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 EcoRⅠAAC +M seⅠCAC, EcoRⅠACG +M seⅠCAG, EcoRⅠACC + MseⅠCTA, EcoRⅠACT +MseⅠCAG) 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 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 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 多态性比例为91.34% , 区分率达100%; 利用AFLP标记对变叶海棠、陇东海棠、花叶海棠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结果一致, AFLP数据表明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杂交种, 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渗入杂交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用AFLP分析小金海棠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和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相似性系数为0.977~0.986;小金海棠与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之间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小金海棠的谱带有98.08%是来自于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叠加。该研究表明小金海棠是变叶海棠物种分化及陇东海棠种质渗入所形成的多倍体杂种。  相似文献   

3.
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8对引物对变叶海棠30个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了AFLP分析, 共扩增出656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568条,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1条多态性带, 多态性带百分率为86.59% , 各变异类型多态性比例介于0.3582~0.6296之间; 依据简单匹配系数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 30个变异类型在0.68水平上分为12个类群; 该试验从DNA水平上探明了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是变叶海棠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变叶海棠变异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形象化散点图研究变叶海棠的起源和进化。结果表明,其变异类型可能系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或花叶海棠之间的天然杂交种,该假设需要用现代新方法来证实。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ITS序列初步证明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Hughes.)杂种起源的基础上,对其3个自然居群(马尔康雅尔珠林场、柯河和下阿坝)47个样品(其中18个新样品)的核糖体DNA的ITS区进行了进一步测序分析。以窄叶海棠(M.angustifolia Michx.)、草原海棠(M.ioensis Britt.)和台湾林檎(M.doumeri Chev.)作为外类群,结合已报道的变叶海棠的ITS序列,对变叶海棠及其假定亲本的种间特异位点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软件RDP3beta27对变叶海棠的ITS序列进行了重组检测。结果表明,变叶海棠居群有3种ITS拷贝变异类型:1)与陇东海棠(M.kansuensis Schneid.)相似的ITS拷贝;2)与花叶海棠(M.transitoria Schneid.)相似的ITS拷贝;3)杂合的ITS拷贝。在ITS基因树上3类ITS拷贝分别与2个推测亲本单独聚在一支(自展值分别为100%和92%);杂合的ITS拷贝虽与花叶海棠聚在同一大支(B),但杂合的ITS拷贝在B支内形成具有94%自展值支持的次级分支。重组检测支持杂合ITS拷贝是假定亲本ITS重组进化的产物。上述结果为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提供了进一步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6.
唐亮  李菊  谭飔  马香  周志钦 《园艺学报》2014,41(5):957-960
 在根据系统发育分析探明变叶海棠物种复合体6 个类群遗传来源的基础上,使用单拷贝核 基因SbeⅠ 进一步研究其分类界定和居群遗传分化。结果表明,SbeⅠ 基因的最大似然树由3 个大的进化枝 构成,物种界定分析将这3 个进化枝界定为3 个物种,但是变叶海棠物种复合体中的类群除花叶海棠外, 均不能被界定为物种。基于遗传距离和固定指数的遗传分化研究支持分类界定的结果。同一进化枝类群内 和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在分布范围上完全重叠(0 ~ 0.006),并且小于不同进化枝类群间的遗传距离(0.008 ~ 0.016)。固定指数分析与遗传距离计算结果一致,表明同一进化枝中的类群彼此遗传分化很小,不支持将 其界定为物种。根据分类界定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以及复合体类群的遗传来源,建议把多毛海棠作为变 叶海棠的变型处理,将马尔康海棠和小金海棠作为复合体的单个无融合生殖种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海棠变种平邑甜茶、泰山海棠与B9做杂交组合,培育实生苗1 477株,筛选杂种F1代96株。用去雄套袋法鉴定F1的无融合生殖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杂种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无融合生殖型率在80%以上的有40株,15%以下有40株,20%~50%之间有16株;25株四倍体皆为无融合生殖型,10株二倍体皆为有性生殖型,三倍体中无融合生殖型加上中间型与有性生殖型数量比接近1∶1。初步推测湖北海棠的无融合生殖基因型为"Aaa"("A"显性,无融合生殖;"a"隐性,有性生殖),以显性单基因质量性状为主,也有数量性状效应;胚囊多数情况下由未减数的2n=3x配子直接发育成与母株基因相同的胚,部分2n配子与雄配子结合,形成2n+n=4x型后代,少量胚囊经减数分裂产生n=x、n=2x两种配子,无融合生殖基因随n=2x配子分离。  相似文献   

