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压差式施肥罐。如图4所示,将肥料箱并联安装在输水管道上,在两连接管之间装一闸阀,将闸阀关小一定程度,则在两连接口处形成一定的压差,在这个压差的作用下,箱内肥液流动,不断进入滴灌系统中。它的缺点是肥箱必须密封,且不能连续加肥。4.注射泵。如图5所示,注射泵又称压入式施  相似文献   

2.
微灌系统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海军  初晓一  王敏  马泽远 《排灌机械》2010,28(3):251-255,264
为了研究微灌系统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对4种组合式喉管规格的某文丘里施肥器分别在0.10,0.15,0.20,0.25和0.30 MPa进口压力下进行了吸肥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丘里施肥器临界压差和最大压差与进口压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进口流量随着进口压力或进出口压差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当出口与进口压力之比低于0.4时,随着喉管直径的减小、收缩角和扩散角的增大,吸肥流量与出口流量之比逐渐上升;而当压力比高于0.4时,吸肥流量与出口流量之比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建立了吸肥性能与喉管几何尺寸及工作参数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可为文丘里施肥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平坦地形微灌田间管网设计中单元内允许压差在支、毛管中合理分配理论进行分析,重申了美国J.Keller提出了平坦地形单元允许压差按0.45的比例分配给支管设计理论的前提条件,并利用文献提出了允许压差最优分配的计算公式,计算验证了Keller理论在其限定条件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李波  钱刚 《农业机械》2012,(13):113-114
文章首先由有机肥撒施机的研究意义引出研究有机肥撒施机肥箱的重要性,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圆形和方形肥箱在倾角一定时肥箱开口对排料均匀性的影响,并通过离散元法对肥箱的排料过程进行仿真,最后得出肥箱开口对排料均匀性影响的结论,为肥箱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平坦地形微灌田间管网设计中单元内允许压差在支、毛管中合理分配理论进行分析,重申了美国J.Keller提出的平坦地形单元允许压差按0.45的比例分配给支管设计理论的前提条件,并利用文献[2]提出的允许压差最优分配比计算公式,计算验证了Keller理论在其限定条件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过滤器是微灌工程中处理含沙水源的重要设备,在预设细过滤网内外压差的条件下对微灌用自吸式自动过滤器的过滤和反冲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过滤过程中,细过滤网内表面的泥沙含量和内外压差值随过滤时间增长不断增多,当压差值大于预设压差值时,需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若预设压差值过大,排污时间间隔变长,细过滤网将承受较大压力差而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相反,过滤器的过滤时间较短,频繁排污,影响泥沙的过滤效果,因此如何设置细过滤网内外压差值显的尤为重要。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细过滤网内外预设压差值的变化范围为0.021~0.086 MPa,并对80目的自吸式自动过滤器进行了试验,结合过滤时间、过滤流量、水头损失等因素,预设压差值设为0.08 MPa时过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施肥箱存在的流肥盒进料口处堵肥、出料口处的卡肥、肥箱底部的积肥及施肥不精确问题,对2CMX-4B型播种机施肥箱进行优化改进。采用绞龙螺旋推肥作业方式,代替六方传动轴拨肥作业方式,彻底解决了流肥盒出料口处的卡肥问题,保证了肥料顺利排出;在肥箱体增设了搅拌装置,不仅能够将粘成团的大块肥料搅拌碎,又能将肥箱底部的肥料顺利推进流肥盒,避免了流肥盒进料口处的堵肥问题与肥箱底部的积肥问题;采用更换链轮调节传动比的方式代替原来靠调节流肥盒开口量的大小来控制施肥量的粗制方式,实现了肥量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马铃薯播种机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施肥效果有着明显的改善,不仅提高了作业质量,而且有效节约了化肥用量,降低了用户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化肥在肥箱中的流动形式分析入手,提出整体流为理想流动形式。满足化肥整体流形式下的肥箱几何尺寸及角度应满足的条件,及在肥箱材料、肥箱设计上减少肥料塞堵的措施,可为更合理的设计肥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九团研制前置式双箱施肥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业的要求,犁地时必须对土地进行全程施肥。我团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前置式双箱施肥装置,解决了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翻转六铧犁无法装置施肥箱的问题。我们利用大马力拖拉机前部可配装自身重量40%的重物和液压部分余量较大,并且可以单独运行的特点,将双箱施肥箱放置在大马力拖拉机的前部。箱体长2.7m,宽1m,高0.6m,可装肥1000kg,600m条田可满足667m2一次施棉花专用肥45~50kg,有机肥100kg的要求,且在600m长的条田作业,可以来回犁地施肥一圈,减少了地头加肥和中间加肥的困难,提高了工作效率。双箱施肥装置采用拖拉机的自身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排种箱、排肥箱的计算、分析,设计出具体尺寸,使排种箱、排肥箱作业性能稳定。排种、排肥由地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供动力,通过链轮和链条传递动力。本机改变了传统的排肥方式。肥料由固定在机架前部的排肥器定向条形撒到地表,调整排肥管的高度,可以改变撒到地表肥料条形的宽度,经条旋开沟器在开沟的同时,将肥料与开沟后的土壤搅拌,使肥料集中均匀地与土壤搅在一起,能充分利用肥效。  相似文献   

