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分析裂果发生遗传原因和筛选抗裂相关果实性状,以陕北主栽易裂品种‘狗头枣’、‘骏枣’、‘团枣’和抗裂品种‘木枣’、‘相枣’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蒽酮法测定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分析不同抗裂性品种、未裂与裂后枣果、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的可溶性糖与不溶性糖含量差异。研究表明:还原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抗裂品种易裂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易裂品种抗裂品种;纤维素含量:裂后未裂;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果皮;其他成分含量在各材料中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论说明:(1)品种的抗裂性与枣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纤维素含量有关,与淀粉含量无关。还原糖和纤维素含量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低,抗裂性好;(2)裂果现象的发生虽不会导致枣果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发生变化,但会使得纤维素含量增加;(3)在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存在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合成不同步,有可能是导致枣果开裂的原因之一;(4)与品种抗裂性有关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纤维素的合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淀粉的合成除了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有关外,相对比较独立。  相似文献   

2.
采收期和品种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的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 d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菲油果自然越冬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菲油果的抗寒特性,以引种的Coolidge和Mammoth 2个菲油果新品种成熟叶为试验材料,在自然越冬低温环境条件下,对不同低温条件下叶片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不同品种的菲油果叶片的电导率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自然越冬过程中不同品种的菲油果的游离脯氨酸(Pro)呈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内的保护酶(SOD、POD)都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活性增强。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菲油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温度间电导率、可溶性糖、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枸杞的低温贮藏品质差异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品种枸杞在低温贮藏环境中品质变化的差异性。以新疆精河县“0901”、“宁杞7号”、“圆果”3个品种枸杞(Lycium barbarum)为试材,置于3 ℃冷库中贮藏,定期测定果实呼吸强度、果形指数、色泽、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滴定酸、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贮藏过程中,3个品种枸杞均出现两个呼吸高峰;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可滴定酸、抗坏血酸、还原糖及可溶性糖含量呈动态变化。贮藏第24天与0 d相比,3个品种枸杞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不明显。整个贮藏过程中,“圆果”枸杞的呼吸强度大体低于“宁杞7号”和“0901”枸杞,果形指数变化最小,色泽保持较好。因此,在3 ℃贮藏环境中,3个品种枸杞鲜果相比较而言,“圆果”枸杞的贮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枣树不同品种缩果病抗性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明确枣树不同品种缩果病抗性与保护酶活性的关系,进而为早期鉴别抗性枣树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在枣果生长时期内,定期采集田间对缩果病抗性不同枣树品种果实,测定并比较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基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枣树品种果实中保护酶的活性差异明显。枣果生长初期,POD活性大小与品种抗性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随着果实生长,抗病品种POD活性增幅多高于感病品种;在8月枣果生长关键时期,SOD、PAL活性大小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且抗病品种的SOD活性上升早于感病品种;同一时期不同品种CAT活性存在差异,但无一定规律可循。枣果发育不同时期POD、SOD和PAL 3种酶活性大小与果实抗病性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关系,可作为鉴别抗病品种的生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盐环境下西葫芦幼苗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现臣  吕有军  王彩霞 《种子》2007,26(10):42-44
以两个耐盐性不同的西葫芦品种白美西葫芦(盐敏感)和黑皮西葫芦(耐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 l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叶片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严重抑制西葫芦种子萌发,不同西葫芦品种耐盐性差异显著。盐环境下,西葫芦幼苗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加大而增多,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西葫芦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显著增加并达到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耐盐品种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盐胁迫下积累量更多,累积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
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了解陕北枣树土壤理化性质,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陕北延川县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的枣树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100 cm内的土壤,测定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变化总体呈现出0~20 cm的值最小,20~40 cm的值最高,不同枣树品种土壤pH不尽相同,‘木枣’>‘骏枣’>‘灰条枣’>‘狗头枣’。同一枣树品种不同生长年限相比,生长年限越长,土壤pH越小。0~20 cm深度土层硝态氮含量最高,20~40 cm土层含量次之,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最低,60~100 cm土层略微上升。不同枣树品种土壤硝态氮含量不尽相同。‘狗头枣’>‘骏枣’>‘灰条枣’>‘木枣’。30年以上的枣树平均含量更是远远超过30年以下的。所有枣树20~40 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最高,生长年限越短,20~40 cm土层可溶性总氮含量越高。所有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枣树土壤可溶性总氮含量大小次序为:‘狗头枣’>‘灰条枣’>‘木枣’>‘骏枣’。这种差异可能受枣树年限,枣树品种以及施肥等条件影响。枣树品种、树龄等影响着土壤pH、硝态氮、可溶性总氮含量,关于其中的机理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灵武长枣贮藏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研究了灵武长枣在6种不同保鲜剂贮藏下的生理变化及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采用5g•m-34.5% TBZ(噻苯咪唑)熏蒸的处理为好,该处理能有效地延缓枣果含酸量的下降速率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较好地保持Vc含量,枣果贮藏105d硬果率37.5%,商品果率94.34%。  相似文献   

