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的木舌病     
牛的木舌病是由于牛采食被牛放线菌污染的禾本科植物(如稻草),舌面被割伤时病原体侵入感染所致,系心经积热、舌体肿硬的一种实热症。病原体主要经过粘膜和皮肤的擦伤或创伤侵入,当幼牛采食粗糙饲料时最易刺伤或刺破口腔粘膜而感染。该病病程长,治疗和护理不当时,死亡率高。主要  相似文献   

2.
一看口舌.健康牛的口腔黏膜淡红,体温正常,无臭味,舌面红润光滑,伸缩自然、有力;病牛口腔黏膜淡白流涎,或潮红干涩,有恶臭味,舌面粗糙无光,伸缩不灵活,多为黄、白或褐色. 二看眼睑.健康牛两眼有神,目光炯炯,视觉灵敏,反应快捷;病牛目光无神,或流泪,反应迟钝. 三看鼻镜.健康牛鼻镜有汗珠,且分布均匀;病牛鼻镜无汗珠或干燥起壳,严重时出现裂纹、鼻孔流出黏液.  相似文献   

3.
慧眼识病牛     
<正>一看口舌健康牛的口腔黏膜淡红,舌面红润光滑,伸缩自然、有力,无臭味;病牛口腔黏膜淡白流涎或潮红干涩,有恶臭味,舌面粗糙无光,伸缩不灵活,多为黄、白或褐色。二看眼睑健康牛两眼有神,视觉灵敏,反应快捷;病牛目光无神或流泪,反应迟钝。三看鼻镜健康牛鼻镜有汗珠,且分布均匀;病牛鼻镜无汗珠或干燥起壳,严重时出现裂纹、鼻孔流出黏液。  相似文献   

4.
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以病牛的头、颈、上下颌和舌发生放线菌肿为主要病理特征,在牛换牙、口腔黏膜或皮肤发生损伤时最易感染发病。本病初期不易察觉,而在牛咀嚼困难、营养不良后才被发现,常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一、肉用犬犬的汗腺不发达,只在舌、趾枕垫上有汗腺。因此,能通过伸舌加快呼吸,由口腔黏膜、舌面呼出气体来散发热量。气温太高或持续高温,可能导致中暑、中毒等症状。所以加强科学管理,为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母牛产后瘫痪是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呈散发性,但部分饲养管理薄弱的牛场发病率可高达20%~30%,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妥当,60%~70%的患病牛最终或因身体机能不可逆损伤被淘汰,甚至死亡.本文通过分析归纳母牛产后瘫痪的病因、诊疗护理及预防措施,旨在尽量避免或控制本病在牛养殖生产实际中的发生发展,降低养殖场...  相似文献   

7.
牛流感是一种流行与牛群之间的流行性疾病,又被称之为牛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若是不能够及时的治疗,将可能会在牛群里造成极广范的传播,造成大量牛死亡,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治牛流感的传染,我们必须要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提高牛流感的治疗水平。本文我们将从预防与治疗两个方面浅谈对牛流感的应对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放线杆菌是一种特异性病原体,牛感染的特征是舌部发炎,对绵羊的损害局限于头部和颈部的软组织,偶见于鼻腔,舌部损害不经常发生。1流行病学放线杆菌对普通的环境影响敏感,在干草和稿秆上的生存时间不超过5 d。感染动物的排出物是传染源,通过摄食污染的牧草或饲料传播。  相似文献   

9.
1实秘患牛耳鼻温热,腹胀腹痛,大便干燥不通,尿液短少色黄,口干舌燥,舌苔黄腻、口色红燥,脉象沉涩.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等引起的牛、羊、猪、马和其他家畜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中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以牛最为常见.本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猪常发生乳房、扁桃体和颚骨的肿胀;马常发生精索的增生肿胀.2008年5月笔者诊治2例牛放线菌的病例,经采取综合措施,治愈,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春、夏、秋农忙时节,有的农户的耕牛使用频繁,常因牛轭粗糙或使役不当,以致牛肩被磨破.若忽视治疗,继续用牛,则会引起磨破部位化脓感染,甚至形成瘘管,长期不能愈合,严重影响牛的使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牛成为部分养殖户的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是养牛业规模逐渐扩大,牛病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养殖户不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牛病,导致的牛病问题急剧扩散,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因此,本文针对国内常见的牛病症状、特点和预防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病是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性疾病,故卫称产后瘫痪或乳热症.主要特征是嚼;舌及肠道麻痹,四肢瘫痪,并丧失知觉.本病常见于5胎以上的高产牛.  相似文献   

14.
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叫大颌病。牛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菌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如舌、乳腺、肺等)的放线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本病常见于牛,尤其是幼龄牛最易患此病,呈散发性发生。当将牛放牧于低湿地时,也常有本病发生。本病的病原体、细菌存在于土壤、饮水和饲料中,并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当皮肤、粘膜损伤(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  相似文献   

15.
牛螨病引起患牛发生剧烈痒觉,由各型皮炎特征的接触性传染寄生虫病痒螨或疥螨、蠕形螨引起.治疗上常以体表涂抹杀螨药为主,繁瑣、疗效不理想.笔者根据10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伊维菌素粉剂内服治疗牛螨病250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治疗牛螨病70例,有效率分别迭100%和治愈率98.75%,疗效显著.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治疗牛螨病安全、高效、毒性小、价格低,无论是内服或注射,甚至高于10倍治疗量的用量处理牛均没有现察到不良反应,值得兽医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牛腐蹄病是由于异物刺激牛的蹄部,牛栏潮湿,使牛蹄部受细菌感染而发生的一种烂蹄现象。病初趾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走路跛行,有痛感,喜卧地,站立时患肢不愿着地,严重侵害真皮,蹄边出现“倒坎”,有的蹄壳部分脱掉即“脱爪”。如果不及时护理治疗,患牛会卧地不起,最后衰弱死亡。治疗牛腐蹄病时需要保持牛舍清洁、干燥,并经常增加牛的放牧运动和日照时间,使蹄匣干燥,并注意防止蹄部被异物刺伤,以减少感染机会。现介绍几种治疗方法供选择:1.轻症药物治疗每天用10%硫酸铜溶液浸蹄即可,若有异物刺入,则一定要先取出异物。当皮肤化脓坏死时,…  相似文献   

17.
大牲畜(牛、马、驴)的"杂病"归属系统病,都是不明显的病.越是这样的病越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而且还很难调治.为此,现将大牲畜的几种"杂病"及其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饲养大牲畜的农牧民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潮湿闷热的季节,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牛中暑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因治疗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当引起死亡,本文从牛中暑的症状,影响中暑发生的因素,中暑的机理详细加以阐述,最后提出防治的综合措施,旨在减少牛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牛眼上膜(角膜翳),民间俗称眼灰皮,是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病,许多耕牛多发生于夏秋大忙季节.轻者视力障碍,重则失明废役.如果用树枝穿插牛顺气孔治疗,方法简便,不用药,不花钱,并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每年秸秆的产量近6亿吨,目前约有28%被用作饲料,是肉牛的主要饲料来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秸秆可以满足成年牛的基本营养需要,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维持体温及适当运动.但是,如果不经过加工处理,直接用作肉牛饲料,育肥效果很差.因为秸秆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不容易被肉牛消化利用,牛的采食量较低.因此对秸秆进行加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