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胶囊技术的原理,概述了饲料工业中应用的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却法,空气悬浮法,水相分离法,挤压法,包接络合法,乳液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后面两种方法主要用来制备纳米级微胶囊,同时介绍了饲料工业中维生素微胶囊,酶制剂微胶囊,微生态制剂微胶囊,饲料添加剂缓释微胶囊,香味剂微胶囊,酸味剂微胶囊,氯化胆碱微胶囊,包被硫酸亚铁以及微胶囊饵料等具有开发前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常用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氨基酸和微生态制剂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不易运输和保存、货架期短等问题,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的微胶囊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就微胶囊技术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效果、常用工艺方法以及微胶囊技术的特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微胶囊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饲料贮存中,维生素效价的自然损失一直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效价的损失不仅对价格昂贵的维生素是一种浪费,而且不利于畜禽的生长。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以期能找出一种阻抑维生素自然损失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动物饲养实验,观察了水溶性维生素经微胶囊化包裹后对动物饲喂效果的影响,认为在配合饲料中掺入水溶性维生素微胶囊,对提高饲养水平是有益的。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选1日龄伊莎仔公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212只,对照组220只。1.2基础饲料营养成分代谢能3.00兆卡/千克,粗蛋白18%、…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而维生素作为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当前动物维生素缺乏症却时有发生。因而本文拟介绍微胶囊化技术,探讨维生素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维生素微胶囊化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而维生素作为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当前动物维生素缺乏症时有发生。文章介绍微胶囊化技术,探讨维生素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维生素微胶囊化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微胶囊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将3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在奶牛1%预混料中分别添加24 IU/kg(试验1组)、32 IU/kg(试验2组)、64 IU/kg(试验3组)瘤胃保护性维生素A微胶囊,对照组添加未处理维生素A微胶囊32 IU/kg,测定奶牛产奶量、乳品质、乳中维生素A含量、乳中体细胞数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添加未处理维生素A微胶囊相比,添加瘤胃保护性维生素A微胶囊可以增加奶牛产奶量,降低奶牛体细胞数,增加乳中维生素A含量。  相似文献   

7.
综合阐述了饲料添加剂中微胶囊的功用特点、应用领域,组成结构、性能优势,技术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微胶囊饵料的运用与推广,同时展望了饲料添加剂中微胶囊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微胶囊的研制与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微胶囊技术,是指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胶囊中,使其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控制速率释放的技术。其中,被包埋的物质称为心材,包括香精香料、酸化剂、甜味剂、色素、脂类、维生素、矿物质、酶、微生物、气体以及其它各种饲料添加剂。包埋心材实现微囊胶化的物质称为壁材。微胶囊的大小一般为几微米至几毫米不等,形状多样,取决于原料与制备方法。通过微胶囊技术,可以做到:1.1降低心材向外界的扩散速率,减缓心材与外界(氧气、光、水份等)的反应,从而保护敏感成分,防止营养损失;1.2便于心材在饲料加工中…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行业常用的粉状和微胶囊状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在加速试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高温高湿条件下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精准化使用提供参数,并评价微胶囊化处理对维生素稳定性的效果。将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制成2种剂型,即常见的粉状(粉状组)和微胶囊状(微囊组)。将粉状组和微囊组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样品储存在(40±2)℃、(75±5)%相对湿度(RH)的恒温恒湿箱内,分别在第0(初始)、30、60、90和180天取出,检测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和泛酸的含量,计算不同储存时间后各个维生素的存留率。结果显示:1)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粉状组和微囊组中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和泛酸的存留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粉状组中维生素D3的存留率和微囊组中维生素E的存留率在不同储存时间下没有显著差异(P>0.05)。2)在各个储存时间时,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的存留率均表现为粉状组极显著大于微囊组(P<0.01);在储存60、90和180d时,粉状组中维生素K3和维生素B6的存留率极显著大于微囊组(P<0.01);在储存90d时,粉状组中泛酸的存留率显著大于微囊组(P<0.05);在储存60和90d时,微囊组中维生素D3的存留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粉状组(P<0.05或P<0.01);在储存180d时,微囊组中维生素E的存留率显著大于粉状组(P<0.05);在储存60d时,微囊组中烟酸的存留率显著大于粉状组(P<0.05);在各个储存时间时,粉状组和微囊组中维生素B2的存留率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本试验还给出了2种制剂的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存留率随储存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由此可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显著降低,在精准动物营养与饲养中需要予以考虑;微囊化处理对高温高湿储存情况下不同维生素存留率的影响没有一致性规律,需要开展针对性的包被处理和稳定化工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