9.
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为探究鲜食枣品种的营养品质形成规律,以碘量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以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可溶性糖组分在果实发育前期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成熟时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含量前期较高,随果实生长呈下降的趋势,果实成熟时略有升高。维生素C含量变化总体上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干旱对棉花叶片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3个不同铃重的棉花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干旱对棉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主茎叶片与不同部位内围果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淀粉的积累受到明显抑制.虽然干旱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棉叶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但小铃基因型开花 (7月5日)后的主茎叶可溶性糖含量较中、大铃基因型变化小,淀粉含量则低于大铃基因型.上部内围果枝叶淀粉含量在棉铃发育过程中波动明显大于中、下部果枝,而小铃品种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加深了对干旱胁迫下棉叶碳水化合物时空变化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倍性甜瓜果实品质差异,试验以2个二倍体甜瓜品种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对不同倍性甜瓜成熟果实可溶性糖、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倍性甜瓜果实成熟时期可溶性糖、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存在差异,可溶性糖、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同样趋势,为三倍体>四倍体>二倍体;维生素C含量为四倍体>三倍体>二倍体。  相似文献   

12.
自制保鲜剂对灵武长枣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3%的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冷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保鲜剂浸果极显著降低了霉烂果率,显著减缓了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维生素C氧化分解,明显抑制了果肉蔗糖水解,显著提高了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但保鲜剂浸果对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和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和蔗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6、0.9937和0.9971。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果肉硬度均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4和0.9343。  相似文献   

13.
中宁圆枣果实发育成熟期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10年生的中宁圆枣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后期(白熟期 ̄全红期)生理和生化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中宁圆枣果肉硬度变化具有明显的2个阶段,从白熟期至初红期,果肉硬度大幅度降低;从初红期至全红期,硬度维持在12.0 ̄12.5kg/cm2。(2)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686;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54。(3)果实发育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均与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葡萄糖含量和果实发育成熟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中宁圆枣果实在白熟期前以积累单糖为主,果实糖份累积总体表现为“果糖 蔗糖”型。(5)随着果实发育成熟,果实相对甜度不断增加。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果糖含量与果实相对甜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0.9827、0.9750和0.9259;葡萄糖含量和果实相对甜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117。  相似文献   

14.
酸枣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49份酸枣种质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酸枣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主要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149份酸枣种质为材料,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变异系数的分布范围很广,在6.94%~56.18%之间。可溶性总糖和单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和单果重、果核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可食率、千仁重呈显著负相关,和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单果重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魏天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18-121
以生长后期全红灵武长枣为试材,研究了真空渗透Ca2+和植物激素对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以及硬好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显著降低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氧化分解,贮藏结束时(60天)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33.1%;处理的硬好果率平均达90.9%,比对照净增加了30.4%,但处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Ca2+和Ca2++植物激素真空渗透对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水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全红灵武长枣真空渗透Ca2+和Ca2++植物激素后有大约5%的枣果裂口,影响了果实的外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断根配合施肥措施对冬枣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滨州市冬枣示范园的6年生冬枣(Zizyphus jujube Mill.)为试材,采用树木行间两侧3倍地径断根的方法,结合萌芽前和坐果后不同施肥措施,研究了断根和施肥对冬枣二次枝、果实产量、V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期施肥量减半,对冬枣二次枝生长起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后期减半施肥则影响不大。减少施肥量显著降低了冬枣产量。施肥方法相同条件下,根系修剪显著降低了二次枝的生长,其抑制作用与施肥量减半的效果相当。根系修剪后,减少施肥量可增强对冬枣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根系修剪可显著提高冬枣的产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与半量施肥相近的增产效果。此外,根剪后减少施肥量提高了当季肥料的利用效率,增加了冬枣果实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由以上分析可知,两侧3倍地径根剪可减少肥料使用量,对冬枣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硅钙钾肥对红枣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枣树生产中单纯重视补充大量元素而忽视补充中微量元素的问题,在田间条件下通过向枣园施用不同浓度的中量元素肥料硅钙钾肥,对该肥料在红枣生长量、果品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做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钙钾肥后可以促进枣树叶片及果实生长,叶片长、宽及面积与果实纵径均明显高于对照,4kg/棵效果最明显;施肥后红枣中的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都得到明显提高,尤以4kg/棵效果最显著;施用硅钙钾肥可以明显增强枣树抗病害能力,降低裂果率和病果率并且明显提高吊果比、单果重及产量,以4kg/株增产幅度最大,增产率达到21.8%。本实验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硅钙钾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内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钙、钙调素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充  樊卫国  刘进平  安华明 《种子》2004,23(12):6-8
为探讨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以贵农5号优系为试材,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和CaM的含量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Ca2 含量前期高后期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aM含量呈波动状态,在果实发育的中前期,与果实发育状况之间成相互响应的曲线变化;果实发育的后期,CaM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与此期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的高水平相对应.本文还对Ca2 、CaM在刺梨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可能的调控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氮磷钾用量和配比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氮素的用量和比例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单株果实数和单果重,适量增氮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但进一步加大用量和比例则使之降低,增氮显著降低Vc含量,增加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增磷对黄瓜产量、单株果实数和单果重亦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果实可溶性蛋白没有明显影响,大量增磷可以降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增磷可明显降低Vc含量,但显著提高果实硝酸盐含量;同时增加氮磷提高黄瓜产量,但果实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增加95%。增钾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单株果实数和单果重影响不大,可以增加黄瓜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相对于增氮、增磷,增钾使Vc下降的幅度较小,显著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且用量和比例越大,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