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文 《野生动物》2007,28(5):54-54
金斑鸻(pluavialis fulva)系鸻行目,鸻科小型水鸟,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计划》的主要水鸟名录之中,也是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协议规定的保护候鸟之一。据《中国鸟类志》记载,金斑鸻每年迁徙期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过境记录,但湖北省都无野外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2.
红腹滨鹬和东方鸻均属鸻形目的小型水鸟,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09年5月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岗林场记录到了东方鸻,还记录到了卵与巢。8月在查干南泡记录到了红腹滨鹬。填补了这2种鸟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项目组水鸟专家于2009年8月21~22日对浙江杭州湾湿地中心项目区及其邻近湿地的水鸟进行了全面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定点观测与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统计到水鸟7科46种,数量超过1万只,其中迁徙的鸻鹬类为26种。描述了杭州湾湿地中心迁徙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重要性。为全面评估和了解杭州湾湿地中心的水鸟资源,为杭州湾湿地中心正在建设的野生动物湿地管理提供本底数据和依据。并对将来改善杭州湾湿地中心迁徙水鸟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3-2005年对海南岛沿海越冬水鸟进行了调查,旨在加强海南岛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在调查的20个湿地中,共记录水鸟68种,新发现3处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的越冬地,即临高后水湾、东方北黎湾和三亚河.2003-2009年冬季对黑脸琵鹭的越冬种群进行了持续调查.海南岛越冬水鸟数量最多的是鹭鸟,其次是鸻鹬类和鸥类.分析发现,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湿地鸟类种数和个体数量均比无红树林分布的湿地明显增加.此外,博浦湾、黄龙港、后水湾、洋浦港、北黎湾、莺歌海、三亚河、清澜港和东寨港等地是海南岛鸟类优先保护的湿地,其人为干扰应该被禁止.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剑鸻分类问题的讨论刘伯文(东北林业大学凉水自然保护区)郑作新先生所著《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二版,1976)〔1〕和《中国鸟类区系纲要》(1987)[2]对剑鸻的记载为:剑鸻Chara-driushiaticulaplacidusJ.E.et...  相似文献   

6.
水雉     
齐欣 《野生动物》2005,26(5):23-24
水雉,又名鸡尾水雉、长尾水雉,在台湾又称菱角鸟。属于鸻形目,为雉鸻科2属2种之一,单行种,无亚种分化。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及台湾;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国家。水雉为中型水鸟,体长31-58厘米。从形态特征上看,夏羽有着特别细长而端尖的黑色中央尾羽,尾最长者能达37厘米,仅此就可以与其它水鸟相区别。头和前颈白色,后颈金黄色光泽,枕部和其余体羽黑色或棕褐色,颈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的异地环志水鸟与其越冬地、繁殖地及其他停歇地的迁徙连接。结果表明: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俄罗斯楚科奇及中国江苏等11个地点环志的10种水鸟,共计38只,其中,记录到数量较多的种类有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i)和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防城港是观察记录地中记录环志鸟种类和数量最高的地区,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主要分布在北海西场,并与俄罗斯楚科奇存在60%的迁徙连接。在所有环志地点中,越冬地澳大利亚所观察环志鸟种类数和数量较高,其占比为40.0%和36.8%。通过这些数据,首次构建了广西北部湾地区的迁徙鸟类连接,为掌握该区域的鸟类迁徙路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升金湖水鸟系统监测方案:调查方法与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湿地是中国东部最为重要的水鸟越冬地.由于长江中下游湿地面积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监测其越冬水鸟数量与分布的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保护计划奠定科学基础,以确保该区域水鸟的生存以及未来的种群恢复.然而,因统计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何获得水鸟数量与分布的准确数据,同时确保这些数据可以在年度间和位点间进行比较,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调查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证水鸟统计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并将统计产生的偏差最小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则,调查结果准确性将受到影响,也无法用来进行比较分析.最近,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水鸟调查方法,并于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冬在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湿地升金湖开展了越冬水鸟调查,检验了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具体方法包括将湖泊划分为若干调查区域,每个调查区域又细分为若干亚区,区和亚区之间均有明确的分界线,最后分区域进行调查和记录.记录的数据包括物种数量、分布、环境和干扰情况等,记录的格式是统一的,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及尽可能地减少偏差.本文以这两年的冬季调查结果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获得水鸟数量、分布以及栖息地利用等详细信息.最后,讨论了在长江中下游湿地推广该方法、建立全流域水鸟监测项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黄海生态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栖息环境,使其成为鸻鹬鸟类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对鸻鹬鸟类的成功迁徙、繁殖和种群维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96年到至今的9年时间,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每年都要组织专家、保护区的专业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对黄海地区沿岸进行实地调查。调查采取样点统计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记录实际统计的种类和数量。时间多集中在鸻鹬鸟类北迁期间的4-5月份。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北迁期间,估计该地区所支持的鸻鹬鸟类总量高达200万只之多,占整个迁徙路线迁徙鸻鹬鸟类种群的40%,而南迁期间也有大量的鸻鹬鸟类经过这里,总数达100万只。  相似文献   