11.
微灌技术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已充分显示出它的发展潜力,微灌技术本身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也是高新技术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节水、省工、省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已被实践广泛证明。绿源公司的微灌产品也在近几年的考验中逐步被广大用户认可接受,企业销售额正在逐年,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靠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社会大环境,另一方面要靠企业自身做好扎实细致的售前售后服务工作,这是我们企业这几年销售工作体会比较深的实际问题,提供给兄弟厂家和专业推广人员做参考。l改变传统灌溉方式要有实践过程传…  相似文献   

12.
针对颗粒化肥在田间施肥过程中的肥箱料位实时在线测量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容法的肥箱料位传感器,并通过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分析,开发出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的传感器监测系统。该传感器把肥料箱的料位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将电容变化转变为脉冲信号频率变化,并输入信号给单片机,经过单片机程序计数,LED数码管显示肥箱料位高度百分比测量值,并通过串口传输到上位机。试验结果表明:该肥箱料位传感器工作稳定可靠、成本低,能够对肥箱料位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使施肥机信息化水平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犁地前传统的施肥作业,多为在犁上装施肥装置进行施肥,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①五铧犁负荷重,犁架易变形;②肥箱容积有限,工作时需多次加肥;肥箱固定位置较高,人工加肥困难,费时费工;加肥时必须将犁落下,升降频繁,杆杠易损坏;由于肥箱固定在犁前部,也挡住了驾驶员观察后部工作情况。③这种方式在地头时漏肥较严重。犁地前施肥作业有的采取拖斗施肥,这种方式只能施单一肥料。在大马力配套翻转犁上装施肥装置,又不能很好解决犁体翻转移位后肥箱的移动问题,且存在漏施肥,不能施多种肥等缺点。综合以上几个原因,我公司研制生产了1SF—3.6型牵引…  相似文献   

14.
水力驱动式比例施肥器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力驱动式比例施肥器具有施肥精度高,运行稳定的优点,在滴灌系统中使用越来越普遍。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灌溉均匀度,滴灌系统毛管首部压力应不低于设计压力,在保持滴灌带首部压力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了水力驱动式比例施肥器的性能试验,分析了吸肥泵作用压差、施肥比例、吸肥比例对吸肥量及管道内肥液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计流量范围内,施肥泵入口流量随作用压差的增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施肥比例对入口流量基本没有影响,在压差0.02~0.035 MPa时运行性能较稳定;同一压差下,吸肥比例的实测值与设定值的偏差随着吸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同一吸肥比例的条件下,施肥泵出口和汇入干管后肥液的质量百分浓度基本不随时间变化,随着施肥桶中的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映出比例施肥泵均匀性高的特点。为了提高施肥精度,在运行时不要使用较大压差与较小施肥比例配合以及较小压差与较大施肥比例配合。  相似文献   

15.
对化肥深施机具的改进建议董庆伟采用化肥深施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利用率和粮食产量,但从目前化肥深施机的使用情况看,还不理想。现就化肥深施机的改进提出几点建议:(1)加大肥箱目前化肥深施机上使用的肥箱普遍偏小,在地头或中间需反复加肥,这样非常麻烦,尤其在长...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机化》2007,(6):57-57
<正>现代农装北方(北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两行马铃薯种植机是由拖拉机悬挂的两行马铃薯播种机,主要由机架、肥箱和排肥部件、种箱和排种部件、地轮驱动部件、划行部件、培土部件等组成。主要  相似文献   

17.
温室大棚微灌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大棚的栽培条件与大田栽培具有很多不同点,采用温室、大棚能否增产、增值,取决于能否人为地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微灌是调控室内环境非常有用的工具之一,在世界各地广为采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常用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一、温室、大棚常用的微灌系统1、滴灌: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管)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地表滴灌),也可埋入地面以下30~40cm(地下滴灌)。每个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1~12L/h…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传统粗放施肥化肥用量大、人工配比混肥费时费力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根据土壤肥力自动配比的2行变量施肥控制系统。肥箱设计为一体三箱室结构,每一个箱室装一种肥料并在箱室底部安装电动排肥器,通过2个下位机控制器控制6个排肥器来实现2行、3种肥料的在线自动配比施肥。系统采用安装在地轮上的编码器反馈机车速度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速度信息传给上位机,上位机结合施肥参数处理后传给下位机,下位机根据机车速度实时调整排肥电机转速而控制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施肥控制精度在90%以上,可满足按需配比变量施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种真空罐给离心泵灌引水,系由充满水并与水源相联通的密封容器构成.这种容器装设有两根管道2和8,其中管道2装有闸阀3,其一端接在容器的底部,另一端插入进水池中,装有闸阀9的管道8将容器的顶部和离心泵的泵体10相连.关闭闸阀3和9,开启闸阀7,可通过管道6由外部系统(管网或贮水车)给真空罐4充满水,然后关闭闸阀7。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江苏省秸秆还田和使用复合肥及氮肥的特点,徐州市农机站研究开发了圆盘耙秸秆还田施肥机。该机是在圆盘耙的基础上改进了圆盘耙片,增加了氮素化肥箱、复合肥箱和传动装置,在肥箱下部分别装有氮素化肥排肥器和复合肥排肥器,并设有智能化排肥传动装置。该机还可将联合收获机作业后的高留茬和粉碎的秸秆进行深埋,能使秸秆和化肥均匀分布在全耕层内,从而加大了秸秆掩埋深度,提高秸秆还田率和化肥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