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蓝莓植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为了满足我国广大果农发展蓝莓之需要,详细介绍了关、日等国家对蓝莓植物学特性的研究情况,论述了蓝莓植物学特性与其种类、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寒温带野生蓝莓的主要产地,野生蓝莓浆果果汁多,花青素比重大,备受国内外人士青睐。近年来,人们采摘次数增加,野生蓝莓产量下降,建设大面积集约化采摘种植园势在必行。应用蓝莓品系调查法、蓝莓抗寒性对比分析法、蓝莓种源实验研究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蓝莓品系引植对比试验,确定大兴安岭地区最佳栽培蓝莓品系,并进行蓝莓育种技术选育,提出大兴安岭蓝莓品系栽培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蓝莓(Blueberry),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又称越橘。全球共有400多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尤以大兴安岭中部为主。我国人工栽培的历史不长,近几年才取得成功和大面积推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多个省份都有大面积种植。蓝莓大体分为矮丛蓝莓、半高蓝莓、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各地因气候因素的差异,栽培品种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对蓝莓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就蓝莓对土壤的要求进行叙述,并对蓝莓栽培和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指导果农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种,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3,(4):42-45
蓝莓简介蓝莓的名字来源于其英文Blueberry直译,意为蓝色的浆果。目前分为野生生长和人工栽培两种。低灌木、矮脚野生品种的蓝莓,颗粒小,但花青素含量很高;人工培育的蓝莓,能生长至240厘米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蓝莓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蓝莓果实是第三代保健水果,具有十分独特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果实中含有丰富的SOD、氨基酸以及钙、钾、锌、维C、维E  相似文献   

5.
蓝莓学名越橘,又叫蓝浆果,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或小灌木树种,果实分红、蓝、白3种颜色,欧美将蓝果部分称为蓝莓。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地区,我国野生种主产区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蓝莓品种原产于北美等地,经济寿命25年。由于蓝莓独特的风味及药用价值,其鲜果及加工产品在国际上作为一种功能保健食品风靡世界各地,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果树,适宜在东北、内蒙、山东、浙江、贵州等省栽培。  相似文献   

6.
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阐述丹东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对土壤改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详细总结,以期为蓝莓栽培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麻双双  马文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71-1772,1781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动态性等原则,从产业结构、企业行为、蓝莓产品和产业环境4个方面选取22个主要指标,构建了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在影响大兴安岭蓝莓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中,产业环境指数权重值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再次是企业行为,蓝莓产品最小。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蓝莓资源,并且区域内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加强蓝莓产业的品牌竞争力不仅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也是为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兴安岭地区建立蓝莓产业集群品牌的优势及不足,并进一步提出在政府层面如何打造大兴安岭蓝莓品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伊春市蓝莓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春市是我国蓝莓的主产区之一,蓝莓产业的发展逐渐已成规模,是地方支柱性产业。通过调查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产品蓝莓的资源分布、引种栽培、生产加工企业现状等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国平  宋传玲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122+128-122,128
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浆果主要是蓝莓和红豆。据资源调查部门的统计.大兴安岭区境内的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国野生蓝莓产量的7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20%左右。l野生浆果发展现状 1.I野生浆果分布及产量我区北三局为丰产区.新林、塔河、呼中为中产区,加区、松岭为低产区。我区野生蓝莓理论贮量为19933t,蓝莓一般在8-9月份采摘.丰产年份可达8000-12000t。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食用蓝莓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为了将蓝莓的用途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那么对蓝莓栽培中土壤改良的方法及作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蓝莓栽培中改善土壤的PH、有机物、菌根、间作四个方面的介绍,希望对改良蓝莓栽培的土壤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无为市2010年开始引种蓝莓,现已形成一定种植规模。为解决该地蓝莓栽培上存在的土壤改良及旱涝灾害等问题,探索不用土壤,使用泥炭、椰糠、珍珠岩等有机加无机物料作为蓝莓栽培基质,采用盆栽方式,运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提高蓝莓产量和效益。该文探析了蓝莓无土栽培技术要点和该栽培模式发展前景,以期为无为市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比试验及随机抽样调查,对引种到广西柳州市柳江县的蓝莓品种兔眼蓝莓6个品系的树体性状、物候期、枝梢生长、果实性状、果实品质和产量情况进行调查与观测.结果表明:兔眼蓝莓6个品系均具有良好的栽培价值,巴尔德温、粉蓝、灿烂适合作为鲜果栽培,圆蓝适合作为加工栽培.兔眼蓝莓6个品系均表现了其特有的性状,果实产量达到了预期的经济产量,高产高效,产生了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环境是蓝莓栽培中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尤其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是蓝莓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综合有关文献,深入探讨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对蓝莓生长的影响,以对蓝莓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蓝莓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家驹  黄作喜  李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43-46,120
蓝莓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人们对蓝莓的种类特性、繁殖方式、栽培条件等已开展了一定的探究,但针对繁殖技术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报道。该文在探讨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蓝莓扦插、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包括基质准备、培养基配制、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扦插方法、培养条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出了今后蓝莓繁殖技术的研究重点方向,以期为蓝莓繁育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青岛市黄岛区蓝莓栽培园区为研究对象,选择栽培年限满5年、10年、15年的蓝莓地块,采集2种栽培模式、2种耕层深度的蓝莓植株根际和行间的土壤样品,及对照土样,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蓝莓栽培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蓝莓栽培园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养分含量普遍比对照明显提升,提升幅度0~20 cm耕层﹥20~40 cm耕层,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呈现富集的趋势。蓝莓保护地栽培模式对土壤基础养分含量的提升程度大于露天栽培模式。蓝莓根际处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蓝莓行间,0~20 cm耕层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20~40 cm耕层。  相似文献   

17.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亚科越桔属植物,在北方地区主要以温室栽培为主,近年来天津地区开始发展蓝莓温室栽培,长势良好,本文主要从蓝莓温室建设、土壤改良、施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天津地区蓝莓温室栽培管理技术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青岛市黄岛区蓝莓栽培园区为研究对象,选择栽培年限满5 年、10 年、15 年的蓝莓地块,采集2 种栽培模式、2 种耕层深度的蓝莓植株根际和行间的土壤样品,及对照土样,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蓝莓栽培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蓝莓栽培园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养分含量普遍比对照明显提升,提升幅度0~20 cm 耕层﹥ 20~40 cm 耕层,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呈现富集的趋势。蓝莓保护地栽培模式对土壤基础养分含量的提升程度大于露天栽培模式。蓝莓根际处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蓝莓行间,0~20 cm 耕层土壤基础养分含量高于20~40 cm 耕层。  相似文献   

19.
荣丽 《现代农业》2011,(2):77-77
蓝莓在国际市场上属高档果品,被列入世界第三代水果行列。蓝莓不仅口感好,而且是极好的保健佳品,蓝莓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蓝莓,又名蓝浆果,学名越桔,属杜鹃科越桔属浆果类灌木。蓝莓产业始于蓝莓栽培,蓝莓栽培最早始于美国,从上个世纪300年代,栽培历史不到100年。目前,蓝莓栽培已遍及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波兰、日本等30余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耐寒蓝莓品种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毅 《北京农业》2011,(30):57-59
蓝莓的栽培品种大部分起源于北美,大体上可以分为北部高丛蓝莓、南部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以及矮丛蓝莓5个种群,各种群有各自适应的气候和栽培条件。本文在分析美国蓝莓种植区划及各区化栽培品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北方气候及土质条件,提出了我国北方地区蓝莓品种选择的基本要求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