10.
迁徙停歇地多变而难以预测的食物资源给鸻鹬类的觅食活动带来了严峻挑战.机会主义觅食策略,即鸻鹬类摄取食物的比例与食物可利用性的高低相一致,可以使鸻鹬类高效地补充能量和营养物,尽快为下一阶段的迁徙活动做好准备.崇明东滩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口,该区域是鸻鹬类北迁途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重要迁徙停歇地.通过底栖动物调查和粪便分析,...  相似文献   

11.
耿栋  李振文 《野生动物》2004,25(3):45-45
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英文名为White-breastedkingfisher,是佛法僧目翠鸟科水鸟,也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  相似文献   

12.
关雪  李枫  沙剑斌  曲文慧 《野生动物》2009,30(4):180-184
对扎龙湿地的水鸟群落进行资源调查,共记录水禽52种,隶属于5目11科。其中古北界种类42种(占82%),广布种类10种(占18%),东洋界种类无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扎龙自然保护区水鸟群落种类和数量随着迁徙活动呈现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水鸟迁徙时间集中,种群数量变化剧烈,有高峰期;秋季水鸟迁徙时间分散,种群数量变化缓和,无明显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潘洁  郝志  张军 《野生动物》2013,34(5):296-299
2011年3月~2012年11月,采用样线法对宾县地区沿松花江两侧湿地鸟类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记录鸟类131种,隶属于12目36科。其中水鸟(包括涉禽和游禽)48种,占总数的36.6%;非水鸟83种,占63.4%。水鸟中以鸻形目鸟类为主,共22种,非水鸟类中以雀形目占绝对优势,共66种。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上古北界鸟类有101种,占总数的77.1%,广布种30种,占总数的22.9%。在水域、沼泽、草甸及居民区、灌丛、林地4种典型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m水域>Hm草甸>Hm居民区、灌丛、丛地,4种生境的均匀度指数E水域>E沼泽>E草甸>E居民区、灌丛、林地,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特征差异显著,群落结构稳定,若能改善环境的自然性、增加空间异质性、减少人为干扰等可使该湿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和密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甘肃安西自然保护区湿地与水鸟动态的关系,在1988~1989年和2002~2004年两次对该湿地水禽进行调查,湿地公布的鸟类108种,其中《湿地公约》定义的水禽有44种,国家保护的Ⅰ级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1种。2002~2004年记录31种。2002~2004年较1988~1989年增加5种新纪录,但减少13种。2002~2004年仅秋季遇见水鸟的数量29.50只/km2,多于1988~1989年的17.79只km2,同时秋季水鸟种类2002~2004年为20种,也多于1988~1989年的13种,保护区水禽种类和数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自然和人为的影响,因此,应该制定适宜安西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区水鸟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东洞庭湖湿地鸟类的继续研究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2005年7月~2006年12月采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该湿地水鸟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89种,并对其季节动态格局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年水鸟种类和数量均是冬季多,夏季少,特别是数量波动有明显的冬季高峰期和夏季低谷期,季节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福建沿海冬季水鸟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荣  张勇 《野生动物》2012,33(5):271-274,296
2010年1~3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对福建沿海的20个主要河口港湾的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水鸟57种,隶属于8目12科.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按居留型可分为冬候鸟51种(占89.5%)、留鸟6种(占10.5%);按生态型可分为游禽24种(占42.1%)、涉禽33种(占57.9%).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44种(占77.2%)、东洋界11种(占19.3%)、广布种2种(占3.5%).调查结果显示,兴化湾水鸟种群数量最大,珍稀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兴化湾、闽江口、东山湾和福宁湾.  相似文献   

17.
2018年4月14~20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进行鸟类调查时,使用单反数码相机(尼康D5,尼康AF-S 600mm f/4G ED VR)进行拍摄记录,记录到1只与另外9只鹤鹬混群的鸻形目鸟类,经查阅相关文献,最后确认其为流苏鹬,系河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于国海 《野生动物》2010,31(1):54-55
红腹滨鹬和东方行乌均属鹆形目的小型水鸟,在吉林省一直没有记录。2009年5月在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岗林场记录到了东方鹆,还记录到了卵与巢。8月在查干南泡记录到了红腹滨鹬。填补了这2种鸟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种群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碱淖湿地位于中国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水鸟分布较为集中,是遗鸥、大天鹅等珍稀水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通过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种群和分布进行了8 a的实地调查和研究,统计分析了红碱淖2001~2007年的遗鸥和水鸟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红碱淖湿地的遗鸥繁殖巢数达5 036巢,种群数量10 072只,已成为全球最大遗鸥种群,在此基础上,还总结了红碱淖湿地7目14科55种水鸟的分布和保护价值,为水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依据,对红碱淖湿地遗鸥及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1月—2017年1月,采用样点法对珲春敬信湿地内的水鸟数量进行了调查,观测并记录到水鸟14 972只,隶属于6目6科13种。雁形目6种,鹳形目和鸥形目各2种,??目、鹈形目和鹤形目各1种;夏候鸟9种,旅鸟4种;古北界鸟类11种,广布种鸟类2种。从研究地区的4种生境类型(库塘、农田-库塘、库塘-沼泽和溪流)进行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orenson相似性指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库塘、库塘-沼泽更适合冬季水鸟生存,库塘、溪流不适宜冬季水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