8.
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直接鉴定的方法,对四倍体小金海棠(高耐缺铁,兼性无融合生殖)×山定子(不耐缺铁)杂交后代实生群体中杂种、重组型无融合生殖及非重组型无融合生殖等不同倍性的后代单株的耐缺铁性状进行评价,对筛选高耐缺铁新种质和培育抗缺铁砧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叶片黄化情况以及测定铁含量和SPAD(土壤、作物分析仪器开发,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比较沙培-滴灌条件下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与小金海棠×山定子杂种后代的耐缺铁能力,并分析其分离情况。【结果】结果表明,小金海棠无融合生殖后代耐缺铁能力基本保持,但仍表现出与倍性相关的多样性分离;杂种后代耐缺铁能力不及无融合生殖后代,杂种后代中三倍体分离更广泛,出现耐缺铁后代比率更高;小金海棠耐缺铁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并筛选出若干优异的个体。【结论】小金海棠实生后代耐缺铁性状分离复杂,通过杂交育种得到兼有小金海棠与其他优良砧木品种优良性状的杂种可能性虽小却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9.
无融合生殖苹果属植物的某些特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苹果属植物( Malus)中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锡金海棠( M.sik-kimensis)、变叶海棠(M.toringoides)、三叶海棠(M.sieboldii)和湖北海棠( M.hupehensis)等4个种的7个类型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发现无融合生殖的种类具有如下特点:1.生长发育整齐一致,2.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整齐度高;3.去雄套袋能结实。用无融合生殖的种类做砧木嫁接苹果品种,生长比较整齐。特别是用平邑甜茶做砧木的果树,生长势强,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但所嫁接的品种接穗应选用无病毒的。  相似文献   

10.
以平邑甜茶与B9为亲本进行杂交,共获得杂交种子2828粒,培育幼苗2198株,筛选红叶杂种苗65株,占总苗数的2.96%;其中49株进入花期。杂种后代的无融合生殖率鉴定为:84.00%~95.06%20株,10.00%~48.00%8株,2.08%~5.00%21株。叶片颜色遗传表明:无融合生殖型杂种树后代与母株一致性在70.79%~86.54%;有性生殖型的在46.51%~51.72%,推测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基因对有性生殖基因可能为显性遗传,无融合生殖以质量性状遗传为主,也受数量基因的控制。B9的矮生性状在后代中遗传并分离,其中矮生群体占16.33%,乔化群体占44.90%,B9的矮生基因可以遗传给其无融合生殖型后代,并表现矮生性状。电导法初步鉴定表明,杂种群体具有一定的抗寒性,并且分离不大,平均在-34℃达到半致死伤害,略低于亲中值-35℃,平邑甜茶与B9的抗寒基因具有较强的遗传趋势。  相似文献   

11.
苹果属植物种质多样性的SLAF-seq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源  王大江  王昆  丛佩华  李连文  朴继成 《园艺学报》2020,47(10):1869-1882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对509份苹果属植物种质进行测序,获得586 454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463 612个;经过序列比对,根据完整度 > 0.94、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 0.05,过滤筛选得到46 460个多态性单核苷酸(SNP)位点;基于这些SNP位点构建苹果属植物不同种的系统发生树并分析主成分。结果表明,通过SLAF-seq技术能够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快速开发高通量的SNP标记,并直接用于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34种509份苹果属植物的多样性水平较高(He = 0.318,I = 0.488,Ae = 1.520),在多于1份试材的种群中,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中国苹果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综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苹果属植物分为5个基本的类群,Ⅰ山荆子类群,Ⅱ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类群,Ⅲ苹果栽培品种类群,Ⅳ以中国苹果、八棱海棠、花红、楸子和海棠花为主的类群,Ⅴ新疆野苹果类群。野生种丽江山荆子、山楂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花叶海棠、滇池海棠和沧江海棠聚类比较紧密,栽培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栽培品种与东方苹果和森林苹果等野生种聚在一起,新疆野苹果与中国原产苹果属栽培种的亲缘与起源演化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叶绿体基因(cpDNA)标记,对近十年间在我国苹果属植物的主要密集分布区收集的15种苹果属植物的叶绿体DNA进行序列变异分析,开展其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研究。【方法】利用4对叶绿体DNA引物扩增722份种质的4个非编码区trn H-psb A、trn S-trn G spacer+intron、trn T-5’trn L和5’trn L-trn F,对每个基因间区正反向测序获得的序列进行人工校对后,使用MEGA 7.0进行序列拼接和比对,使用Dna SP ver5.10.01计算叶绿体DNA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利用Arlequin v3.5分析标准分子变异(AMOVA),运用Net Work ver4.6.1.2构建种内居群间的叶绿体DNA单倍型邻接网络关联图。【结果】4个cp DNA区域经测序、拼接、比对和合并之后的片段长度为4 120 bp,共有579个多态性变异位点,单倍型为100个,核苷酸多样性(Pi)和单倍型多样性(H_d)分别为0.008 52和0.879。Tajima’s D检验中,15种苹果属植物的4个cp DNA区域合并后遵循中性模型。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遗传变异也占较大比重。【结论】中国原产苹果属植物在叶绿体DNA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苹果属植物不同种具有不同的演化路线,各个种间以及种内起源演化关系错综复杂。山荆子和新疆野苹果的部分种质占据较为古老的单倍型,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过种群扩张。苹果属栽培种中国苹果、花红、楸子和八棱海棠的部分单倍型晚于部分新疆野苹果的单倍型。  相似文献   

13.
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元元  周志钦 《果树学报》2008,25(6):896-900
过去20余年国内外学者对苹果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区系地理、种内和种间遗传变异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然而,有关苹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形成机理迄今未见任何直接报道。作者从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物种的居群分化及其近缘种的形成几方面重点介绍过去15a西南大学在研究变叶海棠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分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我们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探索苹果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形成机理奠定了基础,并为变叶海棠珍贵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