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早熟晚粳扬粳422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早熟晚梗品种扬梗4227为材料,研究播种期、栽插密度、施氮量、肥料运筹对扬梗42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扬粳4227在4月25日至6月4日5个播期处理下,产量变幅为6.76~10.15t·hm-2;栽插密度在(15.0~45.0)×104穴·hm-2处理下,产量变幅为8.16~1...  相似文献   

2.
以超级稻扬粳4038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品质表现,探索其品质调优技术。研究表明,扬粳4038在江苏沿江地区5月5~5月15日播种,栽插密度为(30~37.5)×104穴/hm2,施氮量300kg/hm2左右,基肥:蘖肥:穗肥为6:3:1或7:2:1有利于整精米率的提高,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进而达到高产与优质的同步提高。并讨论了扬粳4038品质调优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措施对扬粳9538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种期、栽插密度、施氮量以及氮肥运筹试验,研究栽培措施对扬粳953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苏中地区5月上中旬播种,北部适当提早,南部适当推迟;全生育期氮肥施用量187.5~22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比例为6∶3∶1或7∶3∶0;栽插密度控制在30.0万~37.5万穴/hm2,扬粳9538的稻米具有优良品质,并能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稻米优质高产,进行了"华粳6号"不同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产量及米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种植密度以7.2万~8.4万苗/667 m2、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6∶4或7∶3时较适宜,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分蘖肥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粳4038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分蘖肥的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水稻一生氮肥总用量、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和基蘖肥中基肥与分蘖肥比例都一定的情况下,分蘖肥分2次施用,比例以4∶6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获得麦茬夏稻的适宜栽培方法,达到提高秧苗素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运筹施肥方式,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麦茬夏稻秧田适宜播种量为20~25 kg/667 m2;适宜行距为26~28 cm、株距为12~14 cm,栽插2.0万~2.2万穴/667 hm2,穴苗数为壮苗2~3苗、一般苗3~4苗,有效穗数稳定在20万~24万/667 m2;基蘖肥、穗肥和粒肥施氮比例优化为55%∶35%∶10%,将穗肥分别于抽穗前35 d穗下节间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15%,抽穗前18~20 d小花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20%。后期适当补施氮肥和钾肥,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落黄好,增产效果显著。总结出了以稀播旱育壮秧、适时稀插、改进施肥方法为核心的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播期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扬粳805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扬粳805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S1.5月10日,S2.5月25日,S3.6月4日)和3种密度(37.5万穴·hm-2,D1.每穴1苗,D2.每穴2苗,D3.每穴3苗)处理,研究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增加后下降,S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0.33t·hm-2;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D2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0.18t·hm-2。随着播期的推迟,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率和垩白度先下降后上升,胶稠度增加,淀粉黏滞特性以S2处理最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整精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先上升后下降,加工品质D2最优,淀粉黏滞特性以D3处理最优。综合播期和栽插密度2个方面因素,扬粳805在5月25日播种、每穴2苗的栽培条件下,水稻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华粳2号特征特性,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华粳2号产量的影响,探索华粳2号在江苏东海县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华梗2号的最佳播期为5月5日左右;肥料最佳运筹为:氮肥总量22.5千克/667平方米,基蘖肥∶穗肥为5.5∶4.5或6∶4,磷钾肥用量各为7.5千克/667平方米,基穗比例均为7.5∶2.5;栽插最佳密度为2.4万穴/667平方米,行距25厘米,穴距9厘米。其中,扩行缩穴既能改善中后期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性、减轻病虫害、提高成穗率,又能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水稻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籼稻Ⅱ优118和常规粳稻武运粳27为材料,研究不同基蘖肥和穗肥比例对水稻茎蘖动态、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基蘖肥:穗肥为7∶3的氮肥运筹方式有利于提高穗数,增加产量;Ⅱ优118以基蘖肥178.5 kg/hm~2、总用氮量255 kg/hm~2的处理的产量最高;武运粳27以基蘖肥252.0 kg/hm~2、总用氮量360 kg/hm~2的处理的群体产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钵苗机插水稻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栽插密度、肥料运筹等有关专题试验,研究了在苏南丘陵山区"宁粳3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宁粳3号"的适宜栽插密度为1.90和1.67万穴/667 m2,基本苗为5万~7万苗/667 m2,以利于建立高产群体;肥料运筹上要适当控制总氮量,降低基蘖肥比例,增加穗肥比重,提高磷钾肥比例。总施N量以1 8kg/667 m2、前后期之比5∶5或6∶4为宜,N∶P2O5∶K2O以1∶0.3∶0.5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