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以正丁醇为助溶剂的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混合燃料与纯柴油相比,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在低负荷工况时比柴油高,在负荷为17%时,E20比E0高出10%,在大中负荷工况时与纯柴油相当.NOX和碳烟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在100%负荷时,E20比纯柴油碳烟排放降低了43%.在中小负荷时纯柴油的CO排放最低,在大负荷时差别不大.混合燃料的HC排放在所有工况下都高于纯柴油,特别是小负荷17%时,E20比E0高300%.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NOX降低,HC增加,当量燃油消耗率、CO、碳烟在小负荷时增加、大负荷时降低.  相似文献   

2.
在改装的单缸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不同配比煤层气的试验.发动机采用进气道电控喷射阀,喷射几种不同配比的煤层气燃料:80%CNG和20%N2,70%CNG和30%N2,60%CNG和40%N2的煤层气分别掺烧10%和20%的氢气.试验表明,与燃用纯CNG燃料相比,发动机燃用煤层气的有效燃料消耗率增加,并且随着燃料中氮气浓度的增加有效燃料消耗率逐渐增大;缸内最高爆发压力降低,并且随着氮气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HC和CO的排放增加,NOX排放和排气温度降低.发动机燃用煤层气掺烧20%氢气燃料的HC和NOx排放量低于掺烧10%氢气燃料,小负荷时CO排放量和排气温度也降低,中高负荷时增加.结果表明,改制后的发动机能燃用多种配比的煤层气,且工作稳定、起动性能好,能够适应变组分低甲烷浓度煤层气的燃烧.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雾化原理,设计了超声波雾化系统,并在涡流室式柴油机上进行进气道供雾化乙醇的试验。试验乙醇供给量为标定供油量的20%,改变柴油供给量进行负荷调整,并测试标定转速下不同负荷的发动机燃油消耗量和排放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超声波乙醇雾化系统,能够满足进气道供乙醇的性能要求,使柴油机燃用乙醇/柴油双燃料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工作性能;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碳烟排放比原机低,尤其满负荷时碳烟降幅可达60%;能量消耗量率与原机基本相当,碳氢化合物(HC)排放比原机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掺混比对双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的影响,将电控共轨柴油机改装为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在进气歧管前通过混合器与空气混合,引燃柴油由原高压共轨系统供应,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由双燃料ECU控制.【方法】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架,对比分析了转速为1 600r/min、50%负荷和1 200r/min、100%负荷下,柴油机和不同掺烧比的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循环变动.【结果】随掺烧比的增大,转速为1 600r/min、负荷为50%时,双燃料发动机峰值压力平均值增大,而转速为1 200r/min、负荷为100%时,双燃料发动机的峰值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压力标准差增大,循环分布分散;峰值压力升高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均增大,循环分布分散;平均指示压力平均值降低,标准差增大.【结论】与柴油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循环变动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直喷柴油机燃用体积比为30∶70的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B30)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B30地沟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在供油提前角18°CA时,燃油消耗率最低,增大或减小供油提前角,燃油消耗率都会增加,24°CA比18°CA在最大负荷处燃油消耗率最高可增加18%;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减小,NOX的排放降低,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和炭烟的排放;在供油提前角为22°CA时,HC排放最低,增大或减小供油提前角,HC排放都会增加,22°CA比16°CA在大负荷时可以降低68%,比18°CA降低50%.  相似文献   

6.
为在柴油机上应用液化天然气,将电控共轨柴油机改装为柴油引燃天然气的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在进气歧管前通过混合器与空气混合,引燃柴油由原高压共轨系统供应,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由双燃料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控制。在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对比研究发动机转速为1 200 r/min,负荷率为25%、75%时,原柴油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循环变动。结果表明,与原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峰值压力升高率循环变动系数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均升高;与25%负荷率相比,75%负荷率时,原机的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和峰值压力升高率循环变动系数增大,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降低;双燃料发动机的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峰值压力升高率循环变动系数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试验柴油机上进行了柴油缸内直喷结合丁醇气道喷射的复合喷油燃烧试验,分别研究了转速1 400 r/min和1 900 r/min、平均指示压力0.5 MPa和1.0 MPa 4个工况下丁醇气道喷射比例对复合喷油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醇比例是柴油-丁醇复合喷油燃烧过程的重要控制参数.随丁醇比例的增大,碳烟排放降低,氮氧化物排放轻微增加,HC和CO排放显著增加.与柴油-丁醇混合燃料直喷燃烧模式相比,相对低的指示热效率和高的HC排放是柴油-丁醇复合喷油燃烧面临的主要问题,因而需要对丁醇气道喷射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电控共轨柴油机上应用液化天然气,为电控共轨柴油机增加天然气供给系统和双燃料电控系统,将其改装为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天然气在进气歧管前通过混合器与空气混合,引燃柴油由原高压共轨系统供应,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由双燃料ECU控制.【方法】在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对比研究了发动机转速为1 200r/min,负荷率为25%和75%时,原柴油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结果】与原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压力和缸内温度升高;25%负荷时,压力升高率和瞬时放热率降低,75%负荷时升高;双燃料发动机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升高.与25%负荷相比,75%负荷时,原机与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缸内温度和瞬时放热率增大;与25%负荷相比,75%负荷时,原机的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升高,而双燃料的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降低.【结论】与原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在小负荷与大负荷时,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9.
