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术简介   我国农业耕地面积中,干旱面积约有 7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 51.9%,其中北方旱地面积 5300万公顷,南方 1700万公顷,分布于 20余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且水资源在地理和时空方面分布不均,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旱地作物比有灌溉条件作物每公顷产量低 1200~ 3000kg。所以,加速推广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深耕、深松以及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等。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就是通过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改变土壤的理化状况,增强土壤的抗旱蓄水能力,促进作物增产增收。具体地说,就是利用机械措施,对山丘旱地整平深耕、沟播镇压、深松覆盖,结合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和选育优良抗旱作物品种等先进农业技术,从而达到蓄水保墒,有效利用自然降水,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措施及机理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指在没有灌溉条件,作物生长依靠有限降雨供给的耕地上,采用加深耕作层和培肥土壤肥力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旱地作物产量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我省现行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从山西的自然特点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潞城市自1980年开始实施以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耕、机械镇压、机械播种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1%,共增产粮食1亿kg以上,增加收入6000余万元。1996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潞城市农机局进行了旱地机械化保...  相似文献   

5.
一、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 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季降水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土壤的深耕深松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目前我国重点推广的节水灌溉工程中的一项措施,在缺水干旱地区实施这项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一、机械深耕深松土壤的作用 1.加深耕作层,打破犁底层。普通铧式犁耕地,一般耕深为15~25cm,而且容易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不仅阻碍水、气流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利于  相似文献   

7.
旱作农业高产技术旱作农业区要高产,关键在水;而实施旱作农业高产技术,关键在农机。本文介绍几种被实践证明的机械化旱作农业高产技术,供读者参考。1.深松深耕深松是在不翻动土壤、不改变土层现状的情况下,用37~59kW(50~80马力)拖拉机配套深松机来疏...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年际间常有5亿kg~15亿kg的波动。这个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旱地单产的波动;指出山西农业的发展应遵循“有水用水,水路不通走旱路”的两条腿走路策略,剖析了旱作农业的机理是通过建设看不见工程的旱地农田工程,修筑没有坝堰的“土壤水库”。提出了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应达到的标准和在机修梯田上全面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方法;介绍和分析了当前山西省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应依作物和地区划分的三大类型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的分析,总结出该项技术是以机械化为手段,通过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机械镇压、机械播种配套技术等方法,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和肥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机械选型配套的各种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全省旱地约266.7万公倾,占耕地面积的70%,加之沿袭传统的耕作方法,致使土质坚硬,活土层达不到10厘米,理化性能差,蓄不住天然水,多数年份是“春天保不住苗,秋天打不下粮”。自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以来,山西省找到了一条治理干旱的有效措施——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即通过科学耕作和合理施用有机肥等肥料,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蓄土纳水功能,从而达到旱地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偏旱地区。近几年,连续干旱,水资源递减,加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我市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我市的粮食生产。为使我市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抓好机械化旱作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是一条重要途径。1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及其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量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以机械为龙头,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具体技术措施主要包…  相似文献   

12.
李文平 《河北农机》2012,(1):62-62,7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机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衡水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近年来,衡水市降水无论从区域分布还是从时间分配上都是不均匀的,尤其春季干旱少雨多风,严重地威胁着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机械化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覆盖保墒技术等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可建立大田良好的土壤耕作层,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现介绍以下几项节水农业机械化技术. 1机械化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1.1农机深耕 通过加深耕层,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使土体持水能力提高,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耕深大于20cm,一般2年~3年深耕一次.据测试,耕层由15cm加深到30cm,深耕后的土壤能将90%以上的降水吸收,所以建议在雨季开始之前进行深耕.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旱作技术的机理1.机械深耕在夏季或秋季,当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就地粉碎,及时用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高柱犁或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单铧犁进行深翻,耕深在23厘米以上。由于秸秆翻入土中很快腐烂,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土粒间孔隙增大,透气性好,给作物和土壤中的...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对于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简述了曲阜市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现状,介绍了整平深耕、机械深松、旱田机播、培肥覆盖4项主要旱作农业技术及相应设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是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根据昌图县玉米田垄沟间隔深松整地机械化技术推广实践,提出适合辽北旱作农业的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应用方案,以期为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是以机械化为手段,通过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精耕细作、灌水增墒、地膜覆盖、机械镇压配套技术及轮作倒茬等方法培肥地力,最大限度地蓄纳天然降雨,提高降水利用率,达到抗旱保墒、培墒、夺取农业丰收的目的。根据自然条件,探讨了山区、半山区实施农业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从其内涵而言,是指在没有灌溉条件,作物生长依靠有限降雨供给的耕地上,采用以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功能和培肥土壤肥力为主的机械化组合配套作业,达到提高旱地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为目的的旱地机械化耕作技术。其外延有:选用抗旱、优质、高产新品种和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防病虫和除草等农业和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旱作技术在襄汾开花结果自1992年以来,襄汾县汾阳岭地区(包括6个乡镇)一直实施旱作农业技术。采取伏前深耕、耙耱保墒、小麦高茬还田、机械播种等机械化旱作措施,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992年的0.4%上升到1994年的0.58%,每667平方米产量由...  相似文献   

19.
结合原平市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实际,介绍了实施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效果、机具选型、作业规范、作业标准、农艺要求,对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进行了思考,为北方旱作区实施旱作农业技术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偏关县机械化旱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以及机械化设施农业工程的实施对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所起的作用,论证了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