熟,酚酸类物质含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大部分原花青素、花青苷和黄酮醇类物质在果实膨大期后含量维持稳定。‘早酥’梨葡糖糖苷类黄酮、原花青素组分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2在果实成熟期出现第二个积累高峰。类黄酮合成高峰期,大多数类黄酮合成基因表达水平达到峰值。果实发育后期,下游类黄酮合成基因DFR、ANR、ANS和UFGT表达量相应提高。【结论】‘红早酥’梨果皮比‘早酥’梨果皮含有更多类黄酮物质,特别是类黄酮糖苷衍生物的种类更为丰富,含量也显著升高。‘红早酥’梨和‘早酥’梨果皮中的类黄酮合成高峰均位于果实发育早期。随着果实的发育,‘红早酥’成熟果皮中类黄酮组分含量虽有下降,但仍含有较高水平的原花青素和类黄酮糖苷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