高原地区双燃料发动机功率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高原地区进气压力较低导致的双燃料发动机功率下降等问题,对ZS1115单缸沼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功率恢复试验研究,研究了压缩比对发动机功率、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沼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压缩比改装为19∶1时,达到了原柴油机压缩比为17∶1时的功率水平,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温度降低,达到了节省能源降低有毒气体排放,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生物燃油与0#柴油进行乳化后,制成B10、B15、B20乳化型生物燃油,在发动机实验台架上,柴油机转速为1500r·min^-1时考察B10,B15,B20燃料的HC、CO、PM、NOx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转速下,柴油机燃用乳化型生物柴油的HC、CO、PM排放比柴油要高,而且随着生物燃油比例的增大逐渐增多,但均未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柴油机燃用乳化型生物柴油的NOx排放量比柴油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小型直列4缸、直喷式、增压中冷、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通过试验研究了十三工况点下不同共轨压力和喷油提前角参数组合对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并分析了NOx形成机理与喷油参数轨压、喷油提前角改善柴油机排放的作用。结果表明:NOx排放值随着轨压的增大基本上均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并且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大而增高,同时轨压对NOx排放值的影响小于喷油提前角的影响;喷油提前角应在8~10°间选取,轨压选1 200 bar左右较为合适;仅改变喷油参数轨压和喷油提前角难以实现全工况的NOx排放值达标。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4190ZLC-2船用柴油机喷油系统电控化改造的实验方案.通过改变喷油泵柱塞直径的大小、喷油器喷孔直径的大小及喷油定时参数来分析影响柴油机经济性(耗油率)、排放性能(NOx,CH浓度的排放)和燃烧性能的相关因素.并分别在负荷特性和推进特性下,对该柴油机改造前后的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给后续柴油机燃油系统改造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微乳化柴油的动力经济性及排放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自主研发的RL型乳化剂,配制含水5%的微乳化柴油,并在485QB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道路试验按实际油耗量计算.结果表明,使用微乳化柴油具有节油效果.微乳化柴油与普通柴油相比,动力性相当,油耗下降,同时烟度值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ZS1115型柴油机为例,在基本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天然气进气阀、天然气-空气混合器,以及天然气调速器等机构以实现双燃料燃烧控制。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尺寸驱动的双燃料发动机模型,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机械结构运动的可行性;利用SolidWorks Motion、Simulation Xpress、Simulation Flow等模块取代实体试验,通过流体模拟和力学有限元分析对主要机械结构的尺寸和性能参数进行优化模拟,得到最优结果。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olidWorks设计的双燃料发动机运行稳定,输出扭矩和功率略高于原机,最佳经济区域在1 700 r·min-1左右,较原机更大,且更适合中低速、载荷变化较大的农用工况,NOx和烟度排放也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焱虎  张汝坤  张天顺  董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70-4171,4180
[目的]对棕榈油制备的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能及燃烧性能进行测试。[方法]以棕榈油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与0#柴油部分理化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并对掺混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掺烧生物柴油的混合燃料燃油消耗率略有升高,HC、CO排放明显低于0#柴油。[结论]棕榈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可以满足替代石化柴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化油器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对贵金属Pt-Rh催化器在实际发动机排气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用浸渍法制备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的催化器,以适应汽车发动机运行工况多变、空燃比范围宽以及排气HC、CO和NOx体积分数高等实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应用Pt-Rh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器,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转速、不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对发动机尾气HC、CO和NOx同时净化和得到较高的转化效率;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还可以实现HC和CO对NOx的协同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7.
18.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宜民  袁增春  单士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48-11950
[目的]为柴油机掺烧甲醇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把甲醇、柴油、OP乳化剂按体积比15:80:2.5混合,采取新的乳化工艺研制混合燃料,并与柴油作比较。[结果]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密度和粘度较柴油降低,粘度为1.20°E20,雾化质量和蒸发性能得到提高。"微爆效应"对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有影响,使热效率提高。随着负荷的增大,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耗油率低于燃用柴油的油耗率,经济性有所提高。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平均节油率达9.5%,在中、高负荷下节油率平均达12.4%。在中、高负荷范围内燃用混合燃料的烟度均低于燃用柴油时的,下降达25.6%,NOx的排放值显著降低。[结论]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热效率有所提高,中、高负荷时耗油率显著下降,经济